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实验教改的思路与对策

2015-09-10 07:22魏爱华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物理实验思路现状

魏爱华

摘 要: 针对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缺乏对实验功能的认识、缺乏对实验目的要求、缺乏对实验教学的有序组织等问题,文章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重视实验课程的开设,打破传统教学模式,改变观念,主动积极地为开设实验课创造条件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物理实验 现状 思路 对策

一、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一)缺乏对实验功能的认识

现行的很多演示实验,教师只是大体做一下,几下就做完,学生还没有看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实验就结束了,没有充分发挥出演示实验的具体功效。学生对演示实验感到好奇,想亲自操作仪器去实践,教师却害怕损坏仪器,要承担责任,又没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以致师生产生抵触情绪,演示实验纯粹的演变成为走过场,根本谈不上实验效果。

(二)缺乏对实验目的的要求。

教师对实验课的意义没有充分的认识,对实验的目的要求也不明确,特别是对每一个实验的具体目的要求缺乏认真细致的考虑,因而对学生的指导和要求心中无数;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实验素养方面也没有统一规格的要求;对学生实验预习的要求不明确、不严格、缺乏相应的指导和必要的检查,甚至流于形式;没有建立实验的复习、考核制度,更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没有有计划地积累必要的实验资料。

(三)缺乏对实验教学的有序组织。

在组织方面,一个小组有很多人,组员中只有极个别是真正地在动手做试验,其余人大多数时间都处于围观的状态,仿佛一个局外人置身事外。这种情况下基础较差的学生,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局面,对于不自觉的学生来说就谈不上独立思考和实验技能的训练,严重影响实验教学质量。

二、原因分析

(一)客观条件。

教育经费的不足严重制约着实验课的开展,普通中学实验仪器的配备非常令人头疼。根据国家相关要求,每个学校物理、生物、化学在实验仪器的配备上折合成人民币高达7万元之多,这对于教育经费本就紧张的普通中学而言,实在是一个庞大的数目。更何况,实验仪器配备是一个更新换代的过程,有仪器设备常识的人都知道,所有设备包括实验仪器都是有损耗的,因此,校方要不断引进器材,随着设备的更新换代和正常损耗配备仪器,这与缺乏教学经费相冲突,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校物理实验课的正常开设。

(二)主观条件。

1.传统的应试教育极大地禁锢了实验课程的开设。多少年来,在我国的教育历史上,都没有进行过对实验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即使偶有实验考试,也只是作为一个可有可无的不计入总分的“表演”项目,无论中考还是高考,关于实验的内容都是出现在普通理论的考试试卷中,用笔试的形式体现,并没有真正到实验室中考核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基本掌握情况,直接导致目前教学中“只在书面上讲实验”而没有“真正到实验室中做实验”的现象。

2.应试教育重成绩,过分看重考分。老师把实验讲得滚瓜烂熟,学生死记硬背实验的器材、过程、现象和结果,没有动手展开操作,不能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学校考察一个学生,主要是看考试的成绩,对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来的动手能力并不关注,学生对待实验课也没有足够充分的重视,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素质教育中实验课程的开展。这个问题不仅是实验课程所遇到的问题,更是我国应试教育下所有其他非考试科目都面临的问题,学生只重视考卷成绩,而忽略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3.缺乏专业的实验教师。很多时候代课老师和实验老师是同一个人,繁重的教学任务本就使代课老师焦头烂额,更无暇顾及实验教学。实验教学从一开始定位上就被置于一个从属、次要的地位,必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广泛开展更是无从谈起。

三、改善的具体思路和对策

(一)重视实验课程在中学中的开设,打破就有的传统教学模式。

1.条件好的学校同条件差的学校建立同盟关系,从纵向上实现联合,展开帮助和援助,从而弥补客观条件上的不足,为实验课的开设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同时,建立其横向的兄弟联谊关系,条件差的学校之间保持密切联系,定期开展不同学校之间物理教学组之间的集会,关于物理实验的教学,共同展开探讨,共同研究如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达到预期效果。

2.与当地的工业企业建立联系,建成学生的实习基地。学校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有秩序、有目的地到一线生产车间进行参观,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流程,聘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在实验课中担任辅导员,定期为学生讲解相关的物理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使学生充分认识到物理知识实践作用和指导意义,加强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培养学生重实验、重操作的良好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眼界,系统地把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紧密结合起来。

(二)改变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主动积极地为开设实验课创造条件。

1.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对物理实验课程的看法,尽可能地将演示实验改为分组实验。并且要仔细地让每个学生看到每一个步骤,鼓励学生亲自参与,亲自操作仪器。这种实验,既可以在课堂上做,又可以利用课余时间做,它同课外实验的最主要区别就是由教师亲自操作,学生在其中起辅助作用。这种延伸下的演示实验,弥补了传统课堂演示实验的不足,解决了课外实验浓度不高的缺陷,提高了学生对课外实验的兴趣,在发挥指导教师主动性的同时,增长了学生的物理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在具体的理论性强操作性高的实验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充分演示,分解每一个步骤,让学生既了解实验的每一个细节,又掌握理论性的知识。

例如,在讲解“平抛物体的运动”时,教师应充分发挥演示实验的作用,通过“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掌握研究曲线运动的基本方法。利用合成与分解的知识将平抛运动分解为水平的匀速运动及竖直的自由落体运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详细认真的演示实验使学生对物体运动的等时性及物体做平抛运动的受力情况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2.在实验课堂上,让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变众人围观为人人参与。由于分组的不合理,导致在实验课堂上,经常出现一个人忙得团团转,其他人却都在四周围观的景象,学生实验若学生没有亲自参与就失去了它原本的意义。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并明确每个人的职责,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总之,物理教学一定要改变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验操作的倾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培养他们亲自动手求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实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在实践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积极创新、不断开拓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璞扬.中学物理教学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建新.物理教学中渗透方法教育的实践[J].宁德师专学报,2011.(3).

[3]吕兆成.新课改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教学[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1.(1).

猜你喜欢
物理实验思路现状
不同思路解答
拓展思路 一词多造
换个思路巧填数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思路一变 轻松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