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课堂文化

2015-06-22 06:37耿金山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合作高效民主

耿金山

【摘 要】我们广大教师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个人魅力,使课堂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数学课堂需要构建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民主、合作、创新、高效。

【关键词】民主   合作   创新   高效     数学课堂文化

所谓课堂文化,是指普遍存在于课堂教学中的文化现象。它是由国家教育传统、学校和班级的风气、教师个人的修养和作风等诸多因素形成的那些不成文的规定,弥漫于课堂的特定氛围,以及制约师生的行为习惯等文化现象。例如:课堂上的师生关系、课堂纪律、合作学习、批评鼓励等,这些文化现象都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发展。由于数学学科是重要的基础课,又是相对比较难学的学科,所以,数学课堂文化对学生的影响也就特别大。

课堂文化需要我们广大教师在实际工作中去构建。作为数学教师,我们不能让课堂文化自然形成,而应该在自己的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营造具有个人特色的课堂文化,通过自己的工作和个人魅力,使课堂文化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兴趣和个性发展。

数学课堂就好比一个小社会,在这个小社会里,教师就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领头羊、组织者、引导者和服务者,学生就是这个社会中一个个有鲜明主体性的“公民”。这个小社会需要构建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民主、合作、创新、高效。

一、数学课堂文化的基本准则是民主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而不是学生的“上司”。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由“师道尊严”向民主平等转变,教师要努力营造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课堂气氛来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才能保持自由的心理状态,才敢于突破常规。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走近学生,不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尝试,让学生畅所欲言,鼓励学生善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师生双方要平等地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理解,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分享彼此的知识、见解和思考,交流彼此的情感、观念和理念,努力构建严肃活泼、严谨融洽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丰富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进而达成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使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这样的课堂氛围才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挥。

二、数学课堂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合作

在现代社会里,合作是主要的,是做人的根本需要。能否与人合作,既体现了一个人的修养水平,也是他取得成功的必由之路。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是教育的目标之一,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既有竞争又有合作,而合作是主旋律。合作学习是基于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的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它能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的单一化、模式化、教条化、静态化的弊端,促进学生主动活泼而又生动全面地发展。为了使合作学习得以有效地开展,在设置教学问题时,应注重问题的开放性和生活化,使学生乐于合作,便于合作。教师设置以情境问题为主的合作,让学生在情景交融中学习数学,不仅能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学生的合作开辟了空间;设置以知识为主的合作学习,使学生在学习某个概念、定理时,不仅知道这个概念是怎么来的,而且知道学了以后可以怎样运用,同时领会知识间的前后联系,学会知识间的相互转化;设置以开放问题为主的合作,有利于学生思维开放,学生可以多角度、全方位地探究,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产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设置以规律、疑难探究为主的合作,让学生做到群策群力,优势互补。通过有效的数学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发展,同学之间互帮互学,以优带差,增加了学生发言机会,培养学生倾听别人意见的习惯,为学生创设辩论的机会,在辩论中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同时,要在很大程度上增强大家的团结协作精神,提升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增强集体凝聚力,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三、数学课堂文化的高级灵魂是创新

教师应该是具有创新精神的学者,教师的教学创新是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点的必备条件。因此,要不断开拓创新,寻求新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建立新的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在教学中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体会成功的乐趣。要重视求异思维,鼓励探索求新,引导学生变换考虑问题的角度,变换思维方式,扩展思维空间。一题多解,训练思维的发散性;习题变换,有助于学生把知识学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激发学生的灵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教师的感染鼓励下,学生在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具有对未知事物的强烈好奇心,努力探索新知的抱负和决心,以及克服困难获得成功的意志和信心。当然,学生的数学创造能力有限,他们将来也不可能都成为数理化方面的科学家,但是这种创新精神、探索好奇、感受成功的品质,却是每个人终生都需要的。

四、数学课堂文化的最高目标是高效

我们的课堂教学必然要追求高效的教学目标。上完一堂数学课,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否被激发出来,学习数学的态度是否得到改善,数学思维能力是否得到了提高,知识与技能是否达到了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与方法方面是否有所体验和掌握,是否有成功的体验或失败的教训……这些都是衡量一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进教学方法,灵活运用教学手段,来促使学生摸索并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以提高学习成效,这也就是我们要追求的最高目标。

总之,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言谈举止会胜过空洞的演说。让我们高度重视起数学课堂文化的建设工作,以使学生在数学课堂这块土地上,健康快乐地成长,从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出更多的优秀接班人,使我们伟大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

猜你喜欢
合作高效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初中体育多样化教学改革的实践探索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