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学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2015-09-10 07:22张春燕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张春燕

摘 要: 情感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能促使学生不断进步。

关键词: 数学教学 情感教育 心理素质

在教学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所以要实施好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教师的作用至关重要。教师要设计积极的教学情境,激励学生的学习,促进学生情感的产生,使课堂充满生机。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挖掘教材内容中潜在的情感因素,实现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

一、数学教师要重视情感教育的作用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情感教育是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包括学生的态度、情感、信念及情绪,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实现学生积极、健康地发展。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潜能的充分发挥。情感教育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能动性,认为认知和情感对学生的发展同等重要。如果说知识教育是在培养学生的技能的话,情感教育则是在塑造一个人的灵魂,它对学生的长远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在教学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情感教育的实施向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若想顺利地开展情感教育,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一方面教师要有广博的知识和专业能力,另一方面教师要对教学充满热情,具备耐心,有一颗热爱学生的心,只有这样才能激起学生情感的共鸣。

数学课就像是一块情感的绿洲,教师只有在教学中倾注自己的情感,才能使这块绿洲充满生机活力。认识到了情感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就要重视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有效渗透情感教育。首先要做到的是提高数学教师的自身情感修养。数学教师除了要熟悉学科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外,还要努力学习文学艺术、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知识,了解青少年儿童的心理特点和成长规律,虚心向他人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情感。教师要善于与学生和家长交流,及时掌握学生的成长情况,为情感教育的有效进行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二、数学教学过程中情感教育的实施

数学教学过程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信息交流的过程,而且是双方情感交流的过程。教师通过采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激励学生,能顺利地实施情感教育。

1.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数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采用各种教学方法在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启发式教学、任务驱动式教学、情境式教学和计算机辅助教学等。利用各种教学方法,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产生相应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可以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进而主动追求知识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指导作用,启发学生解决问题,鼓励学生在面对挫折时要迎难而上,刻苦钻研。教师还要注意因材施教,使学习水平不同的同学都能取得进步,增强信心。在提问和讨论时教师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站起来发言、展示自我的机会,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应变能力。教师还要注意学生的反馈,多与学生交流,及时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同时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多地熟悉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用途,同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使其学会知识的迁移,保持学习热情。

2.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在情感教育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教师首先要热爱和尊重学生,对学生关心爱护,在学生遇到困难时,要及时予以指导和帮助。只有真诚地关爱学生,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亲切感,进而形成愉快的心境和良好的情感。

其次,教师要以身作则,起到示范作用,成为学生的榜样。在教学中,通过富有亲和力的表现,让学生对教师产生良好的印象,使学生感到教师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这对于学生良好情感的形成有重要作用。

最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书育人的目标。教师要善于提高自己的教学技巧,充分利用数学教材的德育因素,逐渐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和心理素质。教师通过长期的言传身教,使学生实现了思想上的升华,同时也得到了学生的认同和尊敬,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3.适时地激励学生

数学教师要相信和尊重每一位学生。有些学生一时学习成绩不理想,教师要给予指导,帮助他们找到问题的原因,对症下药,鼓励他们认真学习,提高学习成绩。对一些感到孤独,有自卑感的同学,教师要用关爱帮助他们走出内心的阴影,重新点燃他们的自信。对于学生取得的每一次进步,教师要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即使某些同学犯了错误,教师在批评的同时也要找出犯错的原因,对学生进行耐心的引导,防止他们再犯类似的错误。

在课堂上,数学教师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教学中要体现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理情绪,有助于学生优化学习效果。教师还要巧用语言激励的作用,课堂上,教师每一句鼓励的话语,每一个肯定的眼神,每一次满意的微笑,都会使学生感到亲切、温暖,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所以,激励表扬的形式能满足学生的心理要求,使他们的个性得到尊重和发展。

三、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拓展训练

在课堂上开展有趣的训练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的有益补充,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同时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良好途径。

开展趣味性强的课堂活动,如猜数学名词、讲数学故事、智力竞赛等,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到知识,取得进步,同时增进学生的学习自信,使他们在合作交流中体验到参与的快乐或成功的喜悦,有利于学生调整心态,舒畅心情。对于学生所取得的成绩和新的发现,教师要给予鼓励,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活跃的课堂活动,学生的情感被有效调动起来,培养了他们多方面的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持续健康发展。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要与学生建立亦师亦友的良好师生关系,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和自己的教学艺术,让课堂变得生动,使学生形成丰富的情感和积极的态度,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

在数学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能对教学活动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数学教师要让知识插上了情感的翅膀,使学习过程变得富有趣味和魅力,这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而且是21世纪人才培养的需要。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情感教育数学教学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激发学习兴趣,培育心理素质
论新闻记者的心理素质与写作思维
开展“解烦恼”活动提高青少年心理素质
学习毛泽东的作战指导心理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