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兴趣教学之我见

2015-07-03 00:53梁元花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9期
关键词:兴趣初中数学教学

梁元花

摘 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优质的课堂教学是以科学性为基础,以艺术性为旋律的美妙的交响乐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入门的向导,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

关键词:初中数学;兴趣;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9-086-01

初中数学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最枯燥、抽象的一门学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不言而喻,但是如何让学生对枯燥的数学产生兴趣,使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主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这是值得广大初中数学教师不断深思的问题。下面笔者谈谈在初中数学兴趣教学中关于学生兴趣培养的几点看法:

一、精心设计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事实也是如此,一个良好的开端,是一柄开山的斧,是一把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对于初中数学来说,如果在课堂教学一开始时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的积极性,那么,学生在心理上对数学的枯燥性的感觉就会减少许多,学生会越学越有劲,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长期保持。因此,在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中,为了充分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那么,教师就应极其注重课堂的引入环节,如实的根据学生情况,充分结合教学内容,采用合理的导入方式引入新的教学内容,争取在学习一开始时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达到乐学的境界。例如,在教学“相似三角形”时,我是这样导入的:我们生活的周围是由很多美丽的图形组成的,也正是因为有这些图形,世界才变得丰富多彩。其中三角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它简单,也十分有用。导语进行到这里,教师接着出示两个事先准备好的不同大小的相似三角形给学生观察,问学生:“我手中的这两个三角形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经过学生的观察,它们就会发现“形状相同,大小不一”,接着教师又问:“同学们,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你们见过类似的例子吗?”这时,学生就来劲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通过这样的引入方式,不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氛围也异常的活跃。

二、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数学依赖于一种真挚的理解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氛围。”古人也说过:“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能激发学生对老师言行的认同效应,从而激发学生接受教学的热情,这是教育心理学的一条普遍规律。随着课程改革的进行,教学思想的逐步转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更为重要,它是帮助学生消除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教师更好地实施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因此,在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极其的注重师生关系的培养,教师要以真挚的情感,和谐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和自然的教学态度来感染学生,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对你所上的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还要以可敬可亲的形象和入情入理的诱导,消除学生的恐惧、无助、自卑等负心理效应,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向往、自信、兴趣的正效应,赢得学生的崇敬和爱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才能渐渐的走向和谐、民主,学生才能有效的交流讨论,有效形成互帮互助,互相关心的良好局面。

三、创设问题情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青少年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的初中数学已经不再是传统“注入式,灌输式”的教学,而是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学习能力培养的教学。教学中,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教师就应打破固定模式,积极的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探究问题,避免学生简单机械模仿,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例如:在《平面直角坐标系》教学中,让学生在教室里找自己的座位,在找自己的位置时必须要考虑到“组”和“排”,从而引出横坐标、纵坐标,让学生根据教室布置的座位情况建立坐标系,并且标出自己的位置。面对这些自己生活中的情景,学生容易产生亲切感,而且学生在经历亲身体验与自主探究以后,所获的知识不但得以保持,更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体验到学有所用。

四、合理引入游戏,深化学生学习兴趣

游戏是人的天性,不但儿童喜欢,青少年也同样渴望。在初中数学兴趣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搞好课堂导入,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同时,教师还应善于把握学生的内心需要,充分结合教学内容,积极的在教学中穿插游戏,也就是数学中有游戏,游戏中有数学,把学习知识建立在游戏上,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不是那么的乏味,深化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带来娱乐、快乐。例如,在验证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时,教师可以用“游戏接龙”的方式,由任意一位学生开始,针对方程 2X+Y=40,任意给X(或Y)一个值,点班级另外一名学生,说出相应的Y(或X)的值,再由这位学生给出新的X(或Y)的值,依此重复进行,教师强调,看谁算得又快又准。这样,学生都能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并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熟练掌握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验证方法,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更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进一步的提高、深化。

总结: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需要教师循序渐进的培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不断探究创新教学模式,争取让我们的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都充满趣味性,逐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孙 静.让兴趣贯穿于数学教学全过程[J];学周刊,2011

[2] 倪 渊.浅谈数学教学中的“问题情境”[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2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兴趣初中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