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主体下的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研究

2015-06-18 20:45王珊刘喆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王珊 刘喆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业在这种大环境下开始与互联网技术实现了对接。但是这种融合同时也将互联网和金融业两大行业的风险一并继承了过来,在基础上形成了综合性的风险。本文就通过探讨互联网金融优势的基础上,对不同主体的风险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合理的问题解决思路,以望对此换联网金融的控制提供借鉴。

关键词:服务主体;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

一、有关互联网金融的因素分析

1.互联网金融的涵义和优势。顾名思义互联网金融就是指在充分利用了互联网的高效、便捷、即时性的基础上,将其和金融业融合在一起的金融活动,主要包括融资、支付、结算、资金流通、投资等金融活动。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活动相比的区别在于,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为其在各方面效率的提高上有很大的帮助。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其优势就体现在其对传统金融物理网点依赖的降低。物联网金融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能够实现全面、及时和高效的金融服务。用户可以在任何有互联网的地点和时间段内进行操作,从而是实现金融资金的管理和流通,这样就无需再到金融物理网点办理相关业务,这对于银行业务的办理效率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其次互联网金融对于客户来说降低了交易所需成本,在利用互联网金融的基础上,参与者主要利用的是互联网络,对于固定的基础设施要求较小,也省去了先关人工业务的办理,着在收费方面就减去了很多成本预算,实现了跨地区的金融资源流通,同时也降低了交易成本。

二、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主体和运营模式

1.互联网金融的服务主体。目前互联网金融服务机构大约可分为三类:其一是在传统金融机构基础上利用互联网技术发展起来的,他们有着先天的优势,通过后天金融电子银行的发展可以实现自身业务范围的扩大;其二是依托于电商平台的第三方支付,大都是电商机构在利用自身大量资金交易来往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类似相关的金融机构来实现互联网金融业务;第三类主要是网上借贷平台和机构,这一类是一个竞争激烈的新型领域,主要是通过搭建网上融资撮合平台来开展相关借贷方面的金融业务。

2.互联网金融运营的主要模式。首先是支付结算。在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中其最基本的业务之一就是金融资本的结算。只不过互联网金融是在此基础上提高了资本的支付结算的效率,并且使其业务量进一步提高。

其次是放贷模式。这也是传统金融业最基本的业务之一,但是在互联网金融中这种模式有了一定的变通,主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电商机构直接放贷,如阿里巴巴旗下的阿里小贷;另一类则是电商或与银行合作的模式。电商平台直接放贷的业务,可在利用其自身电子商务平台的基础上,实现对电商和企业的信息了解,实现信息对称,降低交易风险。在另外一些没有独立放贷业务资质的电商中,他们通常采取和银行合作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电商平台中的数据就成为了合作的关键,其可将自身平台的数据转化成银行认可的信用数据,银行根据这些数据来评判用户是信用等级,然后再由银行进行放贷。

第三是互联网保险、基金等模式。在互联金融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保险和基金也开始纷纷进入这一领域,希望综合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来拓展其业务。2013年众安在线财产保险有限公司的成立就汇集了在传统保险领域的巨头平安保险和电商大佬阿里巴巴、腾讯,这是一种新的尝试,在其和线下渠道优势互补的发展过程中其发展空间还是值得期待的。

第四是网贷平台融资模式,即P2P模式。这种模式也大致可分为三类,其一是成立知识作为中介的担保机构担保交易模式,这种平台不吸收存款,也不放贷。其二是债权合同转让模式,这种模式中运营平台将债权打包出让给其他的投资人以获得资金再放贷给贷款人。其三是在传统金融机构的基础上建立为用户服务的互联网服务平台,这在一定程度上延伸了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范围,在各方面的业务审核方面更加严格和规范,因而其安全性也相对较高。

三、服务主体下的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因素

1.征信风险。在我国相关的客户信用评价系统尚未完善起来,在对客户进行信用等級的评价方面缺少相关数据。同时数据的真实性、广度、深度等各个面也无法得到保障,所以很难对个人或者机构进行信用判断,同时线上和线下信息的交流也不顺畅,这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

2.信用判断的风险。这主要是指在金融业务中违约带来的风险,因为线上和线下业务带来的在必要的信息沟通方面并不完善,并且没能实现相关机制的融合,所以在对线上数据依赖程度很高的互联网金融业务来所,线下审查手段和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服务主体在对客户进行判断时很难做出精准的判断,因此出现合同违约的风险相对较高。

3.流动性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因为继承了互联网和传统金融业务两方的风险因素,所以其在发展过程中同样也会受到互联网特性的影响,这其中尤以电商和网贷平台最为突出,当他们受到负面影响时,资金的流动性方面也会因为此而受到影响,使企业在经营问题方面陷入困境,甚至会出现无法兑现客户的资金等问题。

4.信誉受损风险。这一方面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如网络遭受攻击,客户资料和个人信息外泄;承诺的相关服务不能及时提供;网络运行方面出现故障,系统瘫痪无法登陆等,这些因素都会给互联网金融服务主体的信誉带来损害,使客户质疑其安全性和规范性,从而造成信誉危机。

5.操作不规范的风险。这类风险因素主要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互联网金融机构内部相关人员操作的不规范而导致的相关安全性危机,另一方面是用户在使用相关互联网金融业务的时候由于未能掌握相关的安全方面的知识,从而导致的直接或者间接的损失。这种风险是不能杜绝的,我们只有在加强先关业务和培训方面,以及对用户在相关安全性操作方面做题提醒以减少其操作安全性风险的出现。

6.技术安全风险。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会直接影响着互联网金融的相关发展,因此互联网金融若不能紧跟技术的更新升级,将会在系统的安全性和操作性方面给其自身带来危险。如相关实体设备的更新和故障对于系统的安全防护功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外部攻击的抵御能力也会减小;同时相关互联网金融安全技术发展的不成熟也会对网络信息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影响。

7.成本控制风险。主要是体现在传统银行在进行相关网络安全人才的引进和网络的管理方面。和那些主要依托于互联网提供金融业务的相关主体,传统银行在营业场所基本不变的情况下还要增加相关网络技术人才的引进和网络的维护方面的支出,这对于其收益的保持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8.行业内部竞争风险。因为互联网金融业中各种运营模式的发展都还不够完善,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服务形式,其还是新兴的运营模式。因此在竞争主体内部其发展也是良莠不齐的,在竞争秩序的规范方面也没能得到完善,因此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可能导致金融秩序的混乱,甚至影响到这个互联网金融业的整体发展。

9.法律制度不完善。因为互联网金融业的发展迅速,而法律的滞后性也决定其在相关方面对于互联网金融没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管和预防,这就为金融犯罪留下了漏洞,有些服务主体和客户在维持正常经营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也就无法可依,存在着相关的法律风险。

综上风险因素可知,当互联网金融服务主体在同时遭遇一种或几种风险因素的时候,很可能就会产生重大的经营危机,而在这一方面国家并没有建立起较为完善的保护措施,所以企业在诸多风险的压力下面临着严重的危机。

四、监管措施

在这种风险因素的影响下,国家要加强和完善对互联网金融相关的监管措施,主要可从以下方面进行。

首先要针对不同的监管主体采取不同的监管措施,对服务对象采取分类监管的策略。对于在传统银行业务基础上开展的互联网金融業务,在其原本监管体系的基础上,要求银行提高其网络技术水平,规范其内部人员操作的规范性,提升运营能力,降低操作风险。在针对电商机构,及其与银行的合作过程中要加强其线上和线下业务的融合,增强对数据真实性的审查。最后也要将P2P模式引入相关的监管体系内,以降低其风险。

其次要进行包容性监管,因为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的包容性,使其在满足众多相关金融资金操作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如其对于小微电商融资的满足方面。所以对于互联网金融施行包容性监管,更有利于促进金融市场的活力。

第三要实现联合监管。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在综合了互联网特性和传统金融业务的基础上产生的,其相关业务会涉及多个部门,因此对互联网金融联合监管措施的运用是有必要的。在监管的同时要协调好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避免监管重复和监管漏洞的出现。并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关的完善的制度

服务主题下的互联网金融在运营方面有着诸多的特点,但同时也面临着诸多的风险,我们在对其优势有一个认识的基础上,也要对其风险有一个全面而细致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互联网金融的有序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开封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基于服务主体的互联网金融运营风险比较及监管思考[J].征信,2013,(12):10-14.

[2]池吉呈.互联网金融不同运营服务主体风险比较及建议[J].中国市场,2014,(39).

作者简介:王珊(1994.12- ),女,汉族,河北唐山人,本科在读,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金融学专业,研究方向:互联网金融;刘喆(1984.02- ),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讲师,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金融学专业主任

猜你喜欢
互联网金融
浅析互联网金融的模式、影响和风险对策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互联网金融视角下中国公司经营绩效评价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的轻资产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农村手机银行发展现状研究
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对策
互联网金融的风险分析与管理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