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过程考核,提高《电子技术》课程课堂教学效率

2015-09-10 09:01马艳阳
考试周刊 2015年49期
关键词:过程考核教学观念电子技术

马艳阳

摘 要: 分析目前《电子技术》课程在高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加强过程考核,以强化《电子技术》课程学习效果。

关键词: 教学观念 学习效果 过程考核

《电子技术》课程是高职院校电类专业必修的一门职业基础课,学好《电子技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分析方法,才能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及职业生涯打下良好基础。由于要满足教育大众化需求,因此近年来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加之《电子技术》课程涉及的理论知识较为抽象,基本知识点又相当多,对实践操作的要求比较高,因而导致《电子技术》课程在实际教学和期末考核中学生两极分化十分严重,严重偏离正态分布规律,为解决这一瓶颈性问题,我们在多年教学过程中,不断进行教学改革与教学管理尝试,逐渐摸索出一些经验,取得一定的教学效果。

1.《电子技术》课程在教学中遇到的突出问题

1.1生源质量参差不齐,单一标准难以满足大多数学生的需求。

目前高职院校不断扩招,生源参差不齐,有统招的、自主招生的、由职业中学升上来的,另外有由“2+3”高职模式(即5年制高职,2年基础教育,3年分专业教育)升上来的学生。统招生素质相对较高,学习能力较强一些,自主招生来的学生基础较差,由职业中学升上来的学生动手能力相对较强,但理解能力较差,由“2+3”高职模式升上来的学生组织纪律观念较弱,自主能动性较弱。不同教育背景下学生组成一个班级,如果按统一标准要求所有学生,则只能有个别学生达标。

1.2信息时代大多数学生都是“手机控”。

现在手机更新换代速度极快,智能手机功能强大,学生是人手一“机”,加至校园建设日趋完善,无线网络覆盖校园的各个角落,从学校层面出发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了极大方便,但同时为学生上网聊天、看电影、打游戏提供了便利。教学过程中很多学生是“机”不离手,每隔几秒就要瞄一下手机,更有甚者是“全程监控”手机,根本无心听讲。

1.3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轻装上阵”,不带一片纸,不带一支笔,更有甚者连课本也不带,理论课不听讲,习题讨论课不练习不参与,实验课不动手不思考,作业不完成,提问什么都不知道,课堂上老师放任不管良心上过不去,如果管则又没效果。

1.4个别学生学习拔尖,表现出的是“吃不饱”。

高职院校学生有一部分是由于偏科生才导致未升本的,这些学生如果选对自己喜欢的专业,往往表现出学习能力特别强,理论实践学的都很好,但老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大多数学生的掌握情况安排教学,因此表现出这些学生学习特别拔尖,作业、实验要求满足不了这类学生的需求。

2.转变教学理念,强化教学效果

针对学生现状及实际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做了大胆改革与尝试,取得了一定成效。

2.1因材施教,开展分层次教学。

《电子技术》一般在大一第二学期开设,这时学生进入高职学校学习已有半年时间了,对自己所学专业、自己实际学习情况、今后就业目标等已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因此,我们可以顺势利导,给学生提前讲解《电子技术》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地位、作用、与前导课及后继课的关系,课程的基本要求、高层次要求等,将课程学习与考核分为2~3个层次,如基本层次、创新层次等。基本层次只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最基本的应知应会内容,考核内容相对简单,而创新层次针对学习积极性高、学习基础好、有创新精神的学生,在理论与实践方面提出较高要求,给学生提供更多机会让学生参加相关竞赛与创新活动等。参考学生《高等数学》、《电路分析》课程学习成绩及学生个人意愿对学生进行分层次,不过实施起来需要其他课程配合与学院支持。

2.2进行项目化教学改革,实施信息化教学。

将课程内容融入具体项目中,进行理实一体的项目化教学改革,同时加大网络课程建设力度,实行实地教学信息化,课程辅导网络化,提升学习效率。

2.3制订形成性考核方案,注重过程考核。

我们对电子技术课程采取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70%,期末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的考核办法,制订详尽的形成性考核方案,将作业、考勤、课堂表现、课堂小考等与平时成绩切实挂钩,每次实验快结束时都进行抽考,使学生始终处于备考状态,每个项目学完都进行项目评价,让学生及时查漏补缺,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既有效克服学生大面积挂科的现象,又在学习过程中对学生进行职业素养训练,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4积极组织课外兴趣活动。

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兴趣活动,如鼓励学生加入大学生电子协会、机器人协会等,组织学生参加院级电子产品制作大赛、电子设计竞赛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3.结语

对高职学生采取一刀切的教学考核方法很难实现教学初衷,只有结合实际,更新教学观念,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与考核方法,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使学生在良好氛围下获得知识与能力。我们通过几轮教学改革试点,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希望为以后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参考文献:

[1]徐国庆.职业教育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12-1(第一版).

[2]马庆发.中国职业教育研究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4-1(第一版).

[3]尹航.技工院校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中国包装科技博览,2012(16):174.

[4]刘春兰,钟睿.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科教导刊,2014(11):111-112.

猜你喜欢
过程考核教学观念电子技术
提高高校声乐教学形式与方法探析
高校思政课考查科目考核方式改革初探
微课在电子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EDA计算机仿真技术在“电子技术”教学的应用研究
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运用
基于电子化发展下的医疗设备维修方式的发展新要求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