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生本课堂”的构建策略初探

2015-09-10 07:22陈莉亚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课堂问题生本课堂文本解读

陈莉亚

[摘 要]小学语文课堂倡导和推进“生本课堂”教学理念,旨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思维的参与。生本课堂必须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常态课堂上:教学目标设计要重视过程与方法,课堂问题设计要给学生阅读、思考和感悟的时间,文本解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生本课堂 目标设计 课堂问题 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26

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正在大力倡导和推进“生本课堂”教学理念。生本课堂,顾名思义就是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堂。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旨在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特别是思维参与的积极性。这种参与必须落实在日复一日的常态课堂上。

一、教学目标设计要重视过程与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目标,就学生的“学”而言,知识与能力着眼于学生“学会”,过程与方法着眼于学生“会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则着眼于学生“乐学”。学生“会学”,才能真正“学会”,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形成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

一位教师给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酸的和甜的》(第一课时)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认识9个生字,写好带“犭”的生字“猴、狐、狸”;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做事要亲自尝试的道理。另一位教师给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孔子拜师》(第一课时)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认识“兼、仆、纳、丘、毫、授、佩”7个生字,能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风餐露宿”“日夜兼程”等词语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孔子拜师的经过;学会抓住重点词语和句子的方法理解、感受孔子的品行,懂得学习要勤奋谦虚;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根据问题深入学习课文。

比较上述两位教师的目标设计,不论定位准确与否,就三维目标而言,第一位教师的目标设计缺少了“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如何让学生实现课堂目标,在设计里是看不出来的。而第二位教师的目标设计“结合上下文、联系生活等方法”“学会提有价值的问题,根据问题深入学习课文”等,比较具体地体现了课堂指导学生实现“学会”目标的“过程与方法”。

生本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教师教的真正价值是引导学生“会学”。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的时候始终要有一个“会学”意识,也就是怎样让学生“学会”,时刻关注课堂上“过程与方法”的目标。

二、问题的设计要给学生阅读、思考、感悟的时间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学生阅读方法和阅读能力的培养目标是这样描述的:“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阅读教学的最终目标是要让学生“会独立阅读”。

一位教师在引导学生品读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盘古开天地》中的“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这个句子时,是这样进行的:先让学生找找这句话中表示盘古动作的词,圈出来;接着,根据学生的回答,在课件上用不同的颜色标出;然后问:“这个‘抡’能换成别的词语吗?为什么不用‘拿’,要用‘抡’呢?‘猛劈’中的‘猛’字可以去掉吗?为什么呢?从这两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你能学着做做这两个动作吗?(叫几个学生做,并评价)你的劲真大,那你能有感情地读读这句话吗?(评价)谁愿意和他来比一比?”

这里,教师一连串的提问,学生一连串的随口回答,课堂看似热热闹闹,实际上学生根本没有深入文本,没有独立阅读、思考、感悟的时间,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人云亦云。语文新课标强调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上,教师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让学生看到“一粒沙中的世界”而不是给他“满满一车的沙子”。“问题导学”是教师在课堂上最常用,也是最有科学的方法。课堂上教师的问题设计,要有一定的宽度和深度,问题提出后要给学生阅读文本、思考感悟的时间,要让学生产生个性体验。这样,学生才能获得独特的感悟。上面这样一个句子的品读,完全可以用这样的问题来引导:“你从句子中感受到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感受到的?带着你的感受有感情地朗读句子。”在这里,教师要做的就是“倾听”和“欣赏”,用“倾听”去掌握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学习深度,用“欣赏”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文本解读要符合学生的实际

“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一个文本,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阅历的读者,解读肯定不尽相同,甚至大相径庭。这正如王夫之所云:“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其情而自得。”文本解读的内容很宽、很泛,程度可深、可浅。作为教师,要始终牢记,我们解读的目的是为了课堂上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就是说,我们的解读,更主要的是为了引领学生更好地解读文本。我们的阅读教学,面对的是年龄小、学历低、阅历浅的小学生,从课堂出发,从学生的解读能力出发,从教材单元编排意图出发,这是我们语文教师文本解读的立足点所在。

有一位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有的人》一文时,也许是鲁迅形象本身的“高大上”对教师自身的影响所致,教师在课堂上围绕“诗的背景”“虽生如死”“虽死犹生”来展开教学,有意无意地拔高文本中“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的形象,同时也不忘与“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进行对照挖掘。这样就诗学诗,学生学得茫然且无趣。作者创作这首诗,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学生不一定懂;文本的语言隐射对象,学生不一定懂;作者对高居人民头上的人表现出的满腔愤懑,学生不一定懂。这个文本的解读,从学生的理解实际和单元学习认识基础出发,可以抓住“活”“俯”“举”这三个字展开。鲁迅死了,但他还“活”着,“活”在谁心里?这个问题,学生结合本单元已经学过的《少年闰土》《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面》三篇课文,不难发现:鲁迅活在闰土心里、活在侄女心里、活在女佣阿三心里、活在黄包车夫心里、活在阿累心里……为什么会“活”在他们心里?围绕“俯”重温三篇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再次整体认识鲁迅丰满而平易近人的形象:与闰土相处时的童真,与侄女相处时的关爱与幽默,对女佣的体贴,对黄包车夫的真心救助,对青年的真诚期望和帮助……正是由于鲁迅的“俯”,人们才把他“举”得高高的:“伯父去世了,他的遗体躺在万国殡仪馆的礼堂里,许多人都来追悼他,向他致敬,有的甚至失声痛哭。数不清的挽联挂满了墙壁,大大小小的花圈堆满了整间屋子。送挽联送花圈的有工人,有学生,各色各样的人都有。那时候我有点惊异了,为什么伯父得到这么多人的爱戴?”这样的解读及相应的课堂教学思路,学生有一定的基础积累,对诗的认识也就不会望而生畏了。

生本课堂,其真谛是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生存状态,要重视学生知识学习的体验和感悟。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过程,更是依托“知”和“行”的心灵唤醒和碰撞,是点燃智慧的美妙体验和经历。教师“滔滔不绝”,学生“默默无闻”;教师“好高骛远”,学生“茫然无知”;教师“照本宣科”,学生“亦步亦趋”……这样的课堂现实与生本课堂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就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度和积极性,发挥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把学习当做自己的事情。

[ 参 考 文 献 ]

[1] 邢奇志.微变革:教学生命的冲力[J].人民教育,2014(22).

[2] 樊学艺.从本源意义看课堂教学及其质量提高[J].上海教育科研,2014(11).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课堂问题生本课堂文本解读
议初中数学课堂存在的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
探讨课堂中问题的有效性
高中政治教学中课堂问题设计的选择
“课堂教学结构改革”主题调研及反思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构建生本课堂为主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循循善诱,实施生本化初中语文课堂提问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