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2015-09-10 21:51刘耀彬
考试周刊 2015年26期
关键词:培养方法学习兴趣

刘耀彬

摘 要: 初中生物教学要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首先要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通过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学习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从学习需要出发选定一个合适的诱因,鼓励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状态,从而使潜在的学习需要发展为活动状态。

关键词: 初中生数学 学习兴趣 培养方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生物教师,我们应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对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他们的求知欲。同时,教师应大胆创新,采用独特而生动的教学方式优化教学效果,老师的创新行为对学生而言同样有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对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在每节课的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培养他们用眼观察自然、用手改造世界,用脑思考未来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逐步提高他们动手动脑探索自然科学知识的能力,从而达到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所以探究活动课中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是关键,也是进行探究活动的第一步。只有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才能真正激发起学生强烈的追根求源的欲望,才能真正积极主动地让学生参与到探究活动中。所以教师应精心创设探究活动课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情进入到学习情境中,才能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充分考虑到以下三点:一是要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生物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及认知水平;二是要将探究活动课的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紧密联系起来;三是要考虑到问题的难易程度,尽量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活动过程中。所以问题的设计不能过于简单,问题太容易了学生会失去探究欲望;问题也不能太复杂,太复杂了又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例如:在探究《细胞的吸水与失水》时,列举了下面三个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现象。(1)干黄豆与用水浸泡过的黄豆有什么不同?(2)吃西红柿沙拉时,吃完后盘子里的水为什么多了?(3)在腌制黄瓜时,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联系学科知识和生活经验,并通过仔细观察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二、和谐的师生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

培养学习生物的兴趣是学生学好生物课程的前提。没有兴趣,再好的教学条件也起不到作用,只有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促使学生具备探索科学的品质,也才能让老师喜爱,学生尊重。例如:讲授《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教学内容,课前鼓励学生通过网络资源收集有关“DNA和蛋白质究竟谁才是遗传物质”的问题。这个课前实践性活动,大大激发了学生参与探究和重温前人的实验研究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这样的科学事实:生物学家艾弗里通过实验证明了DNA是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然而,他在实验中还发现决定遗传物质DNA中,依然存在蛋白质。新的疑问产生了,到底是哪个起遗传作用?大量实验证明: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核酸,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学生通过课堂探究,最终找到了决定遗传物质的是DNA的科学依据。这个教学过程,拉近了师生间的情感。新课改下的师生关系是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生物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老师循循善诱之下逐渐步入生物知识学习的殿堂。又如:《关注自己的健康》,教学中我结合课文内容,制作危害人体健康的毒品的图片:可卡因、冰毒、大麻、鸦片、海洛因、摇头丸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毒品为人类带来的危害,谈谈如何看待健康问题。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已有的社会经验,对毒品如何危害人类健康的事实进行交流,通过交流共享,学生就能懂得健康对人体的重要性,启发学生对生命的珍爱。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还可以通过让学生分组讨论、知识竞赛,加强与学生的联系,扮演答疑解惑者、鼓励者、表扬者的角色,耐心指导、细心劝诱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探索,从而增强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亲切感。

三、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为一门自然科学,让学生通过春游或者秋游的机会接触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很有必要。生物学的知识来源于大自然,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自己学会观察自然界的生物,对生物进行分类,制作简单的动植物标本,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和发现的生物规律拿到课堂上交流和讨论,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求知欲望。我们应该尽量创造条件让学生走进大自然,多举办一些诸如“生物标本制作大赛”、“我身边的生物趣事”作文大赛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学会独立观察和认真思考,进一步学会通过现象看本质,通过实例看规律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他们将来学习其他自然科学都有很大的帮助,也体现了新课标的素质教育的宗旨。

四、信息技术融入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兴趣

我们的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它与我们生活的联系更紧密,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对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也是如此,信息技术的融入意义重大,对于生物实验教学来说是一次伟大的改革。

例如:在生物教材中为了阐述克隆这一名词的概念,引进了“多莉”的诞生这一实验。讲台上老师很难重现克隆过程,但是只是通过描述又会显得乏味,提不起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在这个时候,信息技术的作用就体现出来。老师们通常会通过网络查找一些相关视频或者模拟克隆的动画进行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对各个步骤进行简要讲解。这样一来,同学们对于克隆就有了较直观的概念,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初中生物的实验教学并不是十分完善的,受条件的限制,我们并不可能复制每一个经典的实验。信息技术在此刻就会发挥出巨大的作用,帮助老师们完成一些并不可能的实验教学任务。教育改革中将这样一些实验内容引进到初中生物教材中,与此同时认可了信息技术与生物实验教学相融合的未来发展途径,因此信息化与生物实验教学相融是与教育改革相协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伍保禄.初中生物课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文理导航.

[2]龙仙源.浅谈初中生物课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猜你喜欢
培养方法学习兴趣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