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2015-09-10 07:22徐淑萍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5年12期
关键词: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策略

徐淑萍

[摘 要]语文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教师要培养学生扎实的快速阅读、深度阅读的能力。群文阅读立足于作品本位、学生主体,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单元比较、教材整合、内外衔接等能让学生进行多元比较、触类旁通,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阅读教学 群文阅读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34-030

群文阅读,是指教师指导学生在一定的单位时间内阅读多篇在主题、写法、作者、年代等方面相关的文章,以拓展学生视野,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新课程背景下,群文阅读立足于作品本位、学生主体,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素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和影响,受到广大教师、学生的肯定与赞誉。下面,笔者就自己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的点滴做法、体会与诸位分享一二,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大家的注意。

一、单元比较

早在20世纪,法国教育家丹·考斯特就积极倡导单元比较的教学方法,主张在单元教学中采取“整体阅读”的教学策略:布置几个比较性的问题让学生们阅读、思考、比较,还可以让学生到图书馆查找资料,到教室做出汇报。这样能很好地调动学生语文学习的积极性,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现行的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在每个单元的开头都编排了一则“单元导语”,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群文阅读”的意识,为积极开展教改活动提供了便利。在教学实践中,笔者依照相关资料,结合自己的个性化认知,让单元比较这股“风”吹得和煦撩人。

如,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教学,笔者先组织学生认真阅读单元导语,让他们意识到本单元学习的是“大自然的景物”这一主题。课文里描写的是高大巍峨的山峦呢,还是郁郁葱葱的森林?学生们带着十足的好奇翻开课本,为进行单元比较教学活动奠定了扎实的情感基础。接着,我组织学生阅读《燕子》《古诗两首》《荷花》这三篇课文,小组合作,比较它们在描写内容、写作手法方面的异同。经过激烈地讨论,学生们在课堂展示环节阐述自己单元比较学习的成果。

(一)课文内容

生1:我觉得《燕子》描写的是鸟类,而《荷花》《咏柳》描写的都是春天的植物,至于朱熹的《春日》则是对田野春景的一个概括性画面。

生2:我最喜欢的段落是《燕子》一文中的第二、第三段,还有《荷花》中的第二、第三段,因为这几段文字的描写生动、传神,似乎燕子就在我的眼前飞来飞去,似乎我能亲手触摸到荷花一般。(说完,这个学生就开始声情并茂地诵读这几个段落)

(二)写作手法

生1:《燕子》一课主要以由近及远的顺序写了燕子的飞行姿态,《咏柳》与《荷花》则更多地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从柳树、荷花的细节入手,生动地再现它们的勃勃生机。

生2:《咏柳》一诗后两句,《荷花》一文的第四、第五段都是作者的想象,是对春日美景进行了侧面烘托。这一点在《春日》一诗的后两句也有体现。

……

这节单元比较课,学生们不仅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尽享饕餮阅读的乐趣,更在充分自主的环境中发现了大自然的美丽、语文学习的魅力。这不,课堂即将结束之际,一个学生主动举手提问:“老师,我们这节课为什么没有一起阅读《珍珠泉》啊?”话音未落,学生们便纷纷地给出自己的见解。

二、教材整合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课堂阅读质量。在初尝单元整体阅读的甜头之后,笔者更大胆地尝试着将整本教材作为一个整体进行教学。阅读之前,我准备了丰富的课堂资料,包括古诗词的背景解读、作者简介,现代文的字词解读、拓展链接等,以备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随时撷取。另外,学生们也需要进行准备。如,摘抄本,随时记下自己最喜欢的篇章段落;记录卡,写下自己阅读过程中的困惑。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合作交流,但不再机械地编制学习小组。别说,在课程改革大潮中,教材整合群文阅读这股“风”催人奋进,给了我极大的安慰与鼓励,鞭策我在教学过程中将步子迈得更大、更扎实。

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时,笔者就组织了教材整合群文阅读,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周,组织学生阅读教材;

第二周,要求学生整理自己阅读过程中碰到的字词障碍、精彩段落、理解困惑,并分门别类地记录在本子上;

第三周是小组合作、交流讨论的时间;

第四周是学生们展示教材整合阅读成果的阶段。

在第二周“理解困惑”环节,一个学生的问题很有深度:第一组、第三组的课文写的都是关于“自然”的主题,为什么不把它们整合成一组呢?在第三周的小组交流时间,学生们经过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

第一组的《桂林山水》《记金华的双龙洞》《七月的天山》以桂林、双龙洞、天山为代表,向我们展示了祖国山水的多姿多彩;第三组的《自然之道》《黄河是怎样变化的》则告诉我们要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破坏生态平衡,给这个地球带来无穷的灾难;《蝙蝠和雷达》《大自然的启示》表明,观察、思考大自然,你会从中获得无穷的创意,让自己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第一组和第三组的侧重点并不相同,分开编排这几篇文章更是合情合理、水到渠成。

面对学生们的精彩表现,我不禁感慨,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上,要引导学生达到这一高度似乎是件永远都不可能的事,但在群文阅读教学中却变成了现实,真可谓“变则通”啊!

教材整合群文阅读,不仅使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深刻,而且使学生的各方面的素养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如,一些平时重视不足的“日积月累”“口语交际”等内容,学生们在自主探究中显得兴致盎然,并将之与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多元对比,从而触类旁通。这样促进了他们实践、阅读、写作、交际诸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内外衔接

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精神发展史其实就是他的阅读史。对于小学生来说,在这个阅读记忆的黄金年龄,仅咀嚼薄薄的12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必须指导他们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以充盈一个个天真活泼的生命。在人教版课标本语文实验教材中,渗透了不少课外阅读的因素,如资料袋、综合性实践活动等。但这些远远满足不了学生对课外阅读的需求。一些教师课堂上隔靴搔痒般的一句“同学们下课以后可以阅读一下课外书啊”也起不到一丁点儿作用。因此,在群文阅读教学模式中,笔者内外衔接,有效地将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让这股“风”吹得摇曳多姿。

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景阳冈》时,笔者就链接了《水浒传》中的许多精彩章节,供学生进行群文阅读,并要求学生说说一下自己最喜欢的好汉形象。

生1:我最喜欢武松了,因为“打虎”太精彩了,大虫的“一扑”“一揪”“一剪”这“三板斧”已经够厉害了,还是敌不过武松“抡”“劈”“揪”“按”“踢”的矫健身手。这些传神的动作描写在我的眼前像演电影似的一一闪过。

生2:我最喜欢《水浒传》中“没羽箭”张清了,他英俊潇洒、武艺高强,用一块普通的石头连伤梁山十五员大将。我非常钦佩这项“飞石打人”的绝技。

生3:我最喜欢的是鲁智深了,因为我们多数人都活得特别拘谨,小心翼翼,而鲁智深则是那么的豁达、无拘无束,用当前最流行的一个词就是“任性”。尤其是小说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等故事,每一次读都有新的发现与感受,让人爱不释手。

……

除了这种名著节选的课文外,我们还可以通过整合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同一主题的多篇文章,抑或与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相关的文章开展课内外衔接的群文阅读教学活动,这对丰富学生的素材积累、扩大语文视野无疑大有裨益。

总之,群文阅读有效地避免了传统语文课堂教学肢解过细、过碎、过于牵强的弊端,让学生尽情吮吸文章的甘霖,汲取人生的营养,是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积极进步。我们唯有以博大的胸襟、创新的心态、兼容并蓄的视角,把课堂时间、文本解读的主动性权交给学生,才能让语文教学之花在春“风”中尽情绽放、摇曳多姿。

[ 参 考 文 献 ]

[1] 付跃红.单元整合新课型——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模式研究[J].河北教育,2012(Z2).

[2] 英小环.浅谈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有效衔接的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11(10).

[3] 李开忠.小学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4(02).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群文阅读阅读教学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Passage Four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