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措施

2015-09-10 07:22杨志红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杨志红

[摘   要] 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对高中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课程改革的进程中,高中体育教师如何因材施教,如何使体育课堂教学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锻炼的兴趣,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和发展的要求,就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通过细致的调查研究和充分思考,结合自己的高中体育教学实践工作,对如何改进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进行了分析阐述。

[关键词] 高中体育;课堂教学;自主选择性;教学效率

体育在小学和初中这两个基础教育阶段就是必修课,学生进入高中阶段,已经掌握了一些体育基础知识,具备了一定的体育技能。但是高中阶段的体育课内容和小学、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而且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熟度都较高,所以也会对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高中学生已经能够掌握很多的体育动作和技术,而且他们的自主意识比小学、初中阶段更强,会有意识地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课程内容来学习。但是高中学生的自我认识还不够清晰,他们往往很难全面正确地看待体育学习,有时做出的选择和决定不够理性。基于高中学生这一特点,高中体育教师在教学中需要正确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为学生的健康和帮助他们形成终身体育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转变学生的观念,变“要我练”为“我要练”

1.提高学生对于高中体育课重要性的认识

高中阶段的学生面临着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高考,因此大部分学生都把文化课学习当成自己最重要的任务,没有意识到或忽视了体育课的重要性。面对高考,高中生确实应该以学好文化课为主要目的。但俗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如果没有健康的身体,又怎么能够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身到文化课的学习当中去呢?新课程改革的推进,让高中体育教学也有了明确的新要求: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原则,不能进行机械的技术动作的学习或者是超出学生负荷的体育运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体能和健康的体魄。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学生只有采用健康科学的锻炼方法进行持之以恒的锻炼。对于高中生而言,最直接有效地锻炼自己体魄的机会就是在体育课上。学生对高中体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无疑会妨碍他们拥有健康的身体。

2.纠正学生偏爱一项运动的观念和习惯

在高中阶段的体育锻炼中,很多学生都存在这样一种情况:偏爱某一项体育运动项目,在体育课上只想着提高该项目的能力,因而缺乏对其他项目的训练。部分这样的学生往往是一些体育素质比较好的学生,他们在自己偏爱的运动项目上已经具备一定的水平,但还是有些欠缺,因此特别想继续提高这项运动的水平,于是想每节课都练习这一个项目。对于这样的学生,教师可以针对他们的心理对症下药,多采取肯定、鼓励、表扬,以及加强对其传授科学的运动知识相结合的方法,来纠正他们的观念。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入手:第一,学生在练习他所偏爱的运动项目时,教师可以肯定和表扬他的努力,同时也要选择适当的时机告诉他全方位的练习对于提高他喜欢的这项运动的重要性。比如有些学生非常喜欢踢足球,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你的足球踢得很不错,但是,如果你能够再练习一下你的奔跑和反应速度,那么你的球技一定会有更大的提升和进步。”在这样的引导下,学生就会意识到全面练习的重要性,因而自然会对能提高奔跑速度和反应速度的项目更感兴趣,也会更投入地进行这些项目的练习。第二,在进行各方面的素质练习时,教师可以让这些学生演示,并且在全班学生面前说这个同学之所以这项运动会表现得这么出色,就是因为他认真地进行了这些训练,从而激发所有学生对各项运动的兴趣和热情。

二、调整课堂结构,精心设计各项练习

在传统的体育课堂教学中,为了让每个学生达标,通过教学考核,大部分教师都会把体育课上成专业训练课,把这些普通高中学生当成专业运动员来进行训练。比如为了让学生1000米跑合格,教师就要求他们绕着操场一圈圈地拼命跑。一堂体育课上下来,学生疲惫不堪,怨声载道,导致很多学生一提起上体育课就非常反感,对体育的兴趣更是无从谈起。因此要想让学生真心爱上体育课,教师就必须深入研究新课程标准,调整课堂结构,精心设计各个项目的练习。

1.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

一堂完整的体育课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准备环节、基本练习环节和结束部分。基本练习环节是一堂体育课的主要内容,教师在安排时,应该选择有针对性的练习项目。比如基本练习环节是身体素质练习,教师就应该选择诸如举哑铃、卧推、引体向上等训练活动作为主要内容。在学生基本掌握了这些训练项目的技巧之后,教师可以在第三部分——结束环节让学生进行自主选择性的练习,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项目进行练习。

2.采取多种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为了避免学生对体育学习内容感到厌烦,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设计一些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游戏、比赛等,让学生在这些充满趣味的活动中掌握相关的体育知识,使教学效率得到提高。同时,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素质,适当地提高或者降低对他们的要求,如果学生永远达不到教师的要求或者很容易就达到教师的要求,那么这些学生就很容易对练习失去兴趣。所以,教师一定要因材施教,使学生通过努力都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

三、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教师要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并努力改进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要过分追求学生的技术动作是否规范精确,而是要让学生在体育课上充分发展自己的个性,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高中生特别想在学习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学习环境,让学生有一个能够展现自己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和学生可以相互交流、探讨和学习,这既促进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交流,又锻炼了学生独立思考、自我实践的能力。同时,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过程中,教师也会发现每一个学生不同的闪光点。同一个运动项目,学生也会有不同的认识和不同的创新,所以,在每一堂体育课上,教师都会收获到不同的惊喜。因此,教师和学生可以在这样的氛围中畅通地交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体育运动的快乐所在。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和科技的飞速发展,现代体育教学的形式也变得丰富起来,电视、电影、网络、图片等,都能让学生轻松地了解各种体育知识。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育理论知识学习中根据自己的认识各抒己见,再在实践课上深入理解这些理论。同时,在传授运动技能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程的教学也更关注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素质,作为高中体育教师,更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素质,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深入学生,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发挥他们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乐涛.体育游戏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作用[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3,(03):58.

[2]冯合利.新课标下的高中体育教学[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2,(10):56.

[3]黑河学院.对体育教学中教与学的探讨[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0,(12):31-32.

[4]李凌.浅谈体育游戏在教学中的应用[J].吉林教育(教研),2010,(12):63.

[5]顾明乾.体育教学中的安全教育问题[J].试题与研究,2013,(20):74.

责任编辑 万永勇

猜你喜欢
高中体育教学效率课堂教学
高中体育训练中分层训练法的应用
农村高中体育教学方法创新
高中体育教学休闲生活化模式探究
新课改下如何建立高效和有效的高中体育课堂教学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