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课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2015-11-16 21:46虞克凡
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 2014年8期
关键词:均衡

虞克凡

摘 要:随着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实现,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农村学校包括教学点已基本实现多媒体、宽带网络到班,农村学生可以通过网络享受到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但农村学校特别是教学点专业师资不足、教学水平不高、音体美课程开设困难的问题依然存在。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学生真正享受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利用网络进行远程教学的互动课堂显现出重要意义。清浦区在开展了技术培训、送课下乡、教师交流等方法的同时,在城乡学校间进行结对,通过专递课堂、直播课堂、互动课堂,促进城乡学生在学业上共同学习,在生活中结为朋友;促进城乡教师互评互助,在网络共同体环境下共同成长。

关键词:移动课堂;城乡教育;均衡

中国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16-0006-03

一、引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缩小城乡差距目标,对促进教育的均衡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对缺乏师资的农村学校具有现实意义。淮安市清浦区把通过教育信息化达到城乡教育均衡作为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从2010年初启动区域教育现代化建设,2012年底顺利通过省级验收。经过三年的省级教育现代化创建,城乡学校面貌焕然一新,在教育信息化硬件设施上实现了城乡均衡;实现了基于清浦教育城域网的中小学光纤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城乡学校都建成校园网络管理中心,教师备课、教研、教学文件及日常管理数字化、网络化;城乡教师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所有教室都能通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数字触摸一体机)进行互动教学。但在此基础上,如何通过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让农村孩子享有优质的课堂教学?让农村教师快速提高教学水平?清浦区在开展了技术培训、送课下乡、教师交流等方法的同时,在城乡同质学校间进行结对,通过专递课堂、直播课堂、互动课堂,促进城乡学生在学业上共同学习,在生活中结为朋友;促进城乡教师互评互助,在网络共同体环境下共同成长。

二、清浦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状况

1.清浦区教育概况

江苏省淮安市清浦区古称清江浦,境内四水绕城,古老运河穿城而过。全区户籍人口30.72万,流动人口2.28万,土地面积277.6平方公里,现辖5个乡镇、4个街道,是江苏省委省政府支持淮安加快建设苏北重要中心城市的核心区、淮安主城区的南大门。全区现有高级中学1所,完全中学1所,初级中学4所,九年一贯制学校4所(另有1所是民办学校),小学8所(另有小学教学点4个),幼儿园23所(含办园点5个);全区现有中小学在校生34158人,幼儿园在园幼儿8248人,幼儿园教职工718人;是省社区教育实验区、省教育科研先进单位。[1]

2.清浦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与成绩

为实现城乡教育均衡,清浦区通过教育集团化、城市骨干教师下乡支教、城乡交流、校长交流等多措并举提升农村教师队伍素质和农村学校的教育质量,全面促进农村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加快了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步伐;通过名校挂靠、轮岗交流、划片招生等措施,缩小校际差距,全区学校办学条件、师资水平、教育质量、管理水平等方面呈现出均衡发展态势。城区初中、小学生固定资产均为17836元,农村初中、小学生固定资产均为15152元。城、乡中小学中级职称以上教师比例分别为78.3%和77.8%,已达省定标准。2010年1月以来,清浦区通过城市骨干教师下乡支教、城乡交流共交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教师472人,比例达34.3%,通过校长互换交流20人,比例达30.3%。

3.清浦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清浦区位于淮安主城区的南大门,但仍有70%的农村人口;受中国长期以来城乡二元化发展影响,城乡经济发展差异较大,带来各项事业包括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均衡,不是短时间内能够解决的;特别是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均衡容易,而软硬件建设、校园文化,特别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均衡是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更为突出的是音体美等学科,在学科、学历、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方面,城市学校比农村学校配置更合理,近几年不断从乡镇中小学选拔优秀教师进城更加剧这种不均衡;[2]优质生源向城市集中给乡镇教师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和伤害;乡镇教师课务重,家庭负担压力大,教研活动质量差,送教下乡教师难以融入乡镇学校文化氛围,对乡镇教师引领作用不够,流于形式。

三、基于移动课堂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几种形式

根据青浦区城乡学校互动课堂环境和网络接入情况及不同学科要求,主要采取了专递课堂、直播课堂、互动课堂等几种形式。

1.专递课堂

专递课堂是指将课堂教学过程完整摄录并制成光盘,农村学校或教学点学生通过观看实录光盘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专递课堂是国家教学点数字教育资源全覆盖项目的具体实施,它对教学设备的投入要求较低,班级里只要有多媒体播放设备如DVD等就能实现,但只能满足开足开齐国家规定的课程,不能保证开好课程。[3]

2.直播课堂

直播课堂是通过音、视频采集设备,用流媒体技术将主课堂教学实况同步广播到网络上,连接网络的从课堂通过音、视频显示设备同步收看或点播教学实况来完成教学任务, 主课堂采用全自动录播教室(或微格教室),减少对教师教学的干扰,也减轻技术人员的工作。直播课堂有一个主课堂,可以有一个或多个从课堂,主课堂的教师对本地农村学校的教学情况比较了解,并且和农村教师在课前可以共同备课,了解农村师生的需求,因此教学设计有一定的针对性,农村学生对讲授内容也比较容易理解和接受,对农村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也有很大帮助。

3.互动课堂

互动课堂是在直播课堂形式的基础上,实现主讲教师所在的主课堂及助课教师所在的从课堂之间音、视频信号的双向流动,不仅让从课堂的学生能够接收到主课堂中主讲教师的授课内容和学生的互动参与情况;同时,主讲教师可以通过显示设备,及时了解从课堂中学生的学习情况、点名学生回答问题,实施全程同步传递课堂实况,师生、生生实时互动交流的一种教学形式。从而实现认知引导、知识学习、人际交流等交互活动,真正实现优质资源同步共享的目标。

四、网络同步互动课堂在推进城乡教育均衡的创新运用

专递课堂和直播课堂都存在着异地教学不能互动的缺陷,导致从课堂主讲教师的存在感太弱,课堂教学不真实、不生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调动,教学效果也不是十分理想。要想让从课堂的学生仿佛置身于主课堂,可以和主课堂的师生真正进行直接交流,主、从课堂之间必须实现实时互动,因此只有互动课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同步课堂。

1.互动课堂的技术支撑

清浦区的农村学校都已实现班班通,城区条件较好的学校建有全自动录播教室,从课堂学生同步收看主课堂的教学已没有任何问题。在双向交互方面,我们采用的是双向独立交流的方法。从课堂配备音、视频采集设备,最好是移动式的,便于不同班级使用;主课堂在原有的录播设备基础上,在讲台上再放置一台联网的电脑,供教师随时观察从课堂的情况;教室的前面或侧面再安装一套多媒体展示设备,当需要师生、生生交流时,主讲教师只要在电脑上切换成双屏显示,主、从课堂的师生、生生便可以进行互动交流了。在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方面,主讲教师和助课教师通过网络备课、网络评课等网络教研平台开展教研活动,使得课前课后的交流及时便捷;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及时看到主讲教师发布的教案、学案、通知等,做好课前预习等工作;对课堂上没完全掌握的知识,课后还可以通过平台和教师、同学进行交流讨论。[4]

2.互动课堂教学组织

互动课堂是一种虚、实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与常规模式下的课堂相比,对教师教学设计、组织教学、沟通交流等能力有更高的要求。课前准备:由于要面对两个课堂、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因此,主讲教师和助课教师课前应该通过网络教研平台或面对面集体备课,主讲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了解从课堂的学生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思维、学习能力、学习习惯,做到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设计;助课教师也要充分了解课前需准备的材料、教学内容和环节,保证课堂教学有序开展;教学过程:主讲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整个课堂教学的组织者,要同时兼顾主、从课堂,协调好主、从课堂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5]从课堂的助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置身教学之外,应该配合主讲教师适时助教,做好从课堂的学习管理,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并做好记录;课后反馈:作业批改、课后辅导、成绩统计分析,并及时和主讲教师进行教学情况的交流等,以减小远程教育与面对面授课形式教学效果上的差距。

3.互动课堂团队建设

互动课堂教学团队由主讲教师、辅导老师和技术人员组成。因此,应由教育主管部门牵头,教研和电教部门共同负责团队建设。教研部门负责选拔主讲教师;组织集体备课,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方法、撰写教学设计、制作教学课件等;电教部门负责教师信息技术应用的培训、现代化设备和网络的维护管理等。主讲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理论功底、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同时具有良好信息技术素养;助课教师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借助互动课堂,积极助教,同时要不断学习提高;技术人员应具有较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一方面做好互动课堂的技术支持,同时也要针对新媒体新设备做好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4.互动课堂未来展望

网络通信技术高速发展,为教育教学插上了飞翔的翅膀,恰当、充分的利用网络,服务教育教学,必定能够促进教育信息化的更快更优的发展。基于流媒体技术的互动课堂教学模式,从大局着眼,往小处落实,为促进区域内城乡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我国的教育均衡化发展提供了一条有效的途径。随着无线网络的全覆盖、移动学习终端的普及和微课、翻转课堂等教学资源、教学模式的出现,互动课堂的实施将更加便捷可行。[6]未来,互动课堂不仅是教学的场所,更是智慧交流、思想碰撞的阵地,学生在交流中开拓视野,在碰撞中创新思维。

参考文献:

[1]青浦区教育局办公室.清浦教育概况[DB/OL].http://qpjy.gov.cn/news_view.asp?id=5397,2014-6-3.

[2]滕瀚.运用优质网络教学资源同步课堂教学的个案[J].中国远程教育,2006,(4):18-22.

[3]李桂云.“基础教育同步课堂”——搭建东西部中小学教育的平台[J].中国远程教育, 2003(2):46-47.

[4]刘洁,周玉霞.同步直播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以农村小学英语教学为例[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4(4):23-24.

[5]严友田,李冰景.名师“1+X”同步课堂建设力促孝感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4(4):37-38.

[6]杨九民,黄磊.对话型同步网络课堂中学生参与度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0(11):95-96.

(编辑:郭桂真)

猜你喜欢
均衡
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均衡路径探析
2×2矩阵博弈中的混合策略均衡
浅析国外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我国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启示
浅析静物在安格尔绘画中的作用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形式法则
浅析均衡与非均衡的证券市场
高校体育专业学生膳食营养合理性分析
学生各科学习成绩指标的模糊识别
经济因素视角下延迟退休最优年限实证研究
基于服务主导逻辑的顾客购买意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