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教学中名言警句的处理

2015-09-10 07:22张明强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教学

张明强

摘 要: 新课程到底怎么教,怎样才能适应新课改,已成为政治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而教学互动不但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教学内容,而且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探究知识的愿望,启迪学生思维,有积极意义。思想品德教学中名言警句的运用尽可能做到言有尽而意无穷,发人深省,耐人寻味,使学生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思想品德教学 名言警句 有效教学

高中思想政治教材所引用的名言,主要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言论,还有少量中外政治家、哲学家、科学家的言论。这些名言有的是他们对宇宙自然的深刻体悟,有的是对人生世界的思考认识,有的是治理国家的独到见解,有的是对人伦天理的创造性理解和阐述。名言警句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文中既可作为论点,又可作为论据,有的是为了印证教材的观点,支撑课文的论点;有的是加强教材观点和原理的论证,提高教材的可信度,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有的是为了对教材观点有所引申,扩展和丰富教材的内容,增加课文的容量和信息量;有的是活跃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材中的名言有机地拓展了课文内容,弥补了正文表达的不足,将教材中的知识点有机联系起来,在一定程度上强化教师的教学。

一、揭示观点,加深理解

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和处世,绝大部分名言警句可以说都与之契合,直接揭示课文的基本观点,将深刻抽象的哲理内涵既规范又通俗地表达出来,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如在哲学生活第六课《求索真理的过程》“人得认识从何而来”课题中,讲到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时,为了便于学生理解,并加深印象,教材运用陆游的一句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任何正确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出真知。另外在《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课题中,为了点明真理的客观性,教材引用实用主义者詹姆士的“有用的观念就是真理”让学生分析詹姆士关于真理的说法错在哪里?在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中,什么样的结论能够成为真理?从而使学生明白真理具有客观性,进而得出“真理面前人人平等”。而这些名言警句多为学生熟知,因此更能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文的基本观点。

二、印证观点,深化认识

正确运用思想品德新教材中的名言警句,对学生理解课本知识将起到关键作用。如《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课题中,有荀子的名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使学生认识到学习中积累的重要性,只有把量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质变,使学生认识到知识的无限性,学习要永不满足。在文化生活第五课《文化创新》中用朱熹的名言:“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使学生深刻认识到离开社会实践,文化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人们就不会做出有价值的文化创造。在《文化创新的途径》中的林则徐的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使学生明确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在发展本民族文化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这些名言警句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髓,具有广泛的认可度和实践基础。通过运用这些名言警句,可以使教材观点得以强化,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何乐而不为呢?

三、活跃氛围,激活课堂

名言警句如同诗词,朗朗上口,恰当地运用好它们,具有很好的调节气氛的作用,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1.利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要上好思品课,除了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提高自身的教学艺术外,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一般的政治课要么以提问开课,要么直接进入,纯粹的理论阐释或逻辑演绎会扼杀这门学科的活力,而名言警句的运用,则可以使学生感受到:课本的要求并非是枯草无味的教条,而是前人在实践中遇到的对生活和生命的感悟,是一种实在在的体验,这就使学生产生一种真实感和实用感。因此运用名言警句导入新课,是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一种有效方法。比如在完成课本《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时,可以利用课本中鲁迅名言“唯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直接导入下一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因为中国要进步就需要民魂,所以要薪火相传,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这样的引入非常自然和谐,能够使我们的课堂充满生活气息,极容易让学生体验到生活和生命的乐趣,充分挖掘生活素材,引领学生产生某种体验、理解思想“碰撞”,让这些“碰撞”擦出创新的火花。改变过去教师独占课堂、学生被动接受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促成课堂互动教学的出现。

2.利用名言警句概括主题。一些名言警句本身是课本内容的演绎、归纳、解释、论证的结果,因此可作为相关内容的主题,而且这种概括自然有力,言简意赅,有画龙点睛的效果。比如在第十课《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的“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课题时有一则相关连接:常明捡到一个内装存折、身份证、驾驶证等物品的钱包,多次打电话向失主索要好处费,并且说,不给好处费就将所捡物品丢掉。失主将好处费给常明后说:“拾金不昧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你不应该收好处费。”常明说:“我归还你丢掉的东西,应该收取相应的报酬。”这篇短文的主题是说青少年如何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反映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在告别传统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常常遭遇思想道德上的“两难选择”,如何正视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呢?这就需要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浅显易懂地概括它的主题,使学生在生活情景中深刻领会思想道德修养对个人成长产生的巨大影响。

3.利用名言警句指导学生的实际行动。利用课本现有的名言警句,让学生写体会、讨论、辩论和感受,在实践中将他们作为人生信条和座右铭,用以指导自己的实际行动。此外,平时鼓励他们多收集,多交流,共同鉴赏,以发挥群体效应和积极导向作用。还可以运用名言警句从不同角度说明同一个道理,增强说理效果。如讲解如何运用矛盾主次方面分析问题时,可以借用:“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说明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同学、老师、家长和自己。然后让学生分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如一个学生的优点是主要的,但缺点在所难免,不能求全责备。要宽容待人,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缺点而否认它的优点。只有这样客观地看待和评价一个人,才能处理好同学、老师、家长之间的关系,达到团结和谐的目的。

总之,用好名言警句,既能上好思想品德课,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和哲学精神,使学生受益无穷,促使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美]Anita Woolfolk.教育心理学.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美]RonaldL.Partin.教师课堂实用手册.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3]高宏群.教育智慧200则.郑州大学出版社.

猜你喜欢
思想品德教学有效教学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初中音乐课堂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走进农村课堂 实施有效教学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如何提高学生思品课学习内驱动力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