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5-09-10 07:22王满周
考试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王满周

摘 要: 农村学生怕写作文、老师怕改作文的现象普遍存在,作文训练已严重违背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教学必须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坚持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培养随时记下来的习惯;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厚积而薄发;发现闪光点,激发作文兴趣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走出作文的困境。

关键词: 农村小学 作文教学 现状 对策

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是语文教学的“主干”,但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小学明显偏低,普遍存在“两低”、“两怕”的现象,即作文教学效率低,学生的写作水平低,学生怕写作文,教师怕改作文。这无疑影响素质教育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如何改变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呢?我认为必须从农村小学的实际情况出发,从农村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生活环境出发,依据作文教学的理论规律,探索适合农村小学特点的作文教学。

一、农村小学作文现状

从作文教学的实际看,现状不乐观,学生怕写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像换了个人一样,愁眉苦脸,笑声没了、灵气跑了、个性也逃了,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搜肠刮肚也吐不出两句话来。随着语文课节数的减少,大多数老师把写作文放在周五、周六。结果就出现很多学生不愿意过周末的奇怪现象,经常听到学生唉声叹气地戏说:“周末就是受难日,我的作文怎么编?”再来看看语文老师,周一上交的作文,一个班找不出两三篇像样的,老师一边看作文一边发牢骚:这些作文非常差,简直是胡编乱造,不知所云,真想两下子给撕了。这样一来,师生“两怕”的现象就更严重了。

二、农村小学生作文水平低的原因

农村虽然在发展但相对闭塞,农村小学生接触的事物少,社交能力较弱,可供阅读的书籍匮乏,无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写作习惯,所以他们的作文或词汇缺乏,或文辞不顺,或立意不深,或内容虚假,或干脆抄袭他人的作文……凡此种种,屡见不鲜。

教师在农村学校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一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自身写作理论和写作能力都比较差,在写作课中忽视学生作文的发展规律,谈了很多的写作技巧、写作手法,然而学生对这些高标准的东西却没有兴趣。恰是教师自以为设计得很“完美”的作文训练,限制了青少年的发展,迫使他们背离自己的生活,在被预先设定的框框条条中学着说那些他们不会说也说不好的“合乎逻辑”却严重脱离他们生活实际的假话、空话、套话。一位学生曾对我说:“为了写出有意义的事、为了制造曲折的情节,‘我’必须曾经犯错,然后经过教育,成为一个具有高风亮节的‘伟人’。”可见作文训练严重背离学生的个性发展。

此外,一些语文教师把课本的课文当做语文教学的重点,大多数课堂都在讲解剖析课文内容,没能把课文当做写作范文学习,没能与作文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教师尚且没有这样的意识,学生就更谈不上作文能力的提高了。

三、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走出困境的应对策略

1.写自己熟悉的生活,让学生有话可说。

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知道的人和事容易写得生动而具体,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人或事则难以下笔或出现纰漏。因此,基于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教学,只有立足农村生活,让学生描写自己熟悉的农村的人和事、景和情,才能使作文教学富有生命力,农村世界虽然朴素而简单,但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同样可以描绘出春天的耕耘和秋天的收获,谱写出生活悠扬的旋律。

2.引导学生亲身体验生活,培养随时记下来的习惯。

农村学生有自己的一片生活蓝天,他们随时有机会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播种育苗,爬树采摘,养鸡喂羊,赶牛下田……学生对于自己体验过的东西,写起来才有话可说。但是经常出现这样的问题:本来是曾经体验过的生活,下笔写起来却变成无话可说,或写得空洞无物,这是因为他们没有及时记录下当时的生活情景和自己的独特感受。有句话叫做“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是很有道理的,所以在学生亲身体验生活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他们随时记下来的好习惯。对于记录什么,怎样记录,则应强调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培养学生采用“五官”齐下的记录方法,即全面调动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来感受生活中的人和事、景和情,再加上自己的所思所感,这样做能获得丰富的写作素材,避免作文牵强附会,虚有躯壳。作文材料一旦充实,入情入理,就有可能成为妙文。

3.指导学生广泛阅读,厚积而薄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引导学生多读书、多积累,重视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在实践中领悟文化内涵和语文应用规律。”广泛的阅读对写作有巨大的促进作用,通过广泛阅读,学生拓展社会见闻,扩大知识面,增加词汇量,发散写作思路。随着阅读数量的增加,阅读质量的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就会不断提高。“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说明了这个道理。教师可以通过丰富的阅读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定期举办阅读交流会、阅读欣赏课、名篇阅读课,提倡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精读与博览相结合、定向与定量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指导学生选择阅读,鼓励他们多读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使他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享受无尽的阅读乐趣和喜悦。

4.发现闪光点,激发作文兴趣是关键。

学生作文质量不高在农村学校是一个客观的事实,有些作文虽然幼稚,甚至可笑,但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善于发现作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少批评。或是一个用的恰当的词语,或是一句真情实感的话语,或是一段引人入胜的开篇,或是一段精彩细微的描写,或是一段画龙点睛的结尾,都要及时给予肯定,把优秀的地方夸得具体,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好,好在哪里。这样的作文评价既是对学生作文的一次有益的指导,又让学生体验到作文成功的喜悦,还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

总之,农村作文教学存在很多不利和不足之处,教师在看到问题的同时,也要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关心和热爱农村丰富多彩的生活,积累广泛的写作素材,表达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农村语文教师一定要有崇高的职业道德和使命感,捧起一颗爱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让每一颗幼稚的心灵得到真、善、美的陶冶,让孩子们用自己的笔描绘五彩缤纷的世界。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