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读在语文课堂中绽放色彩

2015-07-17 12:57卢燕兴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文教学

卢燕兴

摘 要:本文主要从“以读激情、以问促读、以读解疑、以读悟理”这几个方面去谈关于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的若干问题。科学地把落实“读”的训练与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性相结合,强调学生自悟自得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语言文字,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在和谐、激进的学习氛围中增长智慧,陶冶情操,提高语文素质,感受到无穷的乐趣。从而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以读激情;以问促读;以读解疑;以读悟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5-240-01

小学语文新大纲规定:“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朗读要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活动中,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方法,加强朗读指导,方能圆满地完成教学任务,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以读促听,以读促说,以读促写,使学生的各项能力共同提高。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教学中,“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不读书就无法感知语言文字,无法理解课文内容,无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无法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更无法提高写作能力。因此,要想整体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就必须落实“读”的训练。

一、以读激情

人们学习说话是从模仿开始的。同样,学习朗读,教师的示范作用必不可少。教师以真挚的情感范读,感染学生,打动学生。使学生自觉地在浓浓的情感世界里体验、品味,从而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展现富有情感的生命个体,积淀人生美好的情感体验。教师标准化的示范读,以自己的激情,激发学生情感,使学生也想像老师那样投入情感,倾情阅读,体验读的乐趣。如四年级中的《小珊迪》中小珊迪乞求“我”卖火柴时的可怜与执著,生命垂危时依然挂念弟弟的善良与无力,教师巧妙的通过颤音与泣音的运用,把小珊迪的饱受饥寒与善良诚实的品质表现出来,学生们在教师用语言创设的浓浓的情感世界里,自然产生读的渴望,纵情阅读,倾诉情感。

二、以问促读

以问促读,即用问题作为目标,引导学生读书解题,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心的目的。这是促进“导读”的方法。此“问”不仅指教师的设问,也可以是学生自己提出的疑问。这一环节要求教师必须准确的把握教材,善于发现并抓住教材中富有启发性的字、词、句、段,深挖教材中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精心设计问题,再以这些问题为目标,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地通过读书解答问题,从而达到理解课文,体会课文中心的目的。教师必须特别重视学生的质疑,并注意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帮助学生通过读书解答疑难,使他们获得学习的成功。

小学语文第四册《富饶的西沙群岛》第二自然段第一句话,西沙群岛一带,海水呈现出多种色彩,有深蓝的、淡青的、绿的、淡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地交错着,五光十色,异常美丽。指导朗读过程如下:(1)这句话写西沙群岛的什么? (海水)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是什么样的? (读一读)。(2)你觉得这句话的哪个词最能表现这里海水的异常美丽? (五光十色)课文怎样具体写海水的五光十色?读一读。(3)西沙群岛一带的海水的确异常美丽,我们来齐读一下好吗?

像这样,多遍朗读同一内容的课文时,每遍读提问的角度不同,训练的目的各异,学生经过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加深了,朗读的兴趣更浓了

三、以读解疑

以读解疑,即用难度较大的问题作为学习目标,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读书和充分的议论,逐步认清问题,解答疑难。“疑”,是学习过程中必然存在的,此“疑”可以是教师设的疑,但最好是学生质疑。“读”是解疑的基础,“议”,是解疑的必要过程,只有读议结合才能达到解疑的目的。这一环节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足够的读书时间和议论的时间,使学生自悟、自得。切忌操之过急,以讲代过。

例如:教学《惊弓之鸟》中,一只大雁在空中飞过,更羸用弓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教学时,学生质疑:为什么更羸用弓不用箭就能把这只大雁射下来?更羸是怎样的一个人?对学生来说,这些问题的难度很大。我就建议学生再读读课文中描更羸和魏王的对话,同时,勾画、批注要点,让学生先自己取证,得出初步结论,再分小组进行交流和讨论,让同学之间充分发表各自的见解,互为补充,取得较为一致的认识,也可保留自己的独特的意见。最后,进行全班的交流和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因为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很悲惨。更羸能对这一情况进分析,作出尝试,结果成功。这说明了更羸是一个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分析的人。

四、以读悟理

启示类文章很好的体现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特点,学习中学生不仅要学会作文,而且要读中悟理,汲取做人的精华。教师的人生价值导向,使学生读有所悟。

《会摇尾巴的狼》这堂课不难发现,学生在选择朗读角色时读大灰狼的多,读老山羊的少。在《陶罐和铁罐》的教学中,孩子们也愿意再现铁罐的傲慢无理,对陶罐宽容的再现,疏于选择。为什么?我认为,反面人物凶残阴险、诡计多端,学生爱憎分明,理解得深,朗读再现人物性格时容易把握感情。但毕竟大灰狼是反面人物,是学生唾弃并警惕的形象。而老山羊的沉稳、智慧隐藏在老山羊的对话中,需要通过揣摩才能理解的,但老山羊充满了智慧,他处事不惊,沉着应对的思维品质与方法,才是学习的典范,是学生在人生道路上的楷模。

抓好朗读训练,让课堂充满读书声,坚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参考文献:

[1]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修订版)

[2] 《小学语文教学》

猜你喜欢
语文教学
分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语文教学要在不断的反思中成长
语文教学中对创造思维能力的培养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