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语言学视角下英汉语中“辣”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

2015-09-30 03:28张晓敏
关键词:通感味觉隐喻

张晓敏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人们依据自身经验和感官结构对这个世界进行探索和认知,将已知的概念映射到未知的领域中,借助具体的事物来理解抽象的概念。1980年,莱考夫与约翰逊提出,“隐喻贯穿于人类的日常生活,不但渗透到语言里,也体现在思维和活动中。我们借以思维和行动的普通概念系统在本质上是隐喻性的”[1]3-4。隐喻是人们在认知世界将不同事物之间建立连接的一种思维机制,是帮助人们感知外部世界的重要工具。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认知隐喻现象的研究非常广泛,但涉及汉英味觉隐喻的研究不多,且多是偏重甜(sweet)、酸(sour)的隐喻对比,专门系统地涉猎“辣”隐喻研究的少之又少。本文基于语料收集英汉语中大量有关“辣”的隐喻表达,对英汉味觉语言体系的共性和差异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在认知语言学的基础上从通感隐喻和体验哲学的角度深层次地挖掘两者异同的原因。本文语料主要来自英国国家语料库(BNC)、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柯林斯COBUILD英语词典》《汉语大词典》和《现代大汉语词典》等。由于英语中并无确切的对应汉语中“辣”的译法,因而本文选取英语中较接近的含“辣”的词 pungent,peppery,spicy和 acrid作为研究对象。

一、认知隐喻综述

西方隐喻的发展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世纪的古希腊,但当时的隐喻主要是为诡辩术服务,隐喻是作为提高辩论效果的一种修辞手段加以研究的。亚里士多德在西方公认的修辞学开山之作《修辞学》一书中一语道破了隐喻的本质,在讨论名词种类时说道:“隐喻是对借来之词的使用,或者从种借来用于属,或者从属借来用于种,或者从属借来用于属,或者通过使用类比。”[2]作为探索隐喻研究的滥觞者,亚里士多德首次较为详尽地探讨了隐喻的性质和功能,但他只是将隐喻设定在词汇层面加以讨论,认为隐喻只是达到修辞效果的一种词汇手段。他的理论被后人称为“对比论”。此后,对隐喻的研究较有影响力的是另一理论——古罗马修辞学家昆提良(Quintillian)提出的“替代论”。他认为,隐喻实际上就是“将一个事物的名称换成另一个事物的名称”[3]。“互动论”虽然突破了词汇层面的限制,涉及句子层面的探讨,但还是停留在纯语言现象的研究之中。此后的两千多年,亚里士多德的“对比论”和昆提良的“替代论”在西方修辞学隐喻研究中一直居于主导地位,虽然也有各种理论完善隐喻研究,但都是对这些理论的修修补补,始终未能跳出语言本身的藩篱。

“互动论”的滥觞者是英国的修辞学学家理查兹(Richards)。1936年,他出版的《修辞哲学》一书被认为是隐喻研究从修辞格研究向认知研究转变的标志之作。他在书中指出,“人的思维是隐喻性的,它通过对比而进行,语言中的隐喻由此而来”[4]。他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手段,更是人们进行思维的一种方式。隐喻的意义就是本体和载体这两种事物在同一个词或短语中的相互作用。

1980年,Lakoff和Johnson合著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一书提出从认知角度审视隐喻研究,在学术界引起了极大的轰动。他们从体验哲学的角度出发,认为“隐喻的本质是根据甲事物来理解和体验乙事物的”[1]5。概念隐喻就是人们将比较熟悉、较易理解的源语概念映射到不太熟悉、较难理解的目标域概念的一种思维方式。隐喻是人们认知新事物的一种规律。概念隐喻的心理基础是意向图示。Lakoff的这一理论标志着隐喻研究进入全新的认知领域,彻底摈弃了过去一直将隐喻研究作为修辞格范围的界定,跳出纯语言讨论的框架,将隐喻研究提高到认识语言、思维和世界之间关系的全新高度。

二、英汉语中“辣”的认知隐喻对比分析

味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直接最本真的体验。“近者取身,远者取物”[5],人类利用自身的身体经验去认识抽象的物质世界。“辣”味主要是指姜、蒜、辣椒等所带的刺激性味道。人的感官受到辣味的刺激之后,会产生刺痛和灼热的感觉,生理的反应会造成心理的联想,从而产生味觉范畴的词映射到其他域的语言表达。作为基本的味觉词之一的“辣”存在大量的隐喻,人类对“辣”的共同的身体体验使得人们产生相同或相似的投射域,但由于个体、环境、文化等因素的影响,人们在认知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一)英汉语中“辣”的隐喻性表达对比

在CCL语料库中共搜索出9349处含“辣”的句子,“辣”的隐喻性表达占25.40%,其中人们较为常用的隐喻表达有“辛辣”“泼辣”“毒辣”“火辣辣”“热辣辣”“心狠手辣”和“老辣”等(见表1)。

表1 CCL中汉语“辣”的隐喻性表达的百分比

在BNC语料库中搜索到与“辣”相关的词汇共计501处,隐喻表达占11.58%,其中 pungent和spicy词语的隐喻表达更为活跃(见表2)。

表2 BNC中英语“辣”的隐喻性表达的百分比

(二)英汉语中“辣”共同的投射域

1.“辣”是身材性感

基于生理上的反应,当男性看到身材性感的女性时,不仅身体会出现“热”的生理反应,而且性本能也受到刺激,心跳加快、体温上升。基于相似的身体经验,人们将“辣”的味觉体验延伸至视觉范畴,来表达人们看到性感美女时所带来的视觉上的冲击和震撼,即“辣”就是性感。从例1和例2可以看出,英汉语中都存在“性感是辣”的概念隐喻,且都用于形容女性。但在英语中,“spicy”还被引申为“淫秽、下流”的意思,如例3,这在汉语中是没有的。

例1我喜欢辣一点的、丰满型的美女。

例 2 Because she's sweet and spicy and,well,Swedish.

例3 Spicy magazine 淫秽下流的杂志

2.“辣”是言语犀利

当“辣”的概念被用来表达语言修辞时,“辣”的刺激性语义被凸显。当人们读到或听到一些犀利或尖锐的话语时,就如同吃“辣”带给人的刺激感一样,立马就会情绪贲张,感觉畅快淋漓,因此,人的这种身体感受被映射到听觉域之中。例4中,杜学诗说话尖刻,充满讥讽,听起来非常刺耳。例5和例6中,“辣”被用来形容某些文学作品的语言风格,犀利的笔触深刻无情地揭露和反映现实的社会问题。从这几个例句可以看出,当“辣”被用于形容语言时即产生“言辞犀利的话语是辣”的通感式隐喻。

例4杜学诗这话可辣了,他那猫脸上的一对圆眼睛拎起了,很叫人害怕。

例5作品辛辣地讽刺了教会的虚伪和对社会的危害。

例 6 Moreover,it was written in Eliot's early style:pleasing,pungent and persuasive.

3.“辣”是悲伤难过

汉语中用味觉复合词“辛酸”来表达悲伤、难过的情绪。《玉篇·辛部》书中有记载:“辛,辣也。”[6]汉语中,“辛”“辣”经常和其他味觉词一起搭配使用。人们在吃“辣(辛)之后”,刺激性的味道会使人产生鼻酸流涕、眼红流泪的生理性反应,这与人们伤心难过时的反应相似,因此,“辣”的味觉性体验被投射到感情域。例如,杜甫在《赠别贺兰铦》中写道:“生离与死别,自古鼻酸辛”。[7]这点在英汉语中都有相似的表达,如例7和例8。

例7"What the hell are you doing?"I scream,blinking away the acrid tears.

例8杨宛君的手颤抖起来,昏花的眼里流淌下包含着无尽思念与辛酸的泪水。

4.“辣”是气氛热烈

人们在品味“辣”时,伴随体温的上升还会产生刺激紧张的感觉,因此,当“辣”被映射到活动、会议、谈话等领域时,可表达气氛热烈的意思。但汉语中主要强调热烈喧闹的氛围,更具褒义,如例9。英语中则侧重强调气氛的剑拔弩张、紧张热烈,如例10。

例9此次年会,不少欣然前来的嘉宾和记者仍然选择了亮丽惹眼的花衬衫作为“开场秀”,再次给朴素幽静的小镇平添一些热辣喧闹的气息。

例10 In the course of an acrid,30-minute press conference…

5.“辣”是激动人心

“辣”本身就是一种刺激性味觉,当它被映射到故事、消息等领域时,可表达“激动人心的、有趣的、刺激的”内容,如例11和例12。

例11某娱乐网为您提供最八卦最全面的娱乐资讯,最新鲜热辣的独家爆料。

例12 The ferry master regaled them with spicy stories about the comings and goings of King Alexander.

6.“辣”是脾气急躁

人们在吃“辣”后,由于发热而面色绯红,这与人们发脾气时由于情绪激动而导致血液循环加快、脸色变红的生理反应一致。除了相似的生理特征之外,还伴随着烦躁不安的心理特征。因此,人们用已知的熟悉的味觉词来表达较抽象的人物性格,英汉语中都有用“辣”来表达脾气暴躁、容易动怒的意思。由于中西方人们饮食偏好的差异,所以“辣”的引申意也有较大差别。汉语中的“辣”也被用于表示性格褒义,且只用来形容女性,例如《红楼梦》里的“凤辣子”就是一位做事有胆量、有魄力的女人,又如例13;而在英语中“辣”则较偏向于贬义表达,形容人脾气急躁,容易动怒,用来形容男女都可,但尤其用于老年人,如例14和例15。

例13……要娶个辣燥些的媳妇来制着他才好。

例14…she went every day to read to Aunt March,a peppery old lady...

例15 He was a peppery old man who was a good deal kinder than he looked.

(三)差异性分析

在汉语中“辣”的隐喻范围要比英语更加广泛一些。

1.“辣”是热烈、害羞等感情

在汉语中,“辣”被映射到情感域,用来表达炙热或羞愧的情感等。基于吃“辣”后相似的身体反应,人们在面对心爱的人或者犯错误之后,也会出现脸颊发烫的情形,如例16和例17。

例16宋蔼龄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火辣辣的眼光深情地望着孙中山……

例17他想起自己的错误,心里不由得一阵辣乎乎地发烧。

2.“辣”是温度高

口腔中不光有感受味道的舌乳头,还有各种温度的感受器,味觉“辣”通常是与温觉一起参与体验的,因此,汉语中“辣”经常和表示温度的“热”“火”等一起构词,如例18和例19。

例18热辣辣的天气确实使玫瑰长得很快。

例19太阳辣得如火烧,庄稼晒得枯焦焦。

3.“辣”是手段凶狠

“辣”常形容狠毒。味觉词“辣”被映射到行为域时,常与身体器官“手”“心”一起搭配完成,如“辣手”“心辣”“心狠手辣”等。这与辣味接触到人的皮肤时所引起的刺痛的体验有关,形容人做事时手段凶狠,如例20和例21。

例20这几年,他采取种种阴险毒辣的手段,想把我干掉。

例21杨过心中怦怦而跳,生怕黄蓉知道他偷学打狗棒法,要施辣手取他性命。

4.“辣”是身体内部发热

人们的感觉不是独立分割的,感觉器官之间互相都有一定的联系,是一种共时的经历。因此,人们的各种感觉通路又是相通的,味觉体验也可以用来表达身体内部的燥热的感知,如例22。

例22她干咳了一两声,一股热气由腹部往上冲,一直冲到胸口,使她的胸中发辣。

5.“辣”是身体疼痛

参与味觉“辣”的体验的还有痛觉,因此,味觉域的表达也被映射到触觉的体验域,如例23和例24。

例23他感到脸上热辣辣的疼痛。

例24我的眼睛火辣辣地痛。

6.“辣”是经验老到

俗话说,“姜,还是老的辣”。比起新姜来,老姜味道更加辛辣浓烈些。因此,在汉语中“老辣”一词被用来形容人在某些事情上办事老到,经验十足,如例25和例26。

例25虚谷画风老辣奇拙,意境深远,不愧为“海上画派”一代宗师。

例26科比凭借着自己老辣的经验与绝伦的球技……

7.“辣”是难办麻烦

“辣”并不是一种单纯的味觉,而是一种综合的感觉。人们在食用“辣”之后,身体燥热,坐立不安,这种相似性被隐喻到较为抽象的领域,用来形容人们遭遇到麻烦、难办的事情时焦急、不知所措的状态,如例27。

例27如何“平衡”新老队员参加名额有限的国际赛事,已成为中国队的一个辣手问题。

(四)英汉语中“辣”的语义对比

从表3中的对比可以看出,英汉语中都存在大量关于“辣”的隐喻式表达,共涉及“视觉”“听觉”“感情”“性格”和“氛围”等5个共同的语义域,而“触觉”“身体内部感觉”“经验”“行为”和“状态”等5个语义域为汉语所特有。这10个语义域包括12个子目标域,整体上呈现异同各半的状态。

在汉语中“辣”的隐喻范围要比英语更加广泛一些。从语义上来讲,汉语中“辣”的隐喻概念更加偏向褒义,而英语中则偏向贬义一些。如英汉语中共同认为“辣”是性感之外,英语中“辣”还表示“淫秽”;汉语中“辣”是火热的感情,而在英语中“辣”是难过;英汉语中共同认为“辣”是易怒、暴躁之外,汉语中还认为脾气、性格上的“辣”是有魄力、果断的隐喻认知;汉语中气氛“火辣”主要指氛围热闹,而英语中则重点强调气氛上的激烈和剑拔弩张。

表3 英汉语中“辣”的语义对比

三、异同原因分析

(一)通感隐喻

心理学中将人的感觉分为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和身体内部感觉等。日常生活中人们将味觉分为五类:酸、甜、苦、咸、辣,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味”。但实际上,根据生理学上的划分,人的基本味觉词不包括“辣”。“辣”实际上是一个语义较为模糊的词。人们对“辣”的感知实际上是口腔内的辣觉、温觉和痛觉一起体验的结果,因此,“辣”语义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经常与语义“热”“火”“痛”等一起关联使用。

从味觉到视觉、听觉、触觉和身体内部感觉等的映射,可被称为通感式隐喻。本文所涉及的通感式隐喻主要是基于词汇层面的讨论,即通感词的隐喻。著名的英国语言学家Ullmann通过对文学作品中2009个通感例子的分析发现,有1665个呈向上分布的态势,即人们感官的移动方向呈现由低级、简单到高级、复杂的趋势,依次为: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听觉→视觉。[8]汪少华、徐健介绍了Sean Day在1996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成果,该研究发现了英语通感的迁移规律为:触觉→味觉→温觉→嗅觉→视觉→听觉。[9]汪少华、徐健提出,“我们有一条基本的认知原则,即从可及性(accessible)较强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比从可及性较弱的概念映射到可及性较强的概念更为自然。”[9]在各官能中,“触觉、温觉、味觉、嗅觉属于较低级的感官,而听觉和视觉则属于较高级的感官”[9]。Ullman和 Sean Day的通感隐喻研究是针对英语语言现象的,汪少华、徐健的研究是涉及英汉通感共性的研究,并未比较两种语言通感现象迁移的差异和具体规律,这是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地方。

笔者通过语料分析发现,在英汉语中都存在从低级的感官味觉域到高级的感官视觉域和听觉域的映射。这是因为越低级的感觉越容易被人们直接感知和体验,观察者和感知物之间的关系越直接。但应注意到,在汉语中“辣”主要被定义为味觉词,而在英语中,由于人们饮食习惯的差异,没有专门形容“辣”这一味觉的词语,只有意义较为相近的词语。在英语中,“辣”主要是作为嗅觉词,其次才是味觉词。因此,在英语中作为嗅觉词的“辣”没有向“温觉”和“触觉”迁移。本文的研究发现符合Ullman和Sean Day的通感迁移规律。汪少华、徐健认为,“在语言表达中,我们较少将味觉转为触觉”[9],但是“辣”作为一个特殊的味觉词,有着不同于一般味觉词的特征。在汉语中,味觉词“辣”还被映射到触觉域中,即温觉域和痛觉域,这在英语中是没有的。笔者的研究发现与汪少华、徐健的观点正好相反。

(二)体验哲学

认知语言学是在体验哲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Lakoff和Johnson在《体验哲学——体验心智及其对西方思想的挑战》一书中对传统的哲学思潮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进行了尖锐的批评,提出了经验主义哲学观[1]497。因为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都忽略了我们是通过与世界的相互作用来理解世界的。[10]他们从人类思维的隐喻性角度出发,提出“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embodiment),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11]。概念隐喻不只是语言表达的手段,更是人们在认知世界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思维方式。

味觉是人类认识世界最直接的体验,将具体的味觉词“辣”映射到较为抽象的感情、性格、氛围等域,也印证了英汉语中的概念隐喻遵循从具体到抽象、从低级域到高级域这一基本规律。英汉语中都存在用味觉词“辣”的生理反应和心理感受来表达较为相似的抽象概念。由于人类具有相同的生理构造,因而在品尝“辣”时会产生相同的生理反应,口腔内感觉灼热、微微的刺痛,紧接着身体便会出现浑身发热、面色潮红、脸发烫等反应。人的身体体验的相似性使得人们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隐喻表达是基于体验基础之上的。由于中西方人们饮食偏好的不同,“辣”在西方饮食文化中不像在中国饮食文化中那么重要,西方人对“辣”的喜爱程度不如中国人,因而西方人对“辣”所引发的联想意义便“贬”多于“褒”了。英语中“辣”的概念所映射的范围也不如汉语那样广泛,例如,在英语中,“辣”的隐喻概念没有被映射到经验、行为、状态等域,为汉语所特有。因此,语言中的概念隐喻跟人们的身体体验有着直接的关系。

四、结语

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隐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英汉语中味觉词“辣”的概念隐喻的映射既存在共性,又有差异性,总之异同各半。由于人类相同的身体构造和相同的感知器官,人们对“辣”具备相同的感知能力,因而两种语言在概念隐喻方面存在一定的共性。但不同的饮食偏好造就了文化和思维上的差异,“辣”的隐喻概念投射到其他领域时又存在一定的差异。从整体上看,汉语中对“辣”的隐喻表达的使用比英语中的使用要广泛得多。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3-4.

[2]〔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修辞术·亚历山大修辞学·论诗[M].颜一,崔颜强,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339.

[3]QUINTILIAN.Institutio oratoria[M].Cambridge,Mass: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53:8-9.

[4]RICHARDS I 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6:94.

[5]朱熹,注.周易[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4

[6](东汉)许慎.说文解字[M].北京:中华书局,1963:309

[7](清)曾国藩,编纂.十八家诗钞[M].长沙:岳麓书社,1991:357

[8]ULLMANN S.Language and style[M].Oxford:Basil Blackwell,1964:84.

[9]汪少华,徐健.通感与概念隐喻[J].外语学刊,2002(3):91-94

[10]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251.

[11]LAKOFF G,JOHNSON M.Philosophy in the flesh——The embodied mind ad its challenge to western thought[M].New York:New York Basic Books,1999:497.

猜你喜欢
通感味觉隐喻
征文通知:6G通感算融合
天南地北,令人难忘的“鸡”致味觉
修饰还原氧化石墨烯的味觉传感器的制备应用
Cecilia Chiang, pioneer of Chinese cuisine
成长是主动选择并负责:《摆渡人》中的隐喻给我们的启示
《活的隐喻》
通感:一扇让诗人不老实的门(外一则)
通感(外一篇)——孔武仲《乘风过洞庭》
味觉护肤——可以品尝的美
基于“通感”理念的沉浸式幼儿玩教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