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过程性教学评价策略

2015-08-15 00:51刘荣忠
语文天地 2015年27期
关键词:年段课外识字

刘荣忠

学业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推进新课程实施的一种极为有效的手段,对学生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激励、反馈、监控的作用。只有跟踪学生的学习的全过程,才能全面了解学生、认识学生、评价学生。

一、跟踪学习过程

学生的学业应与学生学习语文的全过程相伴而行,让评价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不用单一、呆板的标准衡量所有的学生,而是通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去评价他的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发挥评价的各种功能,对学生有一个全面的评价。建立学生语文学习档案,即成长记录袋,是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一种重要体现形式。

1.利用成长记录袋,记录学习过程。成长记录袋不只是指学生语文学习分数的成绩记录,而是对学生某一项学习任务从开始到结束全过程中主要活动的记录。成长记录袋对教师来说,就是可以把课程教学与评价整合起来,落实到日常课程实施过程中去;对学生来说,成长记录袋的意义更大,使学生能够及时判断自己的进步。

2.利用“口头评价”,评价学习过程。学生平时的成绩反映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反映综合能力的形成与提高,是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依据,在考查中应占较大的比重。

低年段主要是识字,每学完一单元就进行一次评价。根据新课程识字“上不封顶”的原则,可让学生一个阶段整理一份课外识字卡,把自己课外认识的字、词,以贴、写等形式记载下来,定期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把课内识字与课外识字结合起来,最后形成学生的识字成绩。中、高年段则侧重于朗读、背诵的评价。

二、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学生学习过程的情况是全面评价学生学业的重要依据。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都有哪些内容进行评价?怎样评价呢?学生学习过程评价的内容是多方面的。下面就口语能力评价、阅读能力评价、习作能力评价、平时作业评价、做一简单的叙述。

1.口语能力的评价。口语评价主要包括朗读、背诵、口语交际、讲故事、辨论、演讲、讨论等。低年段着重进行说一、二句完整的话,讲一个简短的小故事,用普通话等方面进行评价。话说得完整,讲故事时有表情的给予优,其余根据情况依次为良、一般。中年段,教师事先还可以准备若干词语,让学生任意抽取,根据所给词语说话,或进行评选“故事大王”的比赛活动。高年段侧重进行辨论、演讲、讨论等形式进行评价。

各年级借助评价表,采用整体评价与局部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评价者有教师、学生家长、学生本人、同学、小组等。

2.阅读能力的评价。《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各年段有各年段的要求,低年段首先看学生朗读是否正确、流利、有感情,其次看学生理解、感悟、欣赏能力,最后看学生积累和运用能力。

中年段从阅读方式、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数量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方式可用平时观察、班会课、活动课、或用问卷调查的形式。高年段学生学习了一篇课文看他感受到了什么;收集积累到哪些好词佳句;对文本中涉及到的内容(人物)都有什么看法等。如学习《忆铁人》一文后评价学生:对铁人的这个“人”你是怎样理解的?为什么?文中的哪些内容使你对铁人有这种看法;你觉得文中哪些内容写得好,好在哪里;“熄灯的时候,夜很深了。好一阵子,他还在床上辗转反侧。”为什么?你猜他都在想些什么?文中哪些词句是你积累的好材料,你积累了吗?根据学生上课讨论与作业练笔情况给予相应的星星。一单元的累计,一学期的统计就是对学生平时阅读能力的评价。高年段还要看学生课外阅读量、课外积累、学习习惯等。

3.习作能力评价。“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同年段各有侧重:低年段重在激发兴趣,培养自信,乐于写话,写一、二句完整的话。中年段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自由表达。高年级重在多读书、广见闻、善思考,有个性地表达。低年段从写话兴趣、写话态度、写话习惯、写活能力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的内容:学生参与写作的积极性、主动性;乐于与人交流写作快乐,注重习作任务的完成质量;习作时字词的运用,标点符号的运用,格式等情况;从联词造句、补充句段、写话等方面评价学生语言发展水平和表达能力。

猜你喜欢
年段课外识字
小满课外班
小学低年段口语交际训练之我见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把握年段特点 做好班级管理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巧妙引导,快捷识字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