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高校田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2015-11-02 19:35郭颂李率文余小平
武术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田径民族体育

郭颂 李率文 余小平

(1.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科技大学体育课部,湖北武汉430081)

民族高校田径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研究

郭颂1李率文1余小平2

(1.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科技大学体育课部,湖北武汉430081)

田径教学是体育教学的基础,对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终身体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近年来民族高校体育的田径教学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田径运动在民族高校体育中逐渐失去其重要的地位,乃至最终被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所取代。因此,如何在民族高校田径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田径运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民族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高校田径教学终身体育兴趣培养

1 民族高校开设田径课的意义和作用

二十一世纪,我国教育部根据本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以及学生自身的身心特点,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把学校体育工作的重心切实放到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身心水平上来。”显然,为了提高学生自我保健能力和养成持之以恒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使体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国家对学校体育工作指出了方向,明确了要求。田径正是顺应这种形势要求而走进了民族高校,田径运动不仅有助于民族高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促进身心健康,而且可丰富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的业余文化生活,增强民族地区学生对竞技性田径运动项目的认识。此外,在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振奋他们的民族精神,激发爱国主义热情等方面也具有积极的意义和作用[1]。

2 民族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民族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田径课所占比例不高

当前,我国民族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的内容多达20余个项目,其中大多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如武术、珍珠球、蹴球、陀螺、抢花炮、藤球、各式各样民族健身舞等,仅在考试内容里还保留着反映身体素质情况的一些田径项目,如短跑、中长跑、蛙跳等,在实际公共体育课中所执行的比例更是不言而喻。我们知道,教学大纲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根据学科内容及其体系和教学计划的要求编写的教学指导文件,是指导学生自学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纲要。尤其在2002年,教育部在新教学大纲中将体育课改名为“体育与健康课”,更加注重广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否都得到了改善和提高。如前所述,田径运动可满足广大学生大众化、多样化锻炼的需要,有助于广大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因此,提高田径课在民族高校体育教学大纲中的比例是新大纲的需要,更是少数民族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2.2 民族高校田径教学模式单一、方法和手段老化

目前,由于我国各民族高校田径场地设施条件的制约,绕场跑步成了每学期田径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学模式也由此显得单调、刻板,这样一来,班级里有一定田径基础的学生,可以不用练习即可很容易达到田径考试要求中的及格甚至满分标准,而且这样的学生在每个班级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用这部分学生的话说“上田径课简直是在浪费时间”,显然,田径教学模式的单一影响了这部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更不要说培养这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能力了。此外,由于考核要求中也多是以跑步为主,导致在田径课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过于强调学生共性,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个性发展,学生的田径水平参差不齐,这是客观现象,如果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搞“一刀切”,“奉行一个哨子很多球,学生老师都自由”的方针策略,势必会严重制约学生的爱好、兴趣和潜力的发挥,磨灭了学生原有对田径的热情和喜爱[2]。

3 对民族高校田径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建议

3.1 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前提

我们知道,许多体育教师习惯于把主要精力用到教案设计、教学步骤上,这种精神固然是好的,但如果因此而忽视了师生之间情感的培养,其结果可能事与愿违,如苏联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友好感、互相尊重的和谐关系,这将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以上说明了教学不单纯是将知识传授给学生的过程,而首先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一种关系,即教学是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际关系。高校田径教学亦是如此,田径教学过程中也应遵循人格上平等,交互活动中民主,相处氛围上和谐的原则,此外,在田径教学活动中努力营造一种友善的,相互信任的,相互尊重的良好氛围也至关重要[3]。比如在师生之间建立平等合作的伙伴关系上,就需要教师亲自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了解学生,做学生的朋友,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协作、学生和学生之间协作的交互方式,来培养学生对田径运动的激情和热爱。

3.2 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在高校田径教学中适量加入比赛、表演的方法,符合高校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及运动技术规律,田径教学中比赛、表演的合理运用,可调动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也可促进学生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的同步提高,以下是笔者近几年在田径教学中感觉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的一些教学方法,仅供参考。

方法一:将班级学生分成人数相等四或五组,每组学生人数及整体水平相当,举行4×100米、4×200米、4×400米接力。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担当裁判,胜出者可评出“最佳团队”等称号,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方法二:将班级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或五组,每组学生人数及整体水平相当,举行二级蛙跳接力比赛,每人最多不能超过3次机会,否则视为违规,以保证每个组里面的所有同学均能参与到比赛中来,总距离为50米或100米,在不违例的前提下,哪组先完成即为胜方,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担当裁判,以此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热情。

方法三:在班级里定期举行100米、800米、1500米比赛,争取前两次课记录下每个学生的成绩,在后来的比赛中作为重要参考,实际操作如下,如甲乙两位同学在800米第一次的测试中乙落后3米,则在第二次的比赛中,将甲推后3米进行比赛,100米、1500米以依此类推,教师对比赛结果作以记录,评选出每次比赛的冠军、亚军、季军,为年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此方法可有效避免班级里有一定田径基础的学生上课不主动、缺乏激情的现象,以及那些有差距的学生的消极心理,可谓一举双得。

3.3 灵活多变、积极有效的评价体系是保障

学生在田径学习中难免会有困难、差错、失误,尤其是那些没有田径运动基础的学生。因此教师如何来对待班级里这部分“弱势群体”非常重要,不适当地批评、指责、漠不关心往往都会对学生的自信心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一旦自信心没有了,那么他们对田径学习的主动性就会大大削弱,自然而然对田径学习也就逐渐失去兴趣了。比如,田径教学活动中,对待“弱势群体”的语言上要经常用“没关系、再来”,“很不错、加油”等语句,以此来激励学生对田径学习的热情。而在年终考核时最好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掌握,不要“一刀切”,考虑到学生田径运动基本素质的差异,没有田径基础,身体素质相对较差的学生,尽管一学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但最终也有可能达不到大纲中所要求的标准。鉴于此,建议对待这样的学生应适当降低要求,避免学生因付出而没有得到应有回报,而产生了消极运动的心理,甚或淡化了终身体育思想的意识[4]。

3.4 “学者型”的体育教师是目标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学生都有“向师”的模仿心里,与学生共处,教书育人的老师自然而然是学生模仿和学习的对象。尤其高校田径教师,由于田径跑跳投等小项目繁多的特点,对引导者的要求更高,因此,作为田径体育教师,最好多掌握几种田径项目中的小项目无疑是有益的。还有“身教胜于言教”的道理告诉我们,教师自身田径运动水平的优劣,将对学生学习田径运动的兴趣产生最直接的影响。试想,如果体育教师在教授田径技术的过程中,动作僵硬、牵强、不规范,严重缺乏观赏性,又如何能激发学生田径运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呢?可见,掌握过硬的田径专业技术是提高田径教学质量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外,体育教育工作者最好能向学生推荐一些好的书籍让学生去阅览,树立起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特有的体育教师人格魅力,以此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当然,这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体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地学习技术及理论知识,勤于思考,不断创新,向一个优秀的“学者型”的高校体育教师而努力[5]。

[1]庄伟.普通高校田径教学面临的困境及其发展策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6(3):108-110.

[2]张晓陆.普通高校体育课必须重视田径教学[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3(60):85-87.

[3]李秉德,李定仁.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34-147.

[4]陈瑞玉,韦春晖.高校田径教学面临困境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南方论刊,2008(4):105-107.

[5]高丹.普通高校田径教学改革与发展的若干思考[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6(6):83-85.

On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or Nationalities

Guo Song1Li Lvwen1Yu Xiaoping2
(1.Sports Institute, South-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Wuhan Hubei 430074, China; 2.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 China)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s the basis of physical education, which ha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improving students'physical quality and lifelong physical education.However,in recent years,the National University Sports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s facing unprecedented difficulties.Track and field sports in the national college sports gradually lose its important position, and are eventually replaced by national traditional sports. Therefore, how to cultivate students' interest in the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and mobilize the students' enthusiasm and initiative in the track and field sports are problems deserving discussion and research for educators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University track and field teaching lifelong sports interest cultivation

G82

A

1004—5643(2015)09—0093—02

2012年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课题,编号:CSY12028。

1.郭颂(1981~),男,讲师。研究方向:民族高校体育。

2.李率文(1978~),男,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

猜你喜欢
田径民族体育
科学运动会:田径篇
我们的民族
从第15、16届世界田径锦标赛透析我国竞技田径的发展
多元民族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借助实心球进行田径训练之我见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