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2015-06-22 03:06石燕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石燕

【摘 要】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学校必须重视数学教学。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教学更多强调的是学生从已有的经验出发,将实际问题转化成简单的数学模型,加深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新课程标准下的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对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和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小学数学    教学策略

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数学的学习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小学的数学教学存在很大的问题,教师对小学生学习好坏的考察主要看的是成绩。这些都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建议是让学生在实际中体验和理解数学知识,鼓励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培养小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更加注重培养小学生如何运用所学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素养,提高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目前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给出了一些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数学相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难教,许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来教授数学,即通过让学生进行大量的习题练习,达到考取高分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方法很显然是一种应试教育方法。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以及如何自觉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尽管新课程标准已经颁布,但是并没有得到有效地落实。许多小学教师在小学课堂上采用的教学方式依旧是“满堂灌”的方式,即把学生看作一个容器,教师无休止地往容器中添加知识。这种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能力,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不具有活力,缺乏一种独立思考问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就会逐渐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不利于数学素养的提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度很低,出现一种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毫不相关的奇怪现象。

二、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数学的教学策略

小学时代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关键时期。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小学生自觉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采取适当的教学策略进行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必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小学生正处于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为了提高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小学生感兴趣的事情来讲解数学知识。例如小学生对于数学教科书长度的测量,有些学生发现三个牙签的长度就是教科书课本的长度,有的学生发现数学课本的长度就是一个20cm直尺的长度。这时数学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为什么课本的长度会有这么几种差别呢?再给予小学生适当的提示,因为采用的测量工具是不同的。其实小学数学的好多问题都可以通过有趣的故事进行讲解,特别是对于数之间的加减运算规则的讲解。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充分调动小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得小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中来,提高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适当地设置悬念,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完全忽略了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和新课程标准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是相悖的。例如教师在讲解数的减法运算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教学策略:给出一个具体的实例:商店里有20本数学教材,其中有5个同学去该商店买数学教材,那么这5个同学走后该商店还剩下几本数学教材?由于许多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就会集中精力去探索问题的答案。这样数学教师就可以按照如何将该问题建立数学模型,然后如何进行求解的方式进行讲解,最后应该紧紧结合小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由于小学生具有喜欢被夸奖的心理,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摒弃传统的那种“唯以成绩论成败”的观念,积极地提问学生,和学生进行互动。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及时进行表扬,对于表现比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让他们向那些表现优秀的同学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刻把握新课程标准中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以及设置小学数学的意义,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学生将来的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新课标不仅重视知识技能目标,还特别强调过程性目标,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和探索感受,因而,充分展开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非常必要。为顺利有效地展开这一过程,我觉得应做好三项:提高自主意识,激励主体参与,重视主动评价。一是提高自主意识。展开过程的前提是学生应主动参与过程,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主意识,把学习当作自我的一种主体行为。要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就应尊重学生主体,给他们参与活动的机会,并且在活动中体验感受、享受成功、获取知识。二是激励主体参与。学生的学习不是接受灌输的过程,而是主动获取的过程,只有促使学生主体参与学习过程,才能得到更好的学习成效。三是重视主动评价。在学习中,教师应给学生参与学习过程评价的机会、参与结果评价的权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与结果的评价,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使学习成为自觉、快乐的行动。

总之,小学数学是未来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小学生未来的人生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必须注重对于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更加注重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以及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猜你喜欢
新课程标准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数学问题解决”的生活教学
新课程标准下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分析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