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打造轻松、合作、个性的课堂

2015-09-10 07:22吴丽丽
考试周刊 2015年85期
关键词:数学思考课堂气氛小学语文

吴丽丽

摘 要: 语文新课程强调要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重视对学生人文意识的培养,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语文的思想感情”,“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那么怎样的课堂环境才能营造这样的学习氛围呢?文章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气氛 数学思考

从教第二年,终于有机会能够在其他学校开一次公开课,这对于新教师的我来说无疑是一次既紧张又兴奋的挑战。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学生和不大顺手的多媒体教学展示,再加上紧张的诱因驱使,导致这堂《刷子李》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太理想。然而,我丝毫不气馁,反而出奇兴奋,听着其他老师对我的点评和建议,我茅塞顿开。我相信在接下来的教学生涯中,通过不断的经验累积和教学反思,我定能和学生们一起共同采撷成功的花。

此次公开课的最大问题是我对课堂教学的总流程把握不够,导致教师的主导地位不够突出,整个教学结构有些混乱,课堂“一团乱”。施良老师对我提出的建议是:既然已经乱了,何不索性乱到底,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说其所想,而老师的作用即是当他们处于思维的悬崖边时及时拉回来,迷途知返即可。没错,孩子们才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思想丰富,理应在知识的蓝天中自由翱翔,课堂应该是轻松愉快、开放合作和充满个性化的。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

很多孩子觉得语文课枯燥、乏味,老师反反复复讲的无非是字、词、句、段,课堂仿佛永远都限定在这个流程的方框内,导致恶性循环,使孩子们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课堂就如一潭死水,激不起半点涟漪。每个孩子都有很多梦,他们的心中充满着童年五彩的梦,传统的语文教学把学生的视野禁锢于教材,定格于课堂。著名的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们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学校是神奇乐园,学习也应该是快乐有趣的事情,让孩子们从学习中产生快乐的体验是重要的。接下来我努力创设儿童各种喜闻乐见的情境,设计各种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习、体验。本学期我采取了以下两种活动形式:

1.课堂十分钟:我有每天看新闻的习惯,而且我觉得有必要让孩子们了解一些最新的社会现状,发表对事件的看法,毕竟“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时代早就过去了。一般情况下,我利用课堂十分钟向学生讲述最近发生的一件社会新闻,再让他们自由阐述观点。在这一过程中,师生以平等对话的形式进行交流,既能培养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又能为习作提供素材。

2.一站到底:这是最近很火的一个益智类综艺节目,把它的形式套用在课堂上是十分受用的。我觉得单一的考评形式会造成孩子们的倦怠,比如听写生字,如果次次都是老师读,学生写,老师评改,这样的效果就并不太好。我会组织阶段性的竞赛——一站到底,主题可以是:生字听写、词汇积累、疯狂猜成语、讲故事大比拼、歇后语大赛等,让孩子们在玩中学习,这样学习还会是一种负担吗?

小学生天性好玩,把学习与游戏相结合,就会让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陶行知说:“学生有了兴味,就会用全副精力去做事。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因此,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更快乐、有效地学习语文。

二、创设开放、合作的课堂环境

一个人在特有的生命阶段中,若能按照最适合自己发展的特有方式进行活动,才能得以自由、充分地发展,才会富有个性和创造性。正如心理学所提出的:“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在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正如教学《刷子李》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让学生找出能够表现刷子李技艺高超的句子并说明理由,这是文章的重点。但是学生对于文章的难点即作者一波三折的写法不大领会,我在课堂即将进入尾声时,抛出一个问题:“刷子李从头到尾衣服上都没有黑点吗?”学生很自然就会回答:“不是!”我进一步深入探问:“那为什么作者要设置徒弟误会师傅身上有黑点这个情节呢?”达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学生们通过小组合作讨论,明白这是作者的写作用意:设置悬念,使文章有一波三折的波澜效果,这是小说常用的手法,从而吸引读者的眼球。这样就用学生“智慧的火花”点燃创造的“火炬”。

一节课下来经过思考,我感觉在互动阅读中,应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掘潜在的有价值的问题,不能一味地把知识点灌输给学生,应该引导学生发现它们,独立地掌握它们,因此我们应该为学生提供交流、讨论、独立思考、合作学生的时间和空间。小组合作学习作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它的优点可谓无处不在,孩子们在小组合作中,处于平等地位,心理放松,容易畅所欲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他们学到了互相纠正、补充、提高,树立了小组的荣誉感,也收获了自我满足感。怎样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效果,关键在于教师如何操作。我觉得可以给学生进行角色设定。

每一组需要有四个角色:组长、发言者、记录者和汇报者。这四个角色在每天的课前就由本组成员推选或者自荐的形式决定。组长负责小组学习的组织工作,并充当主持人的角色,要求每个组员都要发言,且充当好各自的角色。发言者是针对每位组员的。记录员负责将每个发言者的观点进行有效记录,并归纳、总结。汇报者负责将本组提炼好的观点在班级进行汇报。

给学生进行角色定位,能够保证最大限度地调动全员参与,使有些不爱思考、不爱回答的学生不至于成为漏网之鱼,从而使学生在最短时间内有效学习。

三、创设个性、生成的课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倡个性化、创造性。

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时间内,教师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在有限的时间内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属于自己的思维与见解。教师作为引导者,对文本要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要不断挖掘教材内涵。我必须对课文有比较全面、透彻的理解,才能够胸有成竹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引导学生更深入地体会,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这一堂课时,我课前做了许多准备工作,包括查阅背景,以及了解文中出现的周瑜、鲁肃、诸葛亮、曹操等人的个性特点,之后还查阅了这四个人之间发生的其他故事,针对学生提出的富有个性化的问题和见解才能够从容应答。

如对在课堂上学生提的“周瑜为什么要害诸葛亮?”“鲁肃为什么会帮诸葛亮?”这几个疑问都能够很好地进行引导。当我提问:“文中哪些地方能够看出来诸葛亮神机妙算?”有位学生回答:“诸葛亮要了二十只船,一千多个草把子能够看出诸葛亮数学计算好。”这个答案是我课前没有料想到的。但是经过短暂的思考,这个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有其道理之处,这确实能体现诸葛亮估算能力强。另外有个学生问道:“老师,如果诸葛亮借到的箭不足十万支,那他的结局如何?”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答案见仁见智,我把它当成一篇小练笔,让孩子们回家发挥想象写出来。学生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和兴致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和多变性。

以上是我在上完《刷子李》这堂公开课后的一点感想,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完善。

参考文献:

[1]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2]陈旭远.中小学教师视野中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4]朱绍禹.语文课堂与教学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数学思考课堂气氛小学语文
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气氛的营造方法
高中英语课堂气氛的活跃优势研究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关注数学思考 提升数学本质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
小学语文教学如何创建良好的课堂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