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

2015-10-21 15:30吴敏
决策与信息·下旬刊 2015年11期
关键词:图书资料网络环境管理

吴敏

[摘要]在图书资料储存管理方面,也逐漸融入信息网络系统,实现网络化的图书资料管理,这也是图书资料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们对图书资料的需求量逐渐增加,以往的管理方式是不能满足于人们需求的,所以创新网络环境下的管理和建设体系是有着非同寻常意思的。本文分析了网络环境下独特的图书资料管理方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管理;图书资料

作为向人们传递各种知识和信息资料的图书资料室,能满足人们对各方面知识的需求。随着人们对图书资料需求量的增大,也为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一定难度,应该将网络技术投入到管理中,从而也让图书资料实现网络化和信息化的建设。

一、提高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意识

现在的图书资料要想实现网络化管理就是要先提高领导层面对其的重视意识,因为领导部门是对图书资源进行综合决策和统筹规划的核心,加强领导部门对图书资料网络管理的重视程度是重要的一项工作环节。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让领导改变传统图书资料管理的模式,让他们明确旧的管理模式已经不再使用于现代化图书管理工作,从而意识到电子图书资源管理建设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网络化图书管理制度的重要性,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工作。

二、提高工作人员专业技能素养

在图书管理中,资料管理人员是很重要的角色,他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职业素养,并有一定的责任感才能胜任这项工作。相关的领导要对图书资料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使他们的职业素养和知识能力都有所提高。首先,资料管理人员应该有综合技能和知识,要想将网络化彻底融入到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和建设中,就要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更专业的培训,比如计算机、网络知识以及数据信息库等方面,要保证他们能熟练操作各种办公软件,对网上图书资料的检索功能和管理功能都能完善掌握,还要懂得数据库的联机操作以及光盘数据库的结构检索等方面,对每一种搜索引擎和检索系统都有一定了解。图书资料室是传播知识的主要源头,也是前沿阵地,图书室所体现出来的使用效果和图书资料结构有直接的影响。所以还要在图书情报知识方面对资料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让他们了解到图书管理专业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让所有人都能发挥自己的所长,这样也就能让他们更好的服务于图书管理工作。其次,图书资料中会涉及到一些外国文献资料,而且网络上也会有大量的英文信息资源,所以要培训资料管理人员在英语方面的水平,这样能不受英文资料的使用限制。如果资料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英语水平,也就不能对图书资料中的英文资源进行分类管理甚至是阅读,也就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图书资料管理事业。

三、加强数据库的建设

图书数据库也就是图书信息储存的一个网络仓库,这也是网络化图书资料管理最基本的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越完善,图书资料实现网络管理的速度也就越快,网络图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就越快,能向读者提供更优质的图书服务。在数据库建设上不能只注重形式上的建设,要将其网络化的功效真正发挥出来,为人们所用。我国目前的图书网络数据库还有一定缺陷,体现在数量少、储存容量少等方面,特别缺乏的是社科方面,现在多数的社科方面数据库都不是开放的,都是为自己的企业开放,以企业的实际需求为标准。对于免费的数据库还是很紧缺的,而且质量还不高,有很多信息资料都是重复的,再加上数据库在建设上也比较落后,贡献出来的专业文献并不多,还有的资料根本就没有,尤其是各个学科中比较权威的资料更是少的可怜;数据库更新也比较慢,一些最新的资料都没有及时更新出来,对于科研需求更合不能满足。所以,加强建设网络数据库,让图书资源实现信息化是现在亟需要做的,同时还要建设更多种类的专题数据库,让每一学科的权威资料都涵盖在其中,再额外购买一些国外权威的资料和杂质供人们使用,使数据库信息实现综合性的建设,让人们能在网络数据库中检索、下载到更优质的图书资料。

四、加强用户教育

建设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人们所服务,在为用户提供网络图书资料之前,要先对使用用户进行专业的使用方法教育,让他们对电子信息的检索和利用功能有一定了解,还能让他们熟悉计算机最基本的操作过程和情报检索功能。同时还要制定一些使用手册,向人们宣传电子图书资料的专业知识,还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学堂,教授人们更专业的电子图书馆知识和使用方法,也可以利用网络视频、电子导航等网络功能去指导人们更具体的电子图书馆使用步骤。总之,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让人们传授电子计算机的检索功能和操作理论等内容,让人们能和时代接轨,逐渐走进网络时代,并能了解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网络图书检索系统,进一步了解电子图书馆的应用。让人门学会在网络上检索和使用图书资料,并能对其进行分类和处理,实现全民使用电子图书资料。

五、强化网络的安全管理

以往的图书管理都是架式管理模式,除了日常的资料归档和分类处理之外,还要进行防火防潮等工作。但是网络环境下的图书资料管理却不用这些现实中的安全管理工作,要做是网络安全管理和维护工作,这方面是不能被资料管理人员所忽视的。图书资源信息化虽然好保管,也不会占用过大的空间资源,但是网络毕竟是开放使用的,这会为电子图书资料带来安全隐患,缺乏一定的安全性。加强网络的安全管理是图书资料管理人员必做的一项工作,以防止网络病毒和黑客侵入电子图书系统。在计算机中安装有效的安全防护软件,并对计算机网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是很有必要的,在登录电子图书资料室时也应该验证用户名和密码,建立有效的安全防火墙技术,这样也能减少病毒的侵入,进行有效的防范,从而保证电子图书资料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六、实现资源共享

文献资源的共享性是网络化的内在要求,只有实现资源共享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信息资源的使用效率。虽然,资源共享已经宣传了很多年,但是很多学校、学院仍然走着保守路线,实行封式的管理。不能做到优势互补,自身的资源也得不到有效利用,白白浪费大量人力、财力、物力。因此,各图书馆、图书资料室必须树立起资源共享的观念,强化共享意识,走网络化管理的路线,通过资源共享来提高文献的利用率,实现互补。

七、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图书资料的信息化、网络化是必然趋势。要想在新时期新背景下做好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我们必须紧扣网络环境的特点,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意识,不断创新图书资料网络化管理策略,开展高质量的文献信息服务。

参考文献

[1]吕玉凤.网络条件下图书资料管理的转型探究.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1)

[2]陈雁基.于信息化背景的图书资料管理方法与措施.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

[3]胡斌论.网络时代高校图书资料的管理与建设.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3(2)

猜你喜欢
图书资料网络环境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关于图书资料管理创新的分析与研究
近代杜定友图书资料管理思想的思考
促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试论高校图书馆在网络环境冲击下的人文建设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道德与法治教育浅析
网络环境下的商务英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