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家族喜添新丁——科学童谣

2015-07-13 01:11黄继先
海峡科学 2015年12期
关键词:童谣儿歌科普

黄继先



科普家族喜添新丁——科学童谣

黄继先

重庆市巴南区文化馆

科学童谣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兴起的一个儿歌新品种,它运用传统歌谣的创作方式,向儿童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科学童谣在儿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是高科技时代的产物,是科学文艺领域中的一朵新葩。科学童谣除了具有儿歌的一般特点外,还具有一定的知识内涵,但这些知识应深入浅出应用于有趣味的歌谣中。

科学童谣 新文体 创作方法 推广前景

1 科学童谣的内涵

什么是科学童谣?请先猜一个谜语:“兄弟七八个,围着柱子坐,听说要分家,衣裳都扯破。”

这首描写“大蒜”的民间谜语包括了优秀科学童谣的全部特征。第一个是短小,一共只有20个字;第二是明白,没有生僻的词句,一念就懂;第三是合辙押韵,易记易传,只需用心念一两遍,谁都可以准确无误地牢记心中;第四是精炼,文字简短却内容丰富,从表面上看它写的是大蒜的特征,实际上却写了家庭中常见的争夺遗产的这一社会现象;第五是可读性(趣味性)强,它不是平铺直叙的讲道理,而是通过精巧的构思和形象化的描绘来表达,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越读越有韵味;第六是科学性(思想性)强,无论是对大蒜的描述或者是对家庭现象的描写,都是准确而又入木三分。

短小、明白、合辙押韵、精炼、可读性强、科学性准,这就是一篇优秀科学童谣必备的六个条件。要在几十个字的文章中同时做到全部要求是相当困难的,能一次做到其中的三、四个也就不错了。但是,作为一个有责任心的科普作家,他应该以追求这个高标准而奋斗。

科学童谣是20世纪末、21世纪初大量兴起的一种儿歌新样式,它运用儿歌这一为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儿童倡导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普及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科学童谣除了具有儿歌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一定的科学成分[1]。科学童谣属科学文艺的范畴,是儿童科幻小说、科学童话、科学寓言、科学诗以后新诞生的“小弟弟”。科学童谣是知识快餐,她以儿童少年喜闻乐见的童谣为载体,借鉴现代儿歌丰富多彩的表现手法,让歌谣中承载的科学思想和科普知识快速传递到读者眼前,达到易记易传的目的。科学童谣和传统儿歌有亲缘关系,是在儿歌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她同儿歌的区别是:传统儿歌主要是写给婴幼儿的,“儿歌就是念给婴、幼、低年龄段儿童听的歌谣,古时叫童谣。”[2]儿歌反映生活、特别是幼儿生活和所见所闻,即使是写小猫小狗或花鸟虫鱼,也离不开生活。但是,儿歌的容量小、范围窄,属文学范畴;科学童谣则是以科学知识为主,可以是纯科学的,也可以将科学融于文学之中,它的主要对象是儿童少年,甚至包括一切“科盲”,它的科学容量较前者大,范围也较前者宽。“科学童谣是文学爸爸和科学妈妈‘结婚后’的孩子,是科学小说、科学童话、科学诗的亲组妹,儿歌、童诗、儿童小说的表兄弟,血管流淌看父母的血液,兄弟姐妹间有着共同的基因和差异是完全正常的。”[3]科学童谣也应像童话、科学小说、科学诗歌、科学散文等其他科普作品一样,写作者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根据自己作品的文字深浅、内容难易和篇幅长短,面对不同年龄段的读者。文学前辈鲁迅、郭沫若,教育家陶行知,都曾用童谣写出过许多雅俗共赏的科普作品。早在1924年前,教育家陶行知就写过倡导科学学习的儿歌:“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去不会用。/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工加天工,/只在每事问。”[4]科学童谣是新生事物,是杂交品种,有很强大的杂交优势,我们不能因为她不“文”、不“科”、不“幼”,而剥夺了她生存下去的权利。

2 科学童谣的产生

科学童谣的产生并非“人工受孕”,而是时代前进的必然产物,是科技发展的里程碑。在20世纪末、21世纪初,全球科技进入爆炸式高速发展时期,高新技术产品迅速进入社会。不仅是儿童,即使是成人或知识分子也感到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儿童少年需要加速学习,成功人士需要不断充电,老知识分子需要急起直追,否则,你就会被生活甩到后面。另一方面,现代生活节奏加快又使人感到时间不够用,于是,催生了“精神快餐”的诞生。反应迅速的科普作家立即想起了童谣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武器。

早期的童谣、儿歌是靠口传耳听,反映的多是农村儿童所见所闻,除了少许反映季节变化、供幼儿游乐猜谜的谜语具有知识性外,极少出现科普的成分。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进入儿童视野的科技产品越来越多,儿歌中的科学含量也逐渐增长。时代发展到21世纪以后,大量高科技产品涌入百姓家庭,把科普工作者和儿童教育家“逼进”了探索新的创作方法的轨道。大家很快把易记易传又具有很强表现力的童谣纳入视野。2001年,四川科普作家协会和部分重庆儿歌作家,在进行大量研究后提出创作“科普儿歌”(后来正式命名为“科学童谣”)设想:计划创作1000首描绘百科知识的科普启蒙读物,拉开了科学童谣创作的序幕。

最初的困难来自两方面,一是遭到部分老儿歌作家的强烈反对,认为向婴幼儿讲科普等于对牛弹琴;二是儿歌作家本身的不适应,既无借鉴又缺描写科普内容的方式方法,特别是那些讲天文、历史、军事等“纯科普”,更不知道从何下笔,即使勉强写出来,也多属顺口溜之类,缺少艺术个性。经过几年的实践摸索以后,作家们才算找到感觉,总算创作出一批受到报纸杂志编辑和读者认可的作品。儿歌作家吴昌烈的识字儿歌,2004年被《人民日报》刊用后,2006年又在内蒙古少年儿童社出版了专集;廖弟华的军事武器儿歌,被《少年作家》连续3期整版刊出,2006年重庆作协儿委会又专门召开了《科学童谣100首》的新作研讨会;老作家崔英的天文知识儿歌,登上《儿童创造》和《四川科技报》等刊物;邹景高的《奇树系列》在《中国儿童诗》中刊出后,老作家任溶溶写信给编辑说,读完这些作品后“精神为之一振……关于各种奇树的科学诗,关于找黄河源头的诗,都是孩子们需要的……应该倡导。”[3]现该系列已被中国国际汉字研究会作为“老外学汉语”的辅助教材,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刊出;戚万凯、黄继先等人的科学童谣作品和论文,多次在各种儿歌比赛中获奖。当然,从总体质量看,新生的科学童谣难以同传统儿歌比美。不过我们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的普及,作为“小弟弟”的科学童谣,一定会在园丁们的辛勤耕耘中茁壮成长。

3 创作科学童谣的方法

科学童谣既然来自童谣、儿歌,那么,童谣、儿歌在多年创作实践中形成了什么特殊的艺术形式呢?著名儿童文学理论家、浙师大蒋风教授总结了6类:摇篮曲、数数歌、绕口令、问答歌、连锁调、颠倒歌等[4]。这些创作方法应该说都可供科学童谣借鉴。当然,科学童谣也应有最适合自己的、独特的表现手段。现根据童谣作家在创作实验中积累的经验,归纳几种常用的方法,供初学者参考。

3.1 问答式

问答式是从民间文学中的“对歌”、“盘歌”借鉴而来,非常适合科学童谣的写作。它通过饶有趣味的一问一答,在问和答之间彼此盘诘,充分激发读者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从而起到扩大视野、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艺术效果。因为是一问一答,一般不需什么特别的构思;因为在问题中隐藏着答案,又给孩子增添了乐趣和思考,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又比较省力的创作方法。但也不是说可以平铺直叙的想怎样问就怎样问。怎样才能问得更有趣、更含蓄、更合情合理,像歌剧《刘三姐》中的对歌那样,问得巧妙,答得幽默,这是需要作者去认真把握的。请看王清秀创作的《笔的歌》:

“什么笔写字先喝水?/什么笔写字先湿嘴儿?/什么笔写字先脱衣儿?/什么笔写字磨短腿儿?//钢笔写字先喝水,/毛笔写字先湿嘴儿,/铅笔写字先脱衣儿,/粉笔写字磨短腿儿。”

另一种问答歌有所“改良” ,不但使用作排比、反复、对偶等修辞手法,而且变“正问”为“反问”,以谜语方式进行问答。这样一来,恐怕成年人读起来也很感兴趣:

“什么叫豹水里钻?/什么叫虎不上山?/什么叫狼不吃羊?/什么叫牛不耕田?/什么叫鼠不打洞?/什么叫马不驾辕?/什么叫猫不捕鼠?/什么叫鸡不生蛋?//海豹叫豹水里钻,/壁虎叫虎不上山。/黄鼠狼叫狼不吃羊,/蜗牛叫牛不耕田。/袋鼠叫鼠不打洞,/河马叫马不驾辕[5]

3.2 谜语式

几乎每个孩子都喜欢猜谜,因为谜语是一种竞争性的智力游戏。动植物、自然现象、生活用品和生产用具,都是它描写的对象。民间传统谜语中,多数都可纳入科学童谣的范畴。有的甚至很精彩,如本文开头的《大蒜》。请再看下面两首民间谜语:

“绿口袋,红口袋,/有人害怕有人爱。”(《辣椒》)

“大姐上山出溜溜,/二姐下山滚绣球,/三姐磕头梆梆响,/四姐洗脸不梳头。//(谜底:蛇、刺猬、啄木鸟、猫)

前者仅14个字,把辣椒的外貌(颜色和形状)和内在特性写得入木三分;后者把4种动物放在一首7言童谣中,每个谜面只有7个字,将几种同类事物放在一起,作对比式描写,高度概括了几种动物的特征,只需读(听)一遍就能终身不忘,不仅是上乘的科普作品,也是优秀的语言教材。作家如能多留心一下这类优秀的民间口头文学,把它与现代科学相结合,一定会创作出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好作品。

又如: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6]。这首用白描法直写雾的童谣,语言优美,充满诗情画意。

3.3 类比式

类比式和前两类不同的是,它们大多是作家创作的、直接描写某一类科学知识。作者写作的目的就是为了艺术化地介绍某种科学知识,也不用刻划人物。它的特点是将几种同类或相近的事物放在一起,将描写对象的主要特征进行反比或比对,使该描写物的特征凸现在读者面前。类比法的优点是省去了具体环境中的过程描写,用较少的笔墨做较多事,是科普作家乐于采用的。请欣赏叶圣陶早期为孩子们创作的《几种树》:

杨树直挺几丈高,/柳树倒挂细枝条。/银杏叶子像扇子,/香椿叶子像羽毛。

桃树杏树开花早,/马缨开花春夏交。/松树柏树常年绿,/枫树秋来红叶飘[7]。

先生一共写了8种树,每两种树一组,分别以支、干、花、叶进行对照,使孩子一下子学会了8种树的知识,从而引导孩子们对这些树进一步观察。

数动物,说特征。/母鸡会下蛋,/公鸡能叫鸣。/鸭子会游泳,/狗儿嗅觉灵。

大熊重又笨,/猴子巧又灵。/马儿跑得快,骆驼慢腾腾。/狐狸最狡猾,黄牛最忠诚[8]。

这科普儿歌运用了与前者同样的特点,但前者适合小学生,后首更适合儿童。作者从常见家禽到不常见的动物,五字一句,步步深入,儿童是会感到兴趣的。稍加练习,孩子们就会背熟,这一定比背古诗更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

3.4 直描式

直描式和类比式都是科普童谣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因为对动物、植物、科学成果或科学事件,本身就具有许多新奇、迷人的地方,只要作者去发现、发掘,并加以认真取舍和精心组织,准确无误表述其科学内容,不需刻意寻找思想内容,就可以成为一篇引人入胜的科学童谣。但要写好也并非易事,它必须花大力气去寻找一个内容与形式相吻合的题材。请欣赏张继楼的《骡》[5]:

马是爹,/驴是妈,/生个小骡力气大。

货也驮,/车也拉,/就是不会生娃娃。

由于作者选材得法,全文仅仅用了26个字,就把生物学上要讲半天才说得清楚的“杂交优势和方法”,生动、具体、形象、明白地呈现在小读者面前。当然,要把它完全说透彻,那又是一回事了。不过,这已经能够将小读者的兴趣引向未来的科学探索。

刘御的《骆驼》,在直描的基础上稍加语言方面点缀,使骆驼的形象更加丰满:

四腿长长脖子弯,/背上驮着两座山。/膝盖上面带软垫,/大脚掌儿分两半。

眼睛外面挂窗帘,/鼻孔有门能开关。/冬天反穿大皮袄,/夏天又把单衣换。

一次吃饱水和草,/几天不饿不口干。/担上重担走沙漠,/不怕烈日和风寒。

它的名字叫骆驼,/外号“沙漠里的船”[9]。

3.5 歌诀式

歌诀式是从传统民谣借鉴而来实用型歌谣。人们在生活、生产等社会实践中,为了方便,也为了效率,有些东西不忘记,必须牢牢记住,随想随到。为了计算方便、快捷,古人发明了“九九表”和“珠算口诀” ;为了记住天气变化,人们编出歌谣式谚语;现代人有将历史朝代,化学元素……编成歌谣的,科普作家为啥不能将那些难于记忆的东西编成科学歌谣加以传唱呢?笔者写过一首叫《特种电话》的歌谣:

打电话,记号码,/记住号码好对话。/114,查时间,//119,报火警;/110,找警察;/急救中心120,/121把电话查。/牢牢记住这些数,天地变小我变大[10]。

民间歌揺中的《数九歌》也是这样的作品。

3.6 故事式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爱听故事,不管是大孩子或者是小孩子,因此,将所要描写的科学知识编写于有人物、有情节的故事之中,是深受孩子们欢迎的。儿童诗诗人圣野的《月球上面练跳高》,利用月球引力和地球引力不同的原理,编织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

地球上,练跳高,/量量只到我的腰;/月球上,练跳高,长颈鹿也抬头瞧。

别当我离开地球前,吃了什么药,/只因那个月球上,地心吸力特别小[11]。

王清秀的《大傻瓜》也写得很精彩,不但有故事情节、有人物形象,还有一串妙趣横生的对话。可以说,这篇作品是用对话构成的:

小狗熊,当警察,/警长出题考考它:/“要是鱼儿犯了罪?” / “投到河里淹死它!” / “要是小鸟犯了罪?” / “抛到空中摔死它!” /“要是蚯蚓犯了罪?” / “放到土里活埋它!” / “要是老鼠犯了罪?”/“塞到洞里憋死它!”/警长听了笑哈哈:/“一个天才大傻瓜!”[12]

这首儿歌巧妙地运用逆向思维,以一连串的违反动物生活习性的“反话” 向“考生” 发问,有趣的是,这位“考生” 竟毫不知情,一个劲儿地错答下去。后一句,以“一个天才大傻瓜”作结束语,既强化了作品的知识点,也让孩子们感受到幽默的乐趣。可惜,这类作品太少了。

3.7 数字式

数字式歌谣是教幼儿学数字的,因为数字比较空洞和枯燥,配合歌谣以后,孩子们边玩边数,更有趣味。但这种形式的歌受数字的限制,不好写也不好发挥。著名的《青蛙歌》就是: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

这类以数字为手段表达一定的科普知识的歌谣民间很多,流行地域很广,世界各国都有,像四川的《十二月歌》,浙江的《十二月花》,河南的《十二月蔬菜》等等。

上面提到的艺术手法大多是从民间民谣和儿歌中借鉴的,因为科学童谣只有5岁,还没有太多的经验可总结,需要科普作家共同努力,把这个品牌发扬光大。

[1] 董仁威. 科普创作通览[M]. 北京: 科学普及出版社, 2015.

[2] 张继楼. 什么是儿歌[M]. 重庆: 重庆出版社, 2001.

[3] 黄继先. 时代呼唤科普儿歌[N]. 人民日报, 2004-06-17(4).

[4] 陶行知. 幼苗集. 1924.

[5] 张继搂. 中国儿歌金库[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1991.

[6] 许继荣. 雾[A]//张继楼. 中国儿歌金库[M]. 太原: 希望出版社, 1991.

[7] 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文集(第四卷)[M].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7.

[8] 杨畅. 它们都有啥特征[N]. 新民晚报, 1961-05-27.

[9] 刘御. 骆驼[M]. 北京: 中国青年出版社, 1955.

[10] 黄继先. 特种电话. 中国唱片公司上海分公司少儿歌曲,1993.

[11] 圣野. 月球上面练跳高[J]. 红小兵画报, 1977(6).

[12] 王清秀. 大傻瓜[M]. 北京: 新蕾出版社, 1989.

猜你喜欢
童谣儿歌科普
童谣里的童年
快乐童谣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漫画
睡觉儿歌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儿歌绝唱
七月的儿歌
念儿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