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定位

2015-11-02 19:35侯歆闫民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武术文化

侯歆 闫民

(1.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34;2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与定位

侯歆1闫民2

(1.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山东德州253034;2 .济南大学体育学院,山东济南250022)

随着我国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赢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新的历史形势下,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武术文化的价值,然后对武术文化建设进行准确定位,促进我国传统武术文化的复兴与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此,文章在分析武术文化内涵与当代价值的基础上,重点就我国武术文化的发展定位进行探讨。

武术文化当代价值发展定位

中华武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有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不仅有基本的健身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中还有很多的哲学思想和良好的价值观,无论是对于我国当代的社会经济发展,还是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和促进作用。在东方文化日益崛起、东西文化逐渐交融的今天,武术文化也需要与时俱进,所以需要我们对武术文化中的先进部门进行很好的继承与弘扬,并在文化建设中寻找更多武术文化与时代发展的契合点,赋予武术文化更多的现代价值与内涵,使其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能够更加先进和规范,让国内外更多的武术爱好者接受武术文化的熏陶和启示。

1 武术文化的主要内涵

武术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一项体育运动,它不仅可以强健体魄,更重要的是可以升华人的思想境界,对人的行为准则起着导向作用,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众所周知,习武之人都会遵守一定的行为规划和道德规范,这些规范与品质会逐步成为武术文化中最精华的部分,其中所涉及的文化思想、伦理道德观念、审美价值体验以及哲学观等都可以纳入武术精神文化的范畴,是武术文化中最为重要的部分。另外,武术活动可以深化各民族之间的情感交流,以武结友,缓解民族矛盾,促进民族繁荣。

武术文化集中国思想文化之大成,它既凝结了儒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强调人要顺应自然,与自然要和谐相处、合为一体,同时又保存了道家随性自由,无为而治的理念。[1]习武者尚武崇德,遵循孔孟仁学的思想,具有高尚的品德和宏达的气魄,武术文化强调“万物与我为一”,“天人相通”,主要是说人和自然是相通的,要顺应自然规律,才能得以长足的发展;它讲究的人本思想对维护世界和平也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些讲究内在修为,以仁为本的道德观和价值观形成了武德独有的文化品质,使武术的作用不单单局限于强身和表演,更加丰富了武术的教育和交际等内涵。[2]发扬武术文化的意义在于它完整的统一了体育运动与思想文化,深化了修身养心的意义。

因此,武术文化是广大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不断创新总结出来的文化成果,具有一定的区域性,它是整个中华民族的特征性文化规范,具有整体性;武术活动不能独立于社会存在发展,相反的,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进步还将赋予了它新的内涵。武术活动在中国有着良好的人群基础,通过个人、小群体武术活动的开展,可以更好的传承、延续这种优秀的文明,使武术文化更加深入人心。

2 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

2.1 磨练意志,开展思政教育

学习与修炼武术需要一个长期坚持的过程,在这期间,要充分的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才能达到锻炼意志,修身养性的目的。武术是一项艰苦的运动,在练习的过程中,要求习武者忍受得住疼痛,耐得住枯燥,坚定意志,直击困难,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初的锻炼目的。“武德比山重,名利草芥轻”,修行武艺的过程,也就是接收武术文化熏陶的过程,不仅可以使人身心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品格。中华武术在历经了几千年的洗礼后,逐渐形成了尊师重友、以武交友、讲究礼仪、见义勇为等优良的文化传统,这些优秀文化的形成为中华传统武术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3]在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武术文化要与重要主流价值观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形势,重新确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提高思想道德水平,积极地与违背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作斗争,提高人们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完善人格,注重人文关怀,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中国武术文化的综合功能。

2.2 健身养生,强化竞争意识

中华传统武术技法有着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基本功能,其中最具特色的一项就是技击。在文明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代社会,对抗斗争的方式也一改以往的模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然而,即便如此,传统武术的技击技法仍然在现代社会的武学体系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它所讲究的活用技巧以及灵活多变的武术形式,依然是御敌防身的重要手段,是培养个人竞争意识的重要形式。不置可否,要想发挥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必须要重视日常训练,如加强技击技法、重视内外功的练习,认真揣摩“无法之法”的内涵等,当一个人能够真正理解武术文化后,其对社会竞争必然会有更深的认识。[4]

武术文化的健身养生功能主要体现在两点:首先,武术文化能引导人积极参与武术运动,维持良好的身体机能,促进健康,增强人的身体素质,可以帮助武术练习者摆脱疾病的困扰,增强体质。其次,借助武术文化的熏陶,可以提高人的生活品质,改善人的心理状态,最终达到改善人的精神状态的目标。具体而言,通过对中华武术孜孜不倦的训练,传统武术会对习武者产生了多方面积极地影响,它会使人的体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保证身体的健康发展;同时,武术通的练习可以让人的全身器官都得以锻炼,心理状态得以调节,对增进人的健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武术文化的熏陶加之武术运动的练习,对内可以调理人体的内环境,保证身体各项指标的平衡,利用调节呼吸行气,可以保证人体内气的旺盛,维护人体气血运行的阴阳平衡,使人精神倍增;对外可以舒缓关节的运动,增强体质,促进人体的健康发展。

2.3 竞技娱乐,丰富文化生活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精神文化需求得以迅速增长,体育消费需求也得以不断扩大。基于武术运动的竞技性和丰富的文化内容,武术运动能够很好的融入现代人的文化生活当中。纵观中国武术运动的发展历程,武术运动早在奴隶社会就进入了娱乐文化领域,竞技娱乐的价值在任何时代都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和内容、精湛无比的武术技艺、广阔而深远的文化内涵,都为武术运动以及武术文化发挥竞技娱乐功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伴随着武术运动的发展,武术运动的表演形式更加丰富,休闲娱乐价值得以不断提高,中国武术的竞技娱乐功能和观赏价值越来越符合现代人的审美习惯,无论是武术套路等外在文化,还是武术比赛等娱乐表演文化,都能够带给武术表演者和爱好者美的享受,这对丰富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无疑是非常有利的。不仅如此,在中国的武术文化中,还蕴含着很多启迪教育功能,所以在带给人们更多快乐体验的同时,能够对人进行启迪和教育,尤其是对于青少年一代,武术运动已经进入体育课堂,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2.4 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中国的武术运动经久不衰,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所以在文化传承和民族精神的弘扬上具有不可忽视的现代意义。中国武术文化的发展,植根于中国长期的农耕文明,长期受到儒家学说、道家学说等传统文化的熏陶,所以在现代环境中也会有良好的生存环境,更加显现出了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精神弘扬上的优势。尤其是随着近年来中国经济实力的增强,文化强国战略的提出,武术文担负起了中国民族文化复兴与传播的重任。因此,进一步挖掘中国武术文化的内容形式和艺术价值已经是大势所趋,中国武术文化的当代建设,需要凸显文化传承的基本功能,多发掘能够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教化子孙后代的文化题材,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发挥更大的作用。

3 武术文化的发展定位

3.1 时代性与民族性共存

追求中国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就离不开对其时代性的建设,但是中国的武术文化又具有民族性、传统型的特征,所以只有实现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共存,才能让中国的武术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5]无论是在哪个时代或区域,武术文化要想得以更好的发展,都需要积极适应这个时代的特定需要,实现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充分适应,对于中国当下的武术文化也不例外,所以中国武术文化的建设与发展,要充分体现中国当代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如将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我国现阶段的文化强国、中国梦的实现等结合起来,就赋予了中国武术更多的时代价值。但是,在追求武术文化时代性的同时,我们不可以对武术文化中的传统元素盲目抛弃,也不可以盲目引进西方武术中的文化元素,而是要保留中国武术文化的民族特征,正确处理好时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冲突,最终实现时代性与民族性并存的发展目标。因此,在对武术文化的发展进行定位时,既要建设更多代表进步方向的时代精神,又要选择代表生命力的民族精神,并且借助时代精神来塑造新的民族精神,让民族精神影响着武术的时代精神,这样方能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良性发展。

3.2 继承与创新并举

中国武术的旺盛生命力,其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对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的吸收与积淀,追求武术文化的当代价值,必然会面临对武术文化传统要素的摒弃、继承与发展等方面的问题。由于中国武术文化的传统内容可能与当代价值的追求存在“代沟”,所以需要对其进行创新和再塑造,使之形成与中国当代发展相适应的价值体系,为武术文化的传播消除障碍。因此,中国武术文化的当代发展,需要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有所创造、改进和发展,做到继承与创新的并举。一方面,我们只有全面的继承武术传统文化的优秀文化,才能确保武术文化的生命力,形成区别于西方武术文化的元素,彰显民族精神;另一方面,中国的武术文化需要赋予现代价值,甚至走向世界,这就需要我们摒弃中国武术传统民族主义思想的束缚,合理借鉴当代体育文化中的优秀内容,实现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有效创新,进而创造出更多能够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文化形态,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3.3 赋予更多的人文精神

中国的武术文化建设,归根结底是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而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文化的力量,更需要人文精神的激励。[6]人文精神是由优秀文化孕育而成的精神,是人类在历史发展中对优秀文化积淀、凝聚、孕育而成的精神。从宏观角度讲,人文精神可以促进民族精神的发展,增强整个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领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从微观角度讲,人文精神可以引导个人的价值取向,让人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所以对人格的健全与完善也是非常有帮助的。因此,在武术文化发展中赋予更多的人文精神,可以培养武术练习者和欣赏者的人文素质,提高社会大众的思想道德修养,从而使武术文化更好的服务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例如,中国的武德自古具有以尊师重道、重义守信、谦和仁爱等内容,其中的很多人文精神可以进一步的培育和发展,以此形成对当代人思想道德观念和行为规范的评判标准,增强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

4 结语

武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着大量的军事、哲学、宗教、养生、教育、体育、医学等方面的优秀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但是,武术文化的发展同样需要理论建设与理性批判,需要对武术文化的建设进行准确的定位,既要体现民族精神,又要具有世界眼光,实现武术文化价值与功能的不断拓展,促进中国武术文化的战略性发展。

[1]江华,邢连军.试析武德的文化价值[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

[2]苏克强,胡素梅.传统武术文化的和谐内涵与传承途径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1(04).

[3]马爱军.论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少林与太极(中州体育),2011(04).

[4]答邦俊,董旭晖.中华武术文化的国家软实力角色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06).

[5]龙行年.中国武术文化发展视阈:从自知自信走向现代化[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05).

[6]邱海洪,王俊云,胡蓉.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的文化学解读[J].搏击·体育论坛,2014(01).

Modern Value and Positioning of Wushu Culture

Hou Xin1Yan Min2
(1.Career Technical College, Dezhou Shandong 253034; 2.P.E.School of Ji'nan University , Ji'nan Shandong 250022)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cultural power strategy,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has won an unprecedented opportunity for development.In the new historical situation,we must realize the value of Wushu culture,and then carry on the accurate localization to the Wushu culture construction,promote Chinese traditional Wushu culture's revival and development,the better service to our country's socialist modernization construction.On this basis,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nota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Wushu culture,and the emphasis 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Wushu culture.

Wushu culture contemporary value development positioning

G85

A

1004—5643(2015)09—0017—03

1.侯歆(1975~),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武术教学。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武术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谁远谁近?
武术
如何让学生掌握好武术中的寸劲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