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教学的转变策略

2015-09-10 07:22万淑英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改革与创新数学课堂农村

万淑英

[摘   要] 小学数学知识传授在于教师引导,教师要通过转变教学观念、丰富教学语言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多钻研教材,多尝试实用的教学方法和手段。随着教材的革新,课堂教学模式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教师要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大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

[关键词] 农村;数学课堂;改革与创新

绝大多数农村小学教师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培训,他们教学理念陈旧,对新教材的认识存在偏差。而且不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科学地设置悬念,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和独立研究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也不科学等,慢慢地学生就失去了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兴趣,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影响了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完成,所以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必须改革创新。

一、教学观念的转变

在当前全面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如果不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那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等方面的改革就很难取得好的效果。怎样转变呢?首先教师要积极地阅读中外经典教育名著,教育名著记录了教育家们积极投入教育实践、科学认证教育方法、执著探索教育规律的轨迹。这些著作历经历史的冲刷和验证,至今对人类社会和教育仍有很大的影响。所以教师应阅读这些经典书籍,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其次,教师要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边教学边科研,与学生互帮互学、互相切磋。

二、教师语言的转变

数学的教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乏味,它没有形象生动的语言及生动的故事情节,不易引起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想方设法在课堂上尽量用形象生动的数学语言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学生认数和记数时,可以采用具体形象的事物和一些有趣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为了让学生记住数字“0—9”的字形,笔者让学生背诵顺口溜:“1像铅笔细又长,2像鸭子水上漂,3像耳朵听声音,4像小旗迎风飘……”以此来帮助学生形象记住字形。通过这样的教学,赋予数学一定的感情色彩,将数学知识渗透到故事中,从而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三、由“填鸭式”的满堂灌向“激励求知”转变

传统教学中,教师生怕学生不懂,总是不留给学生思维活动的空间,自己占用全部时间去分析讲解,学生也就只能被动地成为盛知识的容器。时间久了,他们也就懒得去动脑筋,每堂课只要带耳朵听就可以了,甚至有的学生听也不愿听,自己在下面做小动作、开小差,试想,这样的学生还有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言吗?要彻底改变这一状况,教师就要由“灌输式”向“求知式”转换,用热情的语言去激励学生自主求知欲,鼓励学生敢于在课堂上大胆地思考、讨论,从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例如,在讲练习“99乘一位数”的速算时,笔者就较好地发挥了“激励求知”的作用,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首先笔者出示“99×1”“99×2”“99×3”“99×4”这四道题,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这几道题有什么特点,然后通过计算看看积有什么规律。学生经过独立思考、小组讨论交流后达成共识:99乘一位数,只要用9和这个一位数相乘,然后在所得的数中间加个9就是最后的积。笔者肯定了学生的思维成果,学生沉浸于成功的喜悦之中。笔者也表扬了这些善于动脑的同学,同学们听到老师的表扬后,个个都笑容满面,情绪更加高涨。

回顾整个教学过程,笔者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计算观察中发现规律、应用规律,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四、由教师提出问题向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转变

尽管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已经意识到“问题”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但问题的提出者往往还是局限在教师身上,课堂提问仍是教师的特权,学生始终处于“被提问”的被动地位。这样的课堂,学生是不可能有创造性的思维火花出现的。所以教师要想尽一切办法,鼓励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

例如,在教“角的度量”中认识量角器时,笔者让学生自己观察量角器,然后问“你发现了什么”“你有什么疑问”,通过观察思考,学生非常踊跃地举起了手,纷纷提出疑问:“为什么量角器是半圆形的呢?”“为什么有两个半圆的刻度呢?”“两个半圆的刻度有什么不同吗?各有什么用处?”等等。这些问题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在课堂上,笔者请同学互相回答这些问题,然后教师对同学们的讲解进行补充、纠正。因为是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所以不管是同学还是老师的解答,他们都听得非常认真,也都能很快地掌握这些知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鼓励、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并且提出问题,就会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善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才能得到提高。

五、由传统的巩固练习题向开放式练习题转变

传统的巩固练习题,在解答过程中,往往有固定的现成的模式可循,靠死记硬背、机械模仿就可能找到问题的答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会在巩固练习时增加一些开放题,让学生把课堂学习的成果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素养。

如,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知识后,笔者设计了这样的题目:一块“舒肤佳”牌香皂长8厘米,宽5厘米,高4厘米,商场进行促销活动,把3块同样的香皂装在一起销售。请你设计一下,怎样才能最节省包装纸?并且算一算至少需要多少平方厘米的包装纸。

(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动手实践,然后写一个最佳设计方案并说出理由。)

像这样的作业,“纸上谈兵”是永远得不到答案的,只有通过自身的实践,通过调查研究,才能得到真实的、准确的答案。这种做法,一方面巩固了所学知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六、评价方式的转变

有不少教师看到学生不认真听讲、不积极思考问题、不按时完成作业等,就会对他们破口大骂。这种粗暴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在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当学生面对批评时,自信心遭到严重打击,学习兴趣极速下降,遭到老师多次严重打击的学生,甚至会产生“破罐子破摔”的行为,对学习毫无兴趣。所以教师要减少课堂中的“负面评价”,以正面积极的客观评价为主。

自实施新课标以来,有的教师知道了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不能给孩子泼冷水,所以就采取一味鼓励的评价手段,像“很好”“真棒”等这些单一的肯定评价语充斥了整个课堂。这类评价可能有一定的激励效果,但时间长了,这样笼统的评价,其激励功能是会大打折扣的。学生听多了,自然感到枯燥无味,也就很难再次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了。因此,教师要具体指出“很好”好在哪里,“真棒”棒在哪里。让学生明白自己的优点,以便他继续努力,也便于其他学生效仿。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因人而异:对于学困生,哪怕是细微的一点进步,也要适当地给予肯定;对于优等生,要求就应严格一些,当他们确实有其他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的突出表现时,才给予肯定。当然,在表扬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客观地评价指正,使学生明白自己的短处,从而知道自己的努力方向。

笔者去年新接的一个班,有个男同学每次数学考试成绩都在班上稳居前列,思考问题的方法也很独特,但他的字总是比较潦草,所以笔者经常找他谈话,跟他说:“你每节课都表现得很好,能积极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解题方法,但希望你的书写再端正一些,老师也相信只要你肯努力,你的字一定会写得非常漂亮。”通过鼓励性的语言,客观、公正地描述学生的学习状况,这位学生现在的字比以前好看多了。所以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同时指出他们在哪些方面具有潜能,哪些方面存在不足,这样才有利于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才能使他们明确自己努力的方向。

总而言之,要想从根本上改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教师必须以全新的教育理念充实大脑;以人的发展为本,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出真正意义上的创新型人才。

责任编辑 王 慧

猜你喜欢
改革与创新数学课堂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双语教学效果影响因素探究
高校网球教学方法改革与创新
浅析我国财政税收体制改革与创新
高职院校汽车营销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张扬学生个性,展现课堂活力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数学课堂信息化中的“三适”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