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发挥多媒体的教学优势

2015-09-10 09:01张伟刘伟张晶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张伟 刘伟 张晶

摘 要: 借助多媒体丰富的表现形式,充分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可以突破传统教学手段的局限性,展示传统教学媒体无法表现的教学效果,将静态画面动态化、抽象问题具体化、复杂问题简单化,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真正落实素质教育。

关键词: 素质教育 有效教学 优组教法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已步入社会各领域,同样被广大教师引入课堂,成为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模式,也是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

一、多媒体在素质教育中的优势

传统的“黑板加粉笔,时间加汗水”的教学模式,其信息传递是单向的,教师独占课堂,基本是一个人表演,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积极思维,完全依赖教师,教师积极性高,学生积极性差,求知欲受到抑制,学习缺乏兴趣。教师提问,举手者寥寥无几,叫起来回答问题,表达能力差。这样的课堂教学好似一潭死水,教学效率极其低下,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

近几年来,随着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逐渐完善,多媒体走进课堂。我在总结他人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尝试将集形、声、光于一体的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图像的翻滚、闪烁、重合、定格、色彩变化及声响、动画效果的使用,引发学生学习注意,整个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大胆发言,互相讨论方法,求知欲旺盛,当堂解决问题的效率高了。实践证明,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促进教师的“教”,推动学生的“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组织教学轻松自如。通过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多媒体的使用,无论对教师还是对学生既是机遇更是挑战。有效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使课堂更高效,教师在教学中轻松落实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二、多媒体在有效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充分合理应用显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教师摆脱单纯口授,或“粉笔、黑板”的传统模式。采用现代多媒体进行教学,形象、生动、直观,教学信息量大,教学内容表现力强,不受时空限制,使课堂教学形式焕然一新,优化教育传播过程,提高教学质量。

1.多情景激发兴趣,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课堂教学实践表明学生有兴趣的时候,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异常活跃,学习没有心理压力,能发挥潜在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从而突出学生主体作用。心理学理论认为:“兴趣作为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强大表现功能,展示事物的现象和本职特征与内在联系,主动直观地将教学信息再现于学生感官,营造出最佳情景氛围,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信息。如上“人的呼吸”一课,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时,传统教学方法是对照挂图或者模型讲解,学生感受不深。而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大型投影屏上将“人体呼吸系统模式图”和拍摄到的呼吸系统内部真实情形的实景录像同时演示,将学生带到从人体器官内部直接观察的新奇世界,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浓厚学习兴趣和强烈求知欲望。学生在愉快的情景中获得知识,感受更深刻,记忆更牢固。

2.多感官协同参与,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现代心理学实验证明,学习同一份资料让学生只听三遍能记住65%,如果让学生只看三遍则能记住70%,如果听觉和视觉并用三遍则能记住90%。说明眼耳并用,视听结合学习效果是最好的。科学教学特色就是形象、生动、直观地展示大自然的各种现象与过程。电脑多媒体技术集图像、文字、声音及动画于一体,使学生多种感官同步受到强化刺激,视觉和听觉器官协同作用,更符合学生学习与认识事物的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和应用,有效增进记忆,提高学习效率。电脑多媒体技术出色的交互性能,使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动眼、动耳相结合,全方位调动学生多感官参与学习,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促进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与运用,优化课堂结构取得较好的效果。

3.多样化的课堂形式,有利于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应用既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又能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发展学生(情感值)等非智力因素(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态度和意志等)。因为既有教师的精讲启发,又有现代化多媒体适时、适量参与;既有学生质疑、讨论、实践的机会,又有起到强化、反馈、矫正作用的形成性练习。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学单调呆板的教学形式,强化师生双边活动,充分体现学生主体作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大脑功能,提高注意力。单调的刺激容易引起大脑的疲劳、思维困乏,而多种感官的刺激效果、丰富多彩的直观形式可直接引起学生感知兴趣,激发学生动机,并使大脑不同功能区交替活动,产生积极学习情绪兴趣、动机、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综合效应,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提高。

三、多媒体在优组教法中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教学手段与形式发生根本性变化,若教学方法不协调,不能很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则严重影响教学效果。如果教师单纯利用大量教学媒体进行成堆宣讲,则成了新形势下的“满堂灌”而一味追求“直观效果”,限制学生想象思考空间,阻碍抽象思维发展。因此,只有现代教学手段同旧的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才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教师始终是课堂教学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任何现代化教学手段只有通过教师适量、适时、正确地使用多媒体与科学方法紧密结合形成最佳教学设计,才能如虎添翼、锦上添花。因此,教师应积极应用现代化教育技术,促进教学方法现代化改革与优化,进而实现现代化课堂教学进程,提高教学质量。

多媒体技术可以图、文、声、色、光并茂,形象鲜明,呈现迅速,感染力强,打破时空限制,进一发掘学生多种感官的最大潜能,加速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接受和记忆过程。所以课堂上老师提供的信息容量较大,学生也能充分愉快地接受。学生经过图、文、声、色、光的共同刺激,各种感官都处于最佳状态,节省平常课堂上仪器搬来搬去的麻烦,免去下课之后沾一身粉笔末的尴尬。从而使教学结构更合理,使学生在娱乐中“消化、吸收”学科知识,提高教学效率。多媒体应与传统教法优化组合,发挥各自优势,弥补各自局限性,力争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总之,我们要从课堂有效教学出发,从学生自身发展出发,合理运用各种教学手段,科学安排教学结构,才能发挥出新课程理念在常态下的指导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育人质量。巧妙发挥多媒体教学优势,增强课堂教学魅力,为真正实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效益提供正能量。

猜你喜欢
有效教学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大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策略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