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车需谨慎,点滴不马虎

2015-08-19 09:49金柏正
商用汽车 2015年9期
关键词:皮带轮油封皮带

金柏正 叶 敏 文

修车需谨慎,点滴不马虎

金柏正 叶 敏文

维修人员检修时要全面分析故障原因,从表面到内层,从简单到复杂逐个排除,千万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原因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Case Study of Careless Missing and Wrong Doing in Maintenance

There have been many accidents happening during maintenance, such as missing or wrongly installed spare parts, etc. However, in some case, these mistakes have done nothing wrong to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vehicles, but it is quite difficult to remove these wrong things. 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following four typical cases that had caused serious truck accident due to the wrong maintenance, hopefully providing a warn to co-workers in their businesses.

汽车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大量的装配、维修工作都是人工来完成的,由于技工水平不一,或者受工作强度和环境的影响,偶尔会发生一些漏装、错装零部件的事故。虽然有些零部件漏装、错装不一定会影响车辆的正常使用,但要及时排除这些故障则比较困难。在维修过程中,笔者汇总了以下4个典型的因维修马虎造成车辆故障的案例,提醒同行们谨慎修车,切忌马虎。

漏装气门油封导致机油损耗

杭州某客运公司新购了4辆双层客车,搭载德国曼D2866LOH29电喷发动机,投入运营不久便发现其中1辆车的发动机漏机油。起初,维修人员以为是出厂时加机油过多造成的,运行1个月后,发动机排气歧管处滴油现象仍未消失,后经测量发现,机油消耗多达8 L。

发动机表面没有机油渗出,只有排气管漏油,其故障原因可能是:气门油封损坏、机油过量、涡轮增压器处进油、气缸垫损坏、活塞油环工作不良。为快速查明故障原因,维修人员首先检查了机油液面高度,确认属于正常范围后又检查涡轮增压器,也发现其工作状态良好,进出管路也未见机油渗入。但是打开发动机气门室罩盖,维修人员十分费解,因为气门居然没有安装油封。由于对该款发动机不了解,通过翻阅维修手册,维修人员发现气门本应该装有油封,待逐个安装上油封并打开气缸盖检查活塞、气缸壁和气缸垫确认完好后装复总成,试车运转良好。经过对该车3个月跟踪调查,再也没有出现过漏机油的问题。

据了解,该车匹配的发动机主要在国内组装,因需求量较小,企业为降低成本,只能用人工安装代替生产线安装。而人工装配过程中,一时疏忽漏装了气门油封,导致出现漏机油的故障,对客户造成了较大损失。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维修人员检修时要全面分析故障原因,从表面到内层,从简单到复杂逐个排除,千万不能忽略任何一个小小的故障原因和细节,细节决定成败。

错装传动皮带引发异响

1辆配装潍柴天然气发动机的客车,平常行驶起来一切正常,只要开空调就能听到发动机发出“吱吱”声。维修人员检查了空调皮带和涨紧轮,发现一切正常。可是启动发动机加速运转,当转速达到2 000 r/min,即使不打开空调发动机也会“吱吱”响,表明异响故障不只在空调系统。

这辆客车配有2个发电机,并且每个发电机皮带轮与皮带的接触面积不一样,从图中可以看到左边皮带轮接触角大约150°,而正确的安装方式应该是180°。要知道,发电机皮带轮与皮带的接触面积和接触压力与发电机的工作息息相关,维修人员怀疑皮带安装方向有问题,于是对照检查了同类型车的发动机发现,果然是皮带安装方向出错了。当车辆打开空调或高速运转时,由于皮带轮与皮带接触面小,发动机负荷较大,发电机皮带轮与皮带之间产生滑动摩擦才发生“吱吱”异响。正确安装皮带后,试车运转一切正常,后来再跟踪该车,驾驶员反映再没有出现过发动机异响。

未放松螺栓造成离合器损坏

1辆行驶了50万km的大宇客车,离合器存在打滑现象。维修人员发现离合器片已经严重磨损,当晚更换了新离合器压盘总成和离合器片后试车正常。第2天行驶了80 km,驾驶员反映离合器又出现打滑现象,没过多久车辆便在途中抛锚了。

新离合器片已经磨损报废,维修人员通过对离合器总成拆解发现,离合器压盘总成上的4颗预紧螺栓未拆除,导致压盘不能良好结合。并且新更换的离合器片比较厚,装合后离合器压盘与离合器片刚巧处于轻微接合状态,使用初期虽然能勉强使用,但时间一久便因接合力变小发生了途中抛锚事故。

这完全是一次修理责任事故。大部分型号的离合器压盘上是没有预紧螺栓的,而桂林大宇客车在设计时为了方便安装离合器总成,用4颗预紧螺栓把压盘拉紧,预紧行程约为20 mm,大大方便了离合器的安装。由于修理人员不了解该离合器结构,安装离合器总成后没有拆卸这4颗预紧螺栓,导致压盘始终处于预紧状态,无法压紧离合器片,造成离合器出现打滑、烧蚀的故障。另外,在拆除4颗预紧螺栓后,维修人员也要记得检查分离杠杆高度,一般飞轮端面与分离杠杆之间的间隙为17±0.7 mm,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为25~35 mm。

当今汽车上许多新技术、新工艺层出不穷,在修理汽车时一定要先弄清新结构的原理,多查阅维修资料和同行交流学习,绝不可凭经验行事,否则事倍功半甚至后患无穷。

二级维护后制动发“咬”

1辆广州五十铃GLK6120D5客车在进行二级维护作业后,不知为何后轮制动出现发“咬”现象。

维修人员通过静态检查发现制动总泵、制动分泵、制动管路工作正常,制动器机械部件工作良好,并将后轮自动调整臂全部更换,故障仍末排除,并且向客车生产厂及其他用户询问,也未找到解决方案。于是,维修人员决定重新拆检后轮制动器。拆卸制动鼓后分别测量上、下制动片间隙,检测结果发现上、下制动片与制动鼓的间隙相差约4 mm,维修人员才长吁一口气,终于找到了制动发“咬”的原因。原来修理人员在安装上、下滚轮都是按原标准选配,而该车型的制动凸轮轴上、下头却是偏心 ,安装时应有方向性。在二级维护时,修理人员大意将凸轮轴安装方向装反了,才出现上述较难排除的故障。

这个案例告诫维修人员一定要掌握一定的机械常识和汽车构造及工作原理,在对新车型的维修中,必须要首先认真阅读汽车使用维修说明书,拆装新结构部件时做好拆装记录,分析非常规结构的原理,从而确保正确的安装。这次故障究其原因是修理工没有做好作业的自检、互检工作,因此,汽车维修作业必须严格执行“三检”制度(修理工自检、主修工互检和检验员专检),树立起下道工序为上道工序做检验的意识。

猜你喜欢
皮带轮油封皮带
发动机用旋压皮带轮故障再现仿真与改进
煤焦库供焦皮带应急控制改造
基于ANSYS的空调压缩机皮带轮疲劳寿命研究
一种电动机皮带轮的设计与应用
1万多元的皮带
1万多元的皮带
农机油封的使用方法与防漏技巧
具有创新性的MicroTorq©双支点柔性截面低摩擦发动机油封
农业机械油封的使用与防漏措施
疾行小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