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教学质量

2015-09-10 07:22陈丽兰黄国敏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职业能力管理体系

陈丽兰 黄国敏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结合北海职业学院学生英语基础水平现状,从英语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生源现状、师资队伍等方面,对目前存在的英语课程教学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职业能力 管理体系 教学质量管理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是培养具有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1],高职教育的教学中心在于职业性。高职公共英语课程教学必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和培养研究型人才的模式,做到以就业为中心,紧贴学生需求,围绕相关行业的需求,在夯实语言基础的同时,强化应用能力特别是处理日常和业务的能力。以往我院高职公共英语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均采用普通高校的管理方式,以笔试考核成绩作为评定学生英语水平的唯一手段。另外,很多学生存在基础知识薄弱,英语学习兴趣普遍不高,学习方法被动、机械,自主学习能力差等问题,多数学生反映自己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没有明显提高。这些问题已经严重阻碍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积极探索构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管理体系,解决高职英语课程改革中存在的相关问题。

一、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当前我院高职学生的状况。

1.高职院校学生入校时的英语素质相对较低。我院招收的学生多半是英语水平整体较低的学生,他们以往的英语学习经历、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水平各不相同,具体表现为基础不扎实,词汇量小,阅读能力不强,听说能力比较薄弱。面对这样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的群体,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普遍感觉在教材选择、课程设计、教法设计、教学评价等方面众口难调,应用型、实用型的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目标具体实施起来困难重重。

2.学生学习兴趣不足。学生进入高职后,对英语课的学习兴趣不及高中阶段,高中阶段虽然信心不足,兴趣不浓,但为了高考还要憋着一股劲学习;升入高职后一下子放松了,学习英语没有了目标,甚至有的学生认为英语“无用”,只要能通过考试,顺利毕业,就万事大吉。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职英语教学改革带来了难度和挑战。在客观方面,由于学生受到社会对高职院校定位较低观念的影响,普遍缺乏积极的学习动机和信心[2]。高职教育虽被定位为对高等教育的有益和重要补充,但事实上,人们对它不甚了解,被社会偏见视作普通高等教育的附庸,认为高职教育就是专科,而且是排在一般专科院校之后的“三流”专科,是其他学校实在挤不进去的那些实质上的高考落榜生不得已的选择。这样的社会认同造成高职院校学生的自卑感,要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甚是艰难。

(二)高职英语任课教师的状况。

1.当前英语教师队伍的教育观念。我院是由中等师范学校升格而成的,英语教学大多沿用传统的学科教学模式,即继续使用传统的“灌输法”进行教学。由于英语教师对高职教育的特殊性认识不足,对现代教育观念还存在认识上的错位和偏差,导致教学与现实脱离的现象不在少数。同时,高校扩招使得英语教师的工作量普遍“超标”,繁重的教学任务使他们缺少时间和机会外出进修或参加交流,更没有足够的精力关注教育教学理论和科研发展新动向,这些因素制约着英语教师的专业成长,进而影响着英语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教学手段、方法不够鲜活。从现实情况来看,由于扩招,造成学校师资力量的短缺和教学设备的不足,使得教师无法兼顾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只能照本宣科。现行的英语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统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学习,练习语言技能的机会很少,没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更没有调动学生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教学方法只侧重写作和阅读,忽略听说练习,整个教学过程枯燥,过分强调学生死记硬背单词、短语和各种语法规则。这种重语言知识轻语言运用的教学模式导致学生学习方法被动、机械,对自己的学习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3]。

(三)教材缺乏针对性,教学内容创新不足。

教材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是教学内容的主要承载体。一直以来,我院都采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其在生活化方面是比较全面的,但在高职教育应突出“职业”、“专业技术”的特点,满足不同专业学生就业的需求方面,这些教材就显得力不从心。现行的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只能用来提高学生的基础英语水平,对所学专业的英语技能提升帮助不大。

(四)教学评价主体、形式和内容单一。

课堂教学评价的对象是课堂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及教学过程实施等诸多要素构成的。但在目前高职公共英语教学评价中,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只是依靠老师的主观印象,主要采用考试、测验的方式进行,无论是在评价主体、评价形式或是评价内容方面都显得过于单一,在很大程度上存在考试作为教学最终目的现象。

二、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管理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是体系构建的理念。

2002年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明确指出,高职高专的英语课程教学应以“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但现实教学中,高职英语是公共必修课程,每周4课时的教学难以达到按学科体系的语言训练要求,课程开设的部门主张增加课时或至少保持每周4课时;但是对于专业学习而言,两年半的时间是非常紧张的,所有的理论学习以“实用和够用”为度,安排两年每周4课时的高职英语相对专业课时比例太大,组织教学的部门则主张削减课时。在接受新世纪教改工程“基于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课题项目研究后,学院针对这一缺乏统筹和统一管理的情况,积极与开课部门和教学部门进行沟通和协调,自上而下形成了“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英语教学必须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的理念,明确了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对于高职英语教学应针对专业建设的需求,确定了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内容,采取了以职业能力为特色的培养模式。

(二)在英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转变学与教的观念。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必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主动性、自主性,真实实现学生对知识的自我构建。教师指导学生制订个人学习计划,并在计划的实施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碰到的各种困难。计划的制订应考虑个人学习目的、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等因素,制订的计划要做到尽量详细,包括具体时间和学习内容等,且操作性强,从中学生学会了自我决策、自我管理,从而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

2.创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学习不是一个被动吸收、反复练习和强化记忆的过程,而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4]。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语音室使用语音设备、听力材料,观看与专业相关联的视频,或是进行一对一的听和说练习等。另一方面可以迁移到不同于教室环境的专业实训室进行岗位和业务接待练习,如营销与策划专业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迁移到营销与策划专业实训室上课;轮机工程技术专业的学生把专业见习和轮机英语学习有效结合,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情景英语的学习。此外,学院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学院、区级的英语演讲、英语翻译及大学生英语戏剧节等各类比赛,旨在营造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

3.转变教师教育观念。对于教师,其首先要处理好传授基础知识与培养实用职业能力的关系。英语教学必须由以语言点的讲授为主转变为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中心;教师的地位应该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实践能力的指导者和质量监控者。其次,正确处理好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之间的关系。传统的灌输式英语教学表现为重读译、轻听说,重视接受性技能训练、轻视表达性技能培养。英语教师应该突破传统的教学思路,将读、译教学的最终目标放在培养阅读业务资料及有关应用能力上,把听、说训练提到教学的重要地位上。最后,处理好教学与考试的关系。考试本身作为一种检测学生学业成绩的手段,其目的是反馈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检测教师教学活动效果。因此,必须正确处理考试和教学的关系,回归考试的本来目的,防止将应付考试作为教学的最终目的。

(三)课程体系是职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的核心。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需求为培养目标的高职教育改革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高职英语职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是高职英语教育改革的重点工作。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加强英语教育与行业的衔接.我院尝试在轮机、物流管理和营销与策划三个专业的英语课时上作调整,把第一、二年每周4课时的“4+4”模式调整为“4+2”或“3+2”模式,有效地减少了教师的超课时问题。教材方面,将高职英语与行业相结合,由教师编撰以职业能力为特色的讲义,充分利用课堂教学、实训场所、校外实训基地等平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与行业接轨的教学讲义有《轮机英语》、《物流英语》及《营销与策划英语》等,这样的课程体系设置充分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办学理念,也体现了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实际、以培养社会需要的实用型人才为目标的特点。

(四)建立与职业能力教育相适应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

科学的教学检测和评定可以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有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学习情况,改进学习方法。在实施职业能力教育的过程中,建立和完善新的英语能力评定机制是关键。

1.形成量化的评定方法。建立合理的成绩评定比例:学期总评成绩100%=期末成绩60%+平时成绩40%(作业+学习态度各20%,学习态度:刻苦学习、主动提问、踊跃发言、积极建议、参加竞赛活动、出勤等)。例如:某学生的期末卷面70分;作业全面但质量不高;学习态度表现为参加了口语测试、演讲、朗读、抢答、翻译等活动但有缺勤,那么其学期总评成绩为:期末成绩42(60%×70),作业16(20%×80),学习态度16(20%×80),总计:42+16+16=74。这种评定机制切实做到了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全程监测,使教育方法与科学的评定机制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2.形成实效性的课堂教学评价制度。课堂教学评价的核心要素是师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活动及变化,尤其是学生这一学习主体的活动最重要。因此,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学生参与等演讲、朗读、抢答、翻译等活动,进行即时有效的评定,并在学习态度的评分中加分并记录,这是对学生自主学习的肯定,也是构建有效的课程评价的方法。

3.形成职业能力检测的结果评价。结果评价是对学生一段时间学习结果与表现作出的判断,是教师获取总反馈信息的过程,为教师新的教学起点和教学目标的确定提供比较真实、科学的依据。在现行的高职英语考试多以听力加笔试方式进行的基础上,增加口语表达的能力检测项目,在考核设计中做到既侧重听说能力又强调应用行业英语的基本知识,能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成为检验职业能力高低的试金石。

总之,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管理体系是实现高职课堂教学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直接影响着高职英语教育教学的方式和学生学习的方式。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应该强化教学过程管理,实际包括对人的管理、对环境的管理和对实施过程的管理三个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较长时间地探索。不同专业都制定与职业能力相适应的高职英语教学全过程管理的基本流程,建立相应的课程要求和考核标准,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教学管理程序文件,严格执行管理流程和考核要求,才能提高高职英语课程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郭扬.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背景下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

[2]尹利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现存的问题和出路探析.考试周刊,2010(18).

[3]姜凌琳.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问题及策略[J].才智,2011(9).

[4]张彦玲.轮高职高专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

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基于与专业课程体系相适应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职业能力管理体系
对质量管理体系不符合项整改的理解与实施
基于KPI的绩效管理体系应用研究
当代经济管理体系中的会计与统计分析
控制系统价格管理体系探索与实践
可靠性管理体系创建与实践
构建“四点一线”的项目预算管理体系
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状、探索与实践
高职学生个性特征及职业能力调查与分析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民办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