新媒体时代教师的心理危机与化解策略

2015-06-06 11:59刘丹王中华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心理危机新媒体时代教师

刘丹 王中华

摘 要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危机,包括认同危机、角色危机、应用危机、评价危机等,其产生原因在于对新事物的敏感度、知识储备、保守性、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等方面,为此,教师要在认知方面、情感方面、态度方面、行动方面进行变革,从而进一步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并超越其不足。

关键词 新媒体时代 教师 心理危机 化解策略

21世纪是一个新媒体时代,那么新媒体时代又是什么?我们认为,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互联网、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等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那么,在新媒体时代,教师有哪些心理危机?我们将如何去解决?这是本文须要回答的问题,希望以此文来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教育媒体时代

1.含义及特点

当前,对于新媒体时代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众说纷纭。具体而言,新媒体时代主要是指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的媒体形态,是以数字技术、移动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借助于互联网、卫星、无线通信网等渠道及手机、电脑、数字电视机等客户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等传播形式和媒体形态。在本文中,笔者主要从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对教育的影响来分析新媒体时代,认为其特点如下。

(1)信息海量化。新媒体不用于传统媒体的信息有限性,而新媒体时代,将互联网、手机等终端能为客户提供海量化的信息。(2)知识碎片化。新媒体时代提供的知识和信息更加及时更加几何级数增长。因此,带来的知识也更加碎片化。(3)虚拟化。新媒体时代提供信息和环境更加虚拟。(4)互动性强。以互联网为中心的新媒体时代,将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例如通过手机刷屏能迅速地对话和交流,因此互动性更加强大。(5)影、音、字的整合。新媒体时代能提供影、音、文字等方面的整合,通过文字、影、音能提供一个更加全方位的时间和空间。(6)开放性。新媒体时代关注学生学习空间的开放性,学生不仅能在教室进行学习,也可以在教室外进行学习,例如通过微课程,学生能进一步去学习在课堂教室里没有理解的知识。同时,开放性还体现在没有更多的约束,例如网易公开课平台,只要有账号注册就能学习网上的经典微课程。

2.新媒体时代对教育的影响

(1)冲击知识观。传统的知识观是知识是系统化的、结构性的,知识是稳定的,而在新媒体时代,知识更加碎片化,知识作为信息存在,掌握信息更加容易,但是要形成系统结构性的知识更加困难。(2)冲击教学观。传统的教学是在课堂和教室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等统一的活动,但是,新媒体时代打破了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统一和同步性,从教向学转变,即教师的教学需要以学为主,例如翻转课堂就是强调教师的指导,学生的学为主。(3)冲击师生关系观。传统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是拥有“知识”的人,学生是“无知”者,但是今天教师和学生之间在信息获得方面,并不一定会形成对等关系,教师信息获得不一定比学生多,于是,师生关系走向互相学习,形成学习共同体,师生更加民主和平等,正如学者指出的,在新媒体时代,师生关系更为密切。(4)冲击学生观。在新媒体时代,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学生观,学生不是无知者,学生是带有一定学习经验的,同时,在关注学生的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要和个性化学习能力的形成。

二、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表现

1.认同危机:不能有效接受新媒体

面对新媒体时代,一些教师不能有效把握诸如MOOCS、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时代所出现的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形式以及课堂组织形式,也不能认同这些新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模式。甚至,一些教师认为这些玩意儿只是一种贴上“新”标签的时髦而已,不会对学生和教育产生很多的影响,但是,一个不否认的事实就是一门慕课注册人数达到16万多人[2],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将给我们教师带来很多的反思。那么,面对新媒体时代,教师产生了更多的认同危机。

2.角色危机:不能清晰定位自己的角色

在新媒体时代,诸如一些慕课、微课程、翻转课堂等现代信息技术下产生的教学模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革命式”的冲击和影响。不可否认,这些教学模式给教师带来的既有正面的价值,也有负面的影响,但是,如果不能清晰地注意到教师在新媒体时代自己的角色是什么,教师应该做什么,教师能做什么,学生该做什么,学生能做什么,这些一系列的问题在影响和左右着教师的角色定位。新媒体时代强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合作者以及指导者,但是,一些教师没有清晰认识到教师角色,更没有清晰认识到“学生通过互联网获得海量信息资源和广泛的人际交流机会这一发展趋势,促使我们重新思考教育者自身的角色。[2]”

3.应用危机:不能有效操作

新媒体时代,要求人人都是学习者,人人都能充分利用有效的新媒体资源,能具有媒介素养,能进行微课程制作、能进行翻转课堂,能进行慕课学习,但,由于一些教师没有进行学习和操作,以至于对计算机不能熟悉,对网络技术比较缺乏,甚至对现代信息技术比较陌生,不敢去或者不屑于学习或者动手操作,导致教师出现不能恰当地运用和操作新媒体教学手段或者工具,以至于不能运用一些新的教学模式。

4.评价危机:不能有效评价学生

在新媒体时代,教师该如何评价学生,如何去衡量学生的学习效果,怎么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教学,怎么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以及什么的学生才是好学生,如何去评价学生等一系列的问题摆在教师面前,特别是在“课堂翻转后,教师不再是绝对权威,学生可以‘没大没小地平等讨论问题。[3]”教师将出现不能有效地评价学生的现象和困境。

三、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产生原因

1.对新事物的敏感度不够endprint

新媒体时代突破了传统教学必须发生在特定时间和空间的局限,而新媒体时代的学习资料将以视频形式长期在网络上大家所共享,只要有手机、电脑等移动设备和互联网络的支持,学生就可以随时随地根据自身学习需要进行学习。那么,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教学模式和教学形式以及教学方式的改变,就需要教师积极地去应对,并及时纠正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方式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做到“世易时移,变化宜已”,但是,由于一些教师没有及时地去了解新媒体时代的新事物,以至于出现各种危机心理。

2.知识储备不够

传统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教学方式单一,对教师的教学技术水平和要求相对来说比较简单和容易操作,不需要太多的技术含量,只要教师能掌握基本知识与技能就足够应对,因此,在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阶段都没有太多关注媒体素养教育。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教师必须“针对学生的这些特点精心选择教学内容,以适合网络传播以及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便于更多的学生学习。[4]”那么,在如此情景下,教师就显得信息技术知识储备不足,同时,加上一些教师不能进行丰富的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因此,就不能有效地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于是产生心理危机。

3.保守性

创新性与保守性,一直是一对矛盾,在教师身上也不无例外。教学需要创新,但是创新与保守一直并存于教师的教学过程中。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即使一些教师想去创新,但是其“教学惰性”却让其退缩,一方面,“害怕失败,导致得不偿失”,另一方面,认为“教师工作量加大[5]”,在保守性占据教师主导心理的前提下,教师开放性不够,从而使得教师不能认同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也导致心理危机的存在。

4.倦怠心理与回避心理

教师职业特点决定教师劳动的无限性,这样也使得教师职业倦怠成为教师研究的一个永恒话题,在教师备课、上课、改作业以及辅导学生等繁重的工作面前,教师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显得“很疲惫”,同时,对一些新的、不了解和不熟悉的事物,常常会让人产生不同程度的怀疑态度和不安全感,进而产生消极的抵触行为和回避心理[6]。因此,面对新媒体时代的教学模式,教师产生了一种心理危机。

四、新媒体时代教师心理危机的化解策略

1.认知方面:学习,终身学习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教师该如何化解自己的心理危机,去充分接受新媒体教育的挑战,有的学者提出,以辩证的眼光来审视,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以改革的勇气来创新,以协同的精神来推进[7]。因此,笔者认为首先教师需要去学习,再学习,从而树立一种新媒体时代的学习思想,具有学习新媒体教学技术的认知,充分认识到学习新媒体时代出现的注入慕课、翻转课堂、微课程等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从而在知识与技能方面学习到新媒体时代教育之本质所在。

2.态度方面:以开放心态悦纳新事物

教师为应对新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挑战需要以开放的心态接纳新媒体时代的教育形式,要充分认识到新媒体教育的价值所在,并以开放的心态悦纳之,正如美国的萨尔曼·可汗指出:“我的教育理念摒弃的是课堂上单调乏味的教育方式,即让学生死记硬背、生硬地套用公式,这种方式的意义无非就是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而不会让他们记住所学习的”[8]。可见,新媒体时代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模式也是基于“一切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理念,也是创新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实现教育服务。所以,教师需要在态度上,一方面认同新媒体时代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及其价值所在,另一方面需要一种悦纳的心态去接受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与教学能力。

3.情感方面: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不可否认,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慕课、翻转课堂等新媒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破坏性创新的教学方式,改变了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更加改变了教学与学习时间分配以及知识载体,给教师的传统课堂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但是,其积极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因此,教师在情感方面,需要对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模式加以重视和关注。同时,教师需要加强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博客、微信等平等进行对话与交流,例如微课程、微信平台等就是一个教师交流和沟通的平台,在微课程、微信平台方面比较重视大家在微课程制作的知识与技能技巧方面的交流,能让新知识的传授使那些不甚了解微课程的教师受益。因此,教师需要改变那种“单打独斗”的局面,参与“团队作战”,进行教师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从而有效地化解心理危机。

4.行动方面:用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在认同新媒体时代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的同时,更要将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付诸教学行动。因此,一方面需要以好教师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新媒体时代教育理念和信息技术的学习,不断丰富和提高自己。正如习近平在北京师大教师座谈会上指出:作为一个好教师就是始终处于学习状态,站在知识发展前沿,刻苦钻研、严谨笃学,不断充实、拓展、提高自己。另一方面,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须要进一步去进行课堂教学改革,逐步运用和实践新媒体时代的教育教学方式,从而进一步去化解心理危机。

总之,新媒体时代给教育和教师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教师心理危机的存在也折射了新媒体时代对教师的影响和冲击,因此,教师须要采取对策来进行应对。

参考文献

[1] 姜泓冰.“慕课”来了,大学是“危”还是“机”?[EB/OL].(2013-8-28)[2014-12-1].http://www.qstheory.cn/kj/jyll/201308/t20130828_265347.htm

[2] 陈国胜.新媒体时代教育观——教学方式变革五大趋势[EB/OL].(2013-12-8)[2014-12-1].http://blog.sina.com.cn/s/blog_986106e10101hhr7.html.

[3] 董奇.“翻转课堂”是解放学生学习力的革命[J].中国教育学刊,2014(10).

[4] 张丹.略论慕课对教师角色的深层影响[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7).

[5] 付小倩,袁顶国.中国式“翻转课堂”的实践困境与突围[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4(7).

[6] 徐建,华姜君.我国基础教育慕课热的冷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14(8).

[7] 赵艳波.慕课时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应对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0).

[8] 萨尔曼.可汗著.翻转课堂的可汗学院[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4.

[作者:刘丹(1984-),女,贵州石阡人,铜仁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王中华(1979-),男,湖南祁阳人,贵州师范学院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博士。]

【责任编辑 刘永庆】endprint

猜你喜欢
心理危机新媒体时代教师
最美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快速反应机制研究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专业化干预
警卫官兵心理危机干预体系构建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