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情合理的别样解读

2015-08-07 08:55武殿军
中学语文·教师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徐公邹忌天明

武殿军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文章曾入选过清代学塾教材《古文观止》,影响极广。现行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九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阅读部分,也选入了该文。

初中语文教材中文言文篇目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文本、注释、研讨与练习。其中注释影响着学生对文本的疏通与理解。在教学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对文言文注释板块也十分重视。

在教学这篇课文的时候,产生了对本课注释的不同看法。

文本中言邹忌在“入朝见威王”之前,用了四个时间词,如下:

1.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2.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3.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4.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这四个时间词是“朝”“旦日”“明日”和“暮”。教材注释部分把前三个词分别释义为“早晨”“第二天”和“第二天”,第四个时间词“暮”,教材没作解释,按常规应释义为“晚上”。笔者认为教材注释对“旦日”“明日”的解读是值得商榷的。

“朝”与下文的“暮”是对应的,“朝”的本义是太阳出来之前,天微明的时候。类似的如,乐府诗《长歌行》:“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朝露(太阳未升起时的露珠)等着太阳出来照耀。《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朝”也解释为“早晨”。如,《诗经·小雅·北山》:“偕偕士子,朝夕从事。”李白《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都是这个义项。教材注释为“早晨”是正确的。文本中“朝服衣冠”一句,意为邹忌早晨起来穿戴好衣冠。

“旦日”, “旦”是指早晨太阳刚刚升起时候。从“旦”的象形会意角度看:旦字上面一个日字,表示太阳;日下面的一横表示地平线。《百度百科》理解为:旦 ,象形兼会意。字从日,从一。“一”表示“(东方)地平线”。“日”与“一”联合起来表示“日出东方地平线”。也就是说,太阳完整现身于东方地平线上(太阳轮廓下缘与东方地平线相切)。

所以“旦日”可译成“天明”。当然,有时根据语境,“旦”是可以理解为“第二天”的。比如,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史记·陈涉世家》)

根据上下文意,此处的“旦日”,也可以译成“第二天”。这是因为陈胜吴广所做的篝火狐鸣一事是发生在此前的夜里,顺接而来便可以理解为 “(到了)第二天”,究其本意还是“天明”。再如,

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乐府诗集·木兰诗》)

此处的“旦”就不能理解为第二天,应译成早晨或者天明。而,

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乐府诗集·木兰诗》)

这里的“旦”顺承前文,就可以理解为“第二天(早晨)”了。而《邹忌讽齐王纳谏》中“旦日”一词是顺承前面的“朝”字,就不能理解为“第二天”了。解读为比“朝(早晨)”更晚一些的“天明”似乎更妥。这样,文本中的“旦日,客从外来”就可以解释为“天明后,有客人从外面来”了。

而“明日”,教材注解为“第二天”,笔者认为也不妥。《古汉语常用字字典》中对“明”的解释,有八个义项,只有第一个义项“明亮”可在这里做注解。“明”是会意字,“日、月”发光表示明亮。如,

明,照也。(东汉·许慎《说文》)

照临四方曰明。(春秋·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

东方明矣。(《诗经·齐风·鸡鸣》)

明,精白也。(《国语·周语》)

这些“明”都有明亮的意思。而“明日”则可理解为太阳升到空中照耀万物的明亮。是比“朝”(太阳在地平线下)、“旦”(太阳升到地平线上)再晚一些的时间段。这样邹忌的活动和思索,就有了一个时间的延续性。所以,教材中“明日徐公来”,可以理解为“天大亮后徐公来做客”。

“暮”,是太阳落山后,天色变暗的意思,可以理解为“晚上”。“暮寝而思之”即为在白天发生了这些事,晚上睡觉的时候引发了思考,这也就合情合理了。

归纳一下文本中的这四个时间词,即,

1.朝:早晨,太阳在地平线下还未升起。

2.旦日:天明,太阳刚升上地平线。

3.明日:天大亮(或上午),太阳升上空中。

4.暮:晚上,太阳落到地平线下。

这样,邹忌劝谏前的活动和思索就是在一天之内发生的了。邹忌天微明即起身,“朝服衣冠”,窥镜问妻问妾自己与徐公孰美;天明后,“旦日,客从外来”,又问客;天大亮后,“明日徐公来”,又暗自与徐公比较;晚上自思,“暮寝而思之”,从中悟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于是“入朝见威王”。这样解读,顺理成章。

也许有质疑,怎么会这么巧,这些事都发生在一天之内。笔者认为,这更是作者的有意而为。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本身就不是写实,把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很多活动或思维片断,集中写到一天内,是很多中国文学作品的惯用手法,不足为奇。如:

《诗经·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诗歌中没有明显的时间词,但是用事物的变化来表达时间的变化,“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夜间的露水凝成霜花,霜花因气温升高而融为露水,露水在阳光照射下蒸发——表明了时间的延续。主人公追寻那思慕的人儿,曲折阻隔,情绪起伏都集中在了一天的时间内。

这就有点像戏剧文学,人物、时间、场景高度集中,即在有限的舞台空间和时间内,通过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以及一定的场景,展开复杂的矛盾冲突,推动剧情的发展,以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以郭沫若的五幕历史剧《屈原》为例。屈原一生有着曲折复杂的遭遇,有着漫长的悲剧历史,怎样写进剧本里,再现于舞台呢?郭沫若为此考虑再三。起初,郭沫若想写上、下两部,但是,写作的结果,原计划完全被打破了。郭沫若自己说:“本打算写屈原一世的,结果只写了屈原的一天——由清早到夜半过后。但这一天似乎已把屈原的一世概括了。”(《写完五幕剧〈屈原〉之后》,《郭沫若谈创作》,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16页)。屈原一天中的思想、行为、遭遇,凝练地反映了他一世的面貌,概括了他一世的悲剧历史。

再看教材中课文的注释。如按此来解读文本,邹忌第一天早晨起身,窥镜问妻问妾自己与徐公孰美;第二天,“旦日,客从外来”,又问客;又过了一天,“明日徐公来”,又暗自与徐公比较谁美,这天晚上自思,“暮寝而思之”。 从第一天早晨,到第二天,再到第三天,然后第三天晚上,按照这样的时间发展变化行文,似有不合情理的地方。

[作者通联:山东莘县燕店中学]

猜你喜欢
徐公邹忌天明
绵师学人
——张天明
小山羊掉进坑里了
春雨
邹忌劝齐王纳谏
邹忌比美
邹忌论美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徐公砚
邹忌比美
邹忌与齐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