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15-11-13 22:43杨颖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15年10期
关键词:语文课程利用教材

杨颖

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就是寻找一切有可能进入语文课程、并能与语文教育教学活动联系起来的资源。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有着如此重要的意义和作用,那么它的特点有哪些,师生又该如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通过哪些方式和渠道去教授好、学习好语文课程,这些都是需要了解和探讨的问题。

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利用创造性一、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内涵

课程资源一般被认为是课程的形成因素以及实施的条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来说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为课程资源,狭义来说直接形成课程的因素为课程资源。我们可以按照功能特点将其分为素材行语文课程资源以及条件性语文课程资源;按照空间将其分为课内和课外资源;按照物理存在形式分为文字、活动、信息化资源等;按照存在形式分为隐性和显性语文课程资源等。

二、语文课程资源发展现状

(一)教师资源意识淡薄

如今开发和利用课程相关资源的程度并不令人满意。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一线教师并没有意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要性,并且对于优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仍停留在初级阶段,并没有充分利用。大部分教师对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是根据自身经验和阅历进行的,并不专业,也缺乏综合开发的意识,导致资源开发利用处于初级阶段。

(二)对语文课程资源挖掘不够

学生的学习方法较为落后。尤其对于农村地区的学生来说,学校资源十分有限,硬件设施完全之后,经费较少,没有对活动的保障措施,这就导致学生的课程学习仍旧完全按照传统模式进行,仍旧只在课堂学习,缺乏相关实践活动,部分知识完全脱离生活,无法实现课程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除此之外,老师的授课重点在于教材,没有加入自己的见解和结合生活实际,所以语文课程资源仍然很单一。

(三)区域资源发展不平衡

城乡之间的教学资源差异显著。农村的学校的课程资源与城市学校完全无法相比较。由于资金短缺,与教育相关的场所建设、设备投入、媒介构建都十分滞后;同时,对于校外的相关学习资源更是完全短缺。比如,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这些场馆建设在农村几乎是无迹可寻的。

(四)教学评估系统很不完善

根据我们对我国部分初中开发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的现状调查显示,学校和老师们更重视显性课程资源,如教材和设施;但对于隐形课程资源如民俗风情、乡村文化则十分不重视;注重物质性的校内资源,但忽视了社会和家长引出的校外资源;重视静态教育资源,如教材和教辅,忽视其他动态的教育资源;重视学习的成果,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态度。教师对于开发和利用相关资源没有足够的经验,也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而且学校并没有一个完善的体系进行语文教学资源开发。

三、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途径

(一)创造性地处理教材资源

1.创造性处理教材资源的前提是教师充分的理解教材。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很多教师都是被动地执行教材,没有将自己的理解放入教材中,照本宣科地讲教材上的内容,将其传授给学生。作为教学中最主要的资源教材,不是不能够被抛弃的,但是如果想要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就必须要求教师充分准确的理解。教师要做到深入浅出。

2.创造性处理教材资源的基础是结合生活实际。第一,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生活作为教学考虑的首要目标,深入教材,将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教授的重点。其次,教师教授的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教师研读教材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将教材内部的联系清晰明确,由简亦难的教授。最后,教师教课的时候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每个教师的优势不同,所以在上课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提高教学能力。比如,擅长朗读的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督促学生思考,学习。

3.创造性处理教材资源的关键是方法的灵活运用。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语文教育的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对于教材进行整合利用。首先可以对文章、教材内容进行段落和章节的调整。比如,在学校组织春游前教师可以选择有关家乡、自然风光的文章进行提前授课,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内容,也能够对所见所闻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就达到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

(二)开展丰富多样的语文主题活动

学校可以根据年级的不同组织多种多样的语文主题活动。如在初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难点是文言文学习,教师为了更好地把握学生的文言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可以采取文言文朗读大赛的方式进行活动,因为是比赛的形式,就在最大的限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家长也更加重视,老师也能够从实际意义上明确教学中的不足,加以弥补。

(三)充分挖掘地方语文课程资源

每个地方的民俗不同就造就了不同的文化,这是沟通历史和显示的纽带,是我们精神家园。挖掘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充分了解自身的民俗,历史,上承传统文化,下接现代文化,是民族精神得到更好弘扬。可以采取旅游综合活动课,让学生组成小组搜集整理资料,设计旅游路线,采取班内交流和网上发帖的形式提交成果。还可以进行民俗讲解等,让学生针对一个民俗任务等进行整理搜集,以回报和图片的形式进行成果展示。此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古城,在班内举行演讲比赛等。

(四)多渠道运用,拓宽学生学习面

第一,开发家庭资源。每个学生的最主要的学习场所不仅仅是学校还有家庭,将家庭中的语文课程教育资源进行开发十分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家长和学生一起读课外书等,交流书中的内容可以直接提高学生的阅读量。第二,利用学校内的资源。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比如再讲人物传记的时候,可以配合相关的视频,音乐等,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于课本内容的理解还提高他们上课的认真程度。最后,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比如在社区里进行调查,走上街头了解一些时事现象等,通过这种方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也能够让他们更加了解社会和生活。

四、结语

理论研究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重点之一,当时实践探索是语文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关键目的。用科学的教育学理论支持教育行为是十分必要的,笔者认为通过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能够将语文教学的空间进行拓展,将传统的语文授课方式进行了丰富,各个科目与语文学科之间的联系能够加强。除此之外学生的动手能力,合作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查找资料的能力都得到了一定水平上的提高,综合素质有了明显的改善。

参考文献:

[1]那炜筠.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8,(04).

[2]唐敏.刍议初中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上海教育科研,2008,(12).

[3]陈红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浅谈农村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J].海峡科学,2009,(09).

[4]王标.儿童文学与初中语文课程资源开发[J].现代中初中教育,2011,(05).

猜你喜欢
语文课程利用教材
利用min{a,b}的积分表示解决一类绝对值不等式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利用一半进行移多补少
利用数的分解来思考
Roommate is necessary when far away from home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