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变黑釉 瑰宝天目

2015-08-15 00:44张运增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兔毫建窑天目

张运增

黑釉(日本人称之为“天目”,因日本僧人从我国浙江天目山获得“建窑”烧制的黑釉瓷,并将其带回日本而命名)是中国陶瓷最著名的装饰釉之一,其主要呈色剂为氧化铁及少量或微量的锰、钴、铜、铬氧化着色剂,呈色通常为黑色或暗褐色。黑釉瓷一般分为纯黑釉瓷和花色黑釉瓷两大类。

中国以黑釉装饰陶瓷的历史悠久,汉、隋、唐已有,宋时鼎盛。据史料载,“东晋至南朝初浙江的‘德清窑’就以含铁6-8%的紫金土配制黑釉,烧制的黑釉瓷釉面滋润光亮,色黑如漆,可与漆器媲美”。宋代的黑釉瓷以福建建阳窑和江西吉州窑烧制的最为著名,河北定窑和磁州窑、陕西耀州窑、河南鹤壁集窑、山西临汾窑等窑口也有烧制。建阳窑烧制的黑釉瓷有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结晶冰花纹、龟裂纹等由窑变产生的自然结晶釉,以及黑釉点白斑、黑釉铁锈花、黑釉描金彩等“人力之巧“装饰釉。吉州窑烧制的黑釉瓷除窑变自然产生的兔毫、油滴(鹧鸪斑)、玳瑁斑、虎皮纹等釉外,还有“人力之巧”为之的木叶贴花、剪纸贴花和剔花加彩等。

黑釉瓷中最名贵的是兔毫、油滴(鹧鸪斑)、曜变釉瓷:“兔毫”因其在黑色或暗褐色釉层中透射出均匀细密的状似兔毫的自然结晶纹理而得名,又因其釉中闪现出变化多端的色彩而有金兔毫、银兔毫、灰兔毫、蓝兔毫等别名;“油滴(鹧鸪斑)”之釉面遍布大小不一的具有金属光泽的斑点,最小的似针尖点般大小,大的可达一厘米左右,色泽呈金色或银白色。因斑点在黑色釉面呈酷似鹧鸪胸前的羽毛一样的斑纹而得名;“曜变”之釉层渗透着暗蓝,釉面散布着大小不一的黄色斑点,斑点边缘呈现以蓝色为主的五光十色的光晕,且光晕会随着光线射入角度的变化分别呈现绿、蓝、紫等色彩变化或闪射金光,似夜幕中的星光闪耀。“曜变”釉瓷存世量极少,只有三件流散于日本,日本人称其为“曜变天目”,并视之为“国宝”珍藏。

黑釉瓷在宋代之所以能达到鼎盛成为世人珍视的瓷品,一是因为“建窑”首创了几种特殊的结晶釉,因所含的微量氧化着色剂的含量及配方的不同,经窑火后不同形成的变幻莫测的纹理,都是不可复制的孤品。二是因为宋代茶文化活动的盛行,使茶具成为了雅趣之物,人们对茶具的要求既实用,又要有可观赏性,黑釉瓷以其极高的美学水准,赢得了文人雅士们的珍视,宋•苏轼曾赋诗赞曰:“蟹眼煎成声未老,兔毛倾看色尤宜。”三是因为宋徽宗赵佶酷爱茶文化,“建窑”黑釉茶盏也得到了赵佶的推崇并称赞“建窑”烧制的兔毫釉茶盏曰:“盏色贵青黑,玉毫条达者为上,取其焕发茶采色也。”

我从2014年起开始向丁建中(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老师深入学习“油滴天目”和“木叶天目”瓷烧制技术。

油滴天目在烧制过程中,“主要着色剂氧化铁会发生分解,生成气泡,致使气泡周围氧化铁的含量比其他部位高。随着温度的升高,气泡由小愈加增大,当达到一定程度时气泡爆裂,富含水量铁质的溶体升至釉面于原气泡处密集,当釉冷却收缩变平时,釉面形成饱和状态,并以赤铁矿和磁铁矿的形式析出结晶体,即形成富金属光泽的油滴状斑点。油滴的形成与烧造火候和釉层厚薄相关,温度过低难以烧出,过高又会使油滴过小”。

木叶天目是以天然树叶(多为桑叶和菩提树叶)为标本,经过腐蚀处理后贴在坯体上,入窑烧成后树叶的叶面及纹理会清晰地呈现在器身上。

向丁老师讨教天目技术让我受益匪浅。为了能更好地将“水土所合,非人力之巧所能加”之窑变的不可预知性大大缩小,就要在烧制过程中掌握好装饰效果的大方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和完成自己的审美理念。

我喜欢黑釉窑变的变幻莫测,也喜欢学习驾御它的过程。力求在继承中有所创新,为中国的陶瓷艺术更加辉煌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兔毫建窑天目
探析宋代斗茶文化对兔毫盏的影响
徐 乔艺术作品欣赏
兔毫建盏的鉴赏*
陈磊作品
茶之清幽 盏之玄色
浅析地域文化对建盏的影响
ILFE智意扫地机 天目X660
黄色兔毫釉的研制
建窑鹧鸪斑种类研究
宋代茶文化影响下的建窑黑釉陶瓷茶具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