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数学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再认识

2015-09-10 09:01施春华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创造性创新能力意识

施春华

第斯多惠说:“科学知识不应该是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应该指导学生去发现它们、独立的掌握它们。”因此,学习过程就是知识的继承与创新的过程。一线教师如何利用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个值得探索与研究的重要问题。下面我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谈谈想法。

一、创新设计应多考虑、多实践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造性的教学活动,离不开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创造性教学设计。数学教学要改变以往那种题海式、注入式、讲解式的现象,首先转变教师的观念,不断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仅从数学课堂教学角度而言,改革传统的不良教学方法和模式,增加创新设计,并在课堂教学中大胆尝试实践是目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一条很重要的途径。我认为,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前提,数学教学不应把教学过程总是划定为几块,以固定的模式(如复习旧知、讲授新知、巩固新知、应用新知、布置作业)进行,而应根据所教内容,积极深入地加强教学法研究,善于通过分解、组合、优化等手段,选取最佳角度设计教案,敢于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实践。

1.从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兴趣的角度考虑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渠道,课堂教学的形式应该灵活多样,有笑声、有讨论、有争议。数学教师在遵循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应尝试把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艺术性结合起来,尽可能地把教学活动组织得丰富多彩,具有吸引力和新奇感,让学生始终处于亢奋状态中,对所学新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几何中的概念课教学、定理课教学,如《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轴对称图形》、《相交弦定理》等的教学,教师可引导学生制作教学模型、实验等形式,鼓励学生认真观察、深入分析、积极开展交流讨论,总结归纳相关数学结论,并加以推广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学生通过动手、动口、动脑,既可以创造性地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在学习中认识并发掘自己的智慧和才能,成功体验再创造的乐趣。

2.从积极鼓励学生求异思维的角度考虑教学设计。数学教学应考虑把学生引入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发表独特的见解,尤其要注意发展求异思维。在数学教学过程中采用师生探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问题式教学(如变式问题教学、探索问题教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等,多是通过开展主体性教学激励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有效途径。如在教学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之前,为让学生了解“过三角形一边中点”,可先安排学生观察、分析、讨论,在学生提出可利用全等性质、平行四边形性知识获得证明的基础上及时进行逆向思维点拨,假设经过的不是第三边的中点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形呢?引导学生不断深入思考,得出还可以用反证法(或同一法)证明这个问题,以此激发和锻炼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3.从培养学生想象力角度考虑设计。爱因斯坦曾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并且是知识的源泉。”创新课堂教学离不开丰富、大胆的想象,积累想象的素材,着重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分式方程》一节时,我给出一个分式方程,让学生观察,说出他所看到的和能想到的。有的学生说是分式方程,可用一般方法求解;有的说左边两部分刚好互为倒数,可用换元法求解;有的说该方程可用验根法求解等。在肯定可用换元法求解后,我让认为一般方法不可用的学生说不可用的理由:学生一致认为会出现四次方,无法求解。我让学生实际操作再回答这个问题。在学生操作时,我提示说:想象一下“因式分解”。

二、创新要求应适当降低一些,实际一些

有人认为:就现阶段而言,数学课堂教学的创新不多,一堂课下来几乎没什么创新。那么究竟是教师缺乏创新精神还是学生缺乏必要的创新能力?抑或是学生有了创新,教师没有及时地发现与挖掘?应该说原因皆而有之。除此之外,还有些更值得教师注意与深思的问题,如在课堂教学中怎样才能称得上是创新?是不是要像伟大发明家爱迪生那样的发明,才算得上是创新?我们能否把创新的框框要求减少一些,标准降低一些?我们能否将在课堂教学中从学生身上所显示出的新奇的观点、想法、点滴可贵之处都理解为创新,包括对数学概念的加深理解,对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等。

却是一个无限循环小数,为有理数,巧妙地从另一角度解决这一问题。这肯定是一种好方法,应承认是一种创新,可见创新并非可望而不可即。留意课本上、数学过程中的点点细节,或许我们就会有意外的发现。

从教师创新意识的增强,创新设计的多方面考虑:从激发创新激情,挖掘创新潜能,发展创新思维能力和养成创新精神,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教育的过程。如果教师不断提高对创新意识、能力培养的认识,准确把握自己在创新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与肩负的神圣职责,不断改进教育教学方法,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真正发挥“助与导”的作用,不断训练,循序渐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将得到进一步培养,创新能力肯定会有实质性的提高。

猜你喜欢
创造性创新能力意识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创新能力培养视角下的无机化学教学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
意识不会死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高职音乐教育改革探讨
强化五个意识 坚持五个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