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问题情境的创设探究

2015-09-10 07:22赵倩倩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赵倩倩

摘要:新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中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笔者从问题情境的创设与高效课堂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了两种问题情境的创设策略,然后根据自身的教学实践,以教科版的《Excel表格数据的处理》一课为例,探讨以上两种问题情境创设过程,以期为有效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12-0135-02

信息技术课程起步晚、知识更新快,导致其教学带有一定的自发性和盲目性,教师上课如果按照教材进行授课,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1]《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营造良好的信息环境,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建设有特色的信息技术课程”。[2]课程标准强调结合高中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设计问题,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进而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此处所提到的“问题”,是存在于情境之中的,缺少情境的“问题”会脱离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学生也会感到兴趣索然,最终影响教学效果。由此可见,在高中教学过程中,设置问题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转变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建构者,使学生在认知、思维、情感等方面都得到较大程度地训练和提高。

紧扣信息技术教学重点、难点创设问题情境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在发现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的过程中完成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创设问题情境是手段,诱导学生思考和获得知识与乐趣是目的。如果按照内容多少及难度一步步来教,可能会出现时间不够、学生无兴趣学习的情况,从而导致教学目标难以完成。[3]因此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深度挖掘重难点内容,引导学生探索和发现规律,培养其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习惯及能力。

以教科版的《Excel表格数据的处理》一课为例,在导入环节展示雾霾污染的图片与视频后,笔者提问:作为今年的两会热点话题之一,同学们从感性上已认识到雾霾污染比较严重。现在要从理性上认识我国的雾霾污染已达到怎样的程度,需要掌握哪些本领呢?学生在思考这个问题的同时,笔者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Excel表格数据的处理之排序、筛选与计算。此处通过问题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学生学习本节内容的兴趣;同时也引出了本课的重难点,重点是数据的排序、筛选、计算等操作方法,难点是利用表格数据处理揭示事物的特征、变化规律。

在学习数据的排序、筛选与计算时,笔者引用绿色和平组织发布的“全国74座城市2014年的PM2.5污染数据”这一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在此基础上围绕重难点来设计相关的问题:2014年PM2.5污染最严重的城市是哪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中规定PM2.5年均浓度是35微克每立方米为达标,74座城市中达标的有多少个?这74座城市的PM2.5年均值是国家标准的多少倍?并请学生依据以上数据谈谈对目前环境污染的认识。引用最新的数据资料来设置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并有助于他们从理性上认识目前的环境污染问题。在解答三个问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强对数据的排序、筛选与计算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自主探索的能力。通过这一当前的热点话题来设置问题情境,一方面将本课的重点知识具体化,难点知识得以突破;另一方面将学生置身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中,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起积极的思维,让每个学生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围绕信息技术知识的实际应用创设问题情境

创设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问题情境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真实问题,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起来,增强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问题的发现与问题的解决从生活中的问题情境开始。恰当的问题情境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身临其境”的问题展现和问题解决的过程,并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得学生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发现与解决能力得到培养。创设问题情境时,还要注意情境必须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联系在一起,如果脱离了实际,为了问题而创设情境就偏离了教学目标。

当前,环境保护是社会生活中一个值得关注的话题。所以在本课的探究实践环节,笔者设计了一个学以致用的问题情境——家庭节能减排大评比:现有10个家庭参加节能减排活动,请评选出节能先进家庭。提供12种常用家用电器的节能数据,请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如表1所示的三个问题并将结果填写在表2中。在任务的驱动下,学生很认真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回忆旧知、合作讨论,完成了表格数据的处理。这样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并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探究实践环节教学的展开,起始于有效的学以致用问题情境的设计。通过问题情境,学生可以明确所要完成的学习任务及任务所包含的教学目标。能够有效提高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加深对知识的记忆,提高对知识扩展应用的能力,促进应用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带入情境、参与体验,是落实学生主体地位,实现学生自主建构性学习的最佳选择。

参考文献:

[1]刘成章.信息技术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6.

[2]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5-6.

[3]曹萌.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策略[J].教育导刊,2013(2):77.

猜你喜欢
高中信息技术问题情境高效课堂
高中信息技术探究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