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内部控制对财务管理的作用对策意义

2015-07-22 00:28戚锐
商场现代化 2015年14期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戚锐

摘 要:从现如今我国各大企事业管理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财务管理越来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财务管理工作要想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管理人员在提升管理观念的基础上还应该从内部控制工作的特点出发,制定相对比较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优化财务管理工作。本文中,笔者主要对加强内部控制工作对财务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作用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可以给相关的财务管理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部控制;财务管理;作用和意义

在企业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管理工作人员要想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进行改进和完善,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同时还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来进行企业内部控制工作,提升对财务管理工作的作用。内部控制工作一直以来都是财务管理工作人员高度重视的工作内容。内部控制工作不仅可以提升管理层管理工作的效率,还可以有效地防止资产的流失。另外,这一工作内容还可以从某种程度上保证财务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促进财务管理工作作用的发挥。

一、设计内部会计控制制度遵循的几个原则

1.机会导向原则

所谓的机会导向就是企事业单位在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将主要的精力和资源都放置到机会上,这样一来,企事业单位在消耗资源的同时获得了更大的收益。长此以往,机会导向原则就作为一种经营方针和经营策略。因此,机会导向越来越受到内部控制工作人员的高度青睐。

2.控制点原则

企业的各项控制目标的实现,主要是通过各种不确定因素来实现。在实际的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充分发挥控制因素的作用,降低业务环节实施的错误性。应用控制点原则主要是针对一些容易出现错误和弊端的环节进行控制。其中,各种控制点主要包括审批、结算以及记账和审签等等环节。工作人员在进行内部控制的过程中找准控制点和关键点是至关重要的。

3.快速性原则

在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加强对各种资料的控制和完善。保证材料精准性是至关重要的,管理者要想做好控制工作就应该首先从修正行动上入手。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快速性原则来对相应的资料进行处理。将最新和最重要的资料上报给主管部门。

4.经济性原则

从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相关的设计部门应该对控制系统不断权衡,保证收益的均衡性。需要注意的是,控制并不是压制,在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充分应用这一体系来进行自我衡量,不断对工作内容进行改进。单位的内部控制工作从某种程度上看就是要对员工舞弊的情况进行打击,提升单位的经济效益。可见,采用经济性原则尤为重要。

二、构建会计内部控制,发挥财务管理作用

1.建立财务主管委派制度

财务委派制度就是其人事部门或者是经济管理部门独立于整体的经营管理范畴,可以对经营者的真实性进行控制和管理。在獲得管理者基本信息的同时,还可以对企业的资金交易情况,资产变动情况等进行了解。另外,财务管理者还可以实现对财务经营者的监督和管理,对于一些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打击,对于重大的财务问题的出现,子公司应该积极地向总公司回报。这就是建立财务主管委派制度的重要性,这种制度可以有效的提升财务管理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进公司朝着科学的发展方向迈进。

2.以人为本,提升对会计部门的控制

会计部门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受到国家制定的会计制度的限制,还需要严格地受到财务管理工作的控制。在双重控制工作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保证信息的真实性,还可以保证企业财产的安全性。从现如今各大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要想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工作就应该对控制环境进行改进和完善。其中主导控制环境的因素就是人员,在具体的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兼顾主体和客体。可见,人才在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具体来说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对关键岗位上的人才进行控制,保证人才的整体素质达到标准。第二,要对职工进行全面的培训,做到多层次和多方位的发展,以提升岗位职工的业务素质。第三,公司要加强对员工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培养员工爱岗敬业的精神。第四,为了做到相互监督和控制,企事业单位应该采用轮换制度。

3.科学设置岗位,提升组织结构控制的力度

在组织结构控制工作中,工作人员应该严格地按照职务分离的原则来进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部门进行划分,对各项职务进行检查。其中比较单行的就是保证资产保管以及会计核算相分离,做好授权和执行工作。对统一部门或者是个人的采购过程进行控制。

4.严格控制审批程序

从现如今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的现状中可以看出,工作人员需要严格地按照《会计法》的相关原则和规定来对会计工作的真实性进行控制和完善。其中对审批程序进行控制是保证会计工作人员高效进行的重点。其中,在审批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对部门的授权范围进行明确,提升单位权责和和管理的科学性。具体来说,单位的管理人员需要对开支的情况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节省开支的费用。

5.建立内部会计稽核制度

通常情况下,建立内部会计稽核制度同样需要以相关的法律和法规为前提和基础。稽核制度往往被看做是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关键部分,不仅可以保证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的高效性,还能够不断发挥会计人员的主体作用。在进行财务管理工作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促进作用。

6.建立会计内部控制体系

从现阶段的会计内部控制体系上看,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需要以科学的会计制度为基础。与此同时,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还应该结合本单位的发展和管理的特点找到重点和难点。以内部控制制度中的付款和销售的工作进行控制和明确。通常情况下,以会计控制工作为重点才能够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效率。

7.加强基建项目投资的内部控制

一般来说,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完善,工作人员需要对项目投资的整个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在此过程中,就应该成立相关的领导小组,做好基建工作的领导。其中,基建小组主要是对施工工程的实际报价以及价格范围等进行明确。同时部门中的会计人员要对各项价格明确之后,签署一定的意见协议,这样才可以进行族中的付款工作。另外,财政机关还应该加强审核,提升内部控制工作的力度。这样主要是为了降低工程项目管理工作中的误差度,促进资金的合理应用。

8.抓住关键点,加强对应收账款的管理

根据财政部《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第七条规定“内部控制应针对业务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落实到决策、执行、监督、反馈等各个环节”。为了避免经营流动资金紧缺的困境,接力重视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制定并完善的应收账款管理办法。财务部成立清账小组,加强应收账款管理,对赊销客户的信用进行调研评定,定期核对应收账款,严格控制账龄。

9.强化成本费用控制,提高企业效益

建立了具有接力特色的效益型的成本管理模式。具体运作是:加强采购控制。成立询价小组,对大宗原材料采购实行招投标方式,每年两次进行选择质量保障,价格公正的供应商作为供应单位。对单价五万元以上的采购部门提出的大宗采购,询价小组必须在三个工作日内对采购物进行三家以上的询价,提出合理的价格范围。采购部门遵守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按照比质、比价、比资信的“三比”程序确定供应商。

三、总结

作为以营利为目的的各大企事业单位来说,要不断完善的会计内部控制系统,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增强竞争力。深化改革以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为重点,发展壮大自己。

参考文献:

[1]董卉娜,朱志雄.审计委员会特征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的影响[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2(01).

[2]孔庆霞.加强企业会计监督提高财务管理水平[J].Chinas ForeignTrade,2011(24).

[3]何醒,杜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有效性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4).

[4]徐虹,林钟高.信任水平、组织结构与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设计研究[J].会计研究,2011(10).

[5]董望,陈汉文.内部控制、应计质量与盈余反应——基于中国2009年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1(04).

猜你喜欢
内部控制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
强化医院财务管理是医改的重要环节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探讨
论新形势下酒店财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