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探究性学习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运用

2015-06-22 01:06吴承明
教育界·上旬 2015年5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美术教育自主学习

吴承明

【摘 要】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的感受力下降,感受不到大自然的美、艺术的美;对事物缺乏兴趣,缺少好奇心和探究欲;缺乏成就感、自尊的体验;缺乏对亲情、人性的体验。本文从解析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入手,结合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特点和发展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农村小学美术课的教学活动实例为例,简单阐述了针对在农村小学美术课中,开发乡土美术材料,特别就在农村小学美术课堂上具体的问题情景中、学习过程中、活动参与中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农村小学美术课堂逐步成为学生发展自身学习能力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    自主学习     美术教育

一、探究性学习的定义和解析

探究性学习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所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获取知识,学会学习一个崭新的课题。探究性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独特的兴趣、爱好,适应每一个学生个性发展的特殊需要,为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广阔的空间”。探究性学习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了尊重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的能力。

探究性学习的实施过程特别强调“体验”这一心理过程,特别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积累,其目的在于通过实践体验,改变学生的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使学生在发展最深层的指标上有所长进。

二、开展探究性学习对小学美术教育的重要意义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及艺术创造能力,才是重中之重。我们不仅要教会学生怎样看、怎样画、怎样设计,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引导学生怎样去发现,而怎样去发现的前提则是教师的指导。丰富多彩的探究发现,个体各异的实践体验,能克服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中脱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倾向,让学生尝试采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将自己观察到的表现出来。只有这样,学生的想象能力、联想能力以及动手能力才能得到一个较大的提高,使得学生的艺术原创性以及想象力得到尽情地发挥。

三、开发乡土美术材料,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探究能力

我们学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家里都种有葡萄,他们都参加过一些护理、摘取葡萄的劳动,对葡萄的一些特性有一定的了解。针对这一文化范围进行相应的美术课程学习,不仅贴近学生生活,拉近所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的距离,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易于接受且能顺利地完成我们的教学任务。

(一)以参观葡萄基地为基础,积累相关知识

参观是最基本、最简单,也是学生最喜欢的一项活动。要想让学生积累葡萄的相关知识,从参观入手、从初步了解感知入手是最有效的办法。芙蓉镇是一个远近驰名的生态保护镇,这里的农作物非常丰富,每家每户院落里种得最多的就是葡萄,而且葡萄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最易见水果中的象征性产物,深受各地人们的喜爱。因此 ,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参观葡萄基地,了解葡萄在不同季节里的生长状况及相应的种植知识,初步感知葡萄的生长过程,引发学生观察葡萄的生长习性。

1.  让喜欢葡萄艺术的同学亲身观赏葡萄园,感受葡萄种植的气氛,激发热爱家乡之情;了解葡萄的生长季节、习性、特点等。

2.  根据参观了解,引导学生发现不同季节葡萄的长势特征。

(二)以写生的方法为记录形式,记载葡萄的生长状况

不同季节的葡萄有着不同的长势情况和造型特征,学生根据春、夏、秋、冬不同的季节对葡萄做相应的写生记录。这种以写生的形式来表现葡萄的生长历程,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葡萄文化知识,也为创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以想象画的形式,培养美术创作能力

在参观以及做写生记录后,学生对葡萄文化有了相应的了解。葡萄在美术中更加的直观、形象化。在总结写生素材后,请学生以想象画的形式表现葡萄文化。

(四)以版画制作的方法,提高美术表现手段的转换能力

根据葡萄的想象画,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用版画的形式进行再创作。学生可根据已画好的关于葡萄的想象画或再想一幅相关图画,以版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要求简单、概括、颜色鲜艳。

1.  纯版画:做底版进行印刷。

2.  综合版画:用实物印染法,把葡萄的叶子、藤、花等固定在底版上进行印刷。

(五)以剪纸训练,提高美术动手概括能力

1.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为葡萄制作剪纸作品。

2.  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葡萄剪纸作品展示窗,分别贴在相应的窗户上美化教室。

(六)以标志设计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以高阶段学生为对象,以葡萄为素材,设计标志。通过乡土文化葡萄的探究性学习来培养学生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分析、判断和创新能力,使学生感受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让学生学会生活,形成健康的人格。美术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使之懂得艺术源于生活并体现生活,它需要我们去观察、去发现、去了解。在不断地探索中,学生们才能进一步了解家乡的传统文化,并能体验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才能培养学生爱家乡、珍惜劳动成果,养成勤俭朴素的好作风,才能使他们对美术更加感兴趣。

【参考文献】

[1]美术课程标准研制组.美术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通览——体验新课程[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184.

[3]少儿美术

[4]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402.

[5]宋运来.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美术教育自主学习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
听障儿童美术教育方法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