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 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的编制

2015-11-18 12:17林少惠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5年22期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高中生

林少惠

〔摘要〕目的:编制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并进行心理测量学分析。方法:广州市某中学2000名高中生接受测验,使用SPSS16. 0 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结果:自编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可以提取 4 个因素,分别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兴趣调动性。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0,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760到0.927之间,内容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的结果都比较理想,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业主动性发展状况的有效测量工具。

[关键词〕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5)22-0008-04

一、引言

2001年教育部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其中明确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是:“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要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因此,新时期的教育改革多围绕“主体性”而展开,把发展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放在教学目标的首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成为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知识经济和终身化学习社会对现阶段人才素质的客观要求。

学习主动性(learning initiative)是指推动学生积极主动、自主自觉、持久地发生学习行为的内部动力系统及其功能,是学生在主体意识的支配下有目的地自觉自愿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隐态度和行为倾向。王云海、武丹丹和李峰[1]研究指出,学习主动性是由学习内外部各种相关因素产生的,包括学习的需要、学习的愿望和兴趣、学习目标以及学习的内在动力。学习主动性对学习起着唤醒、定向、选择、维持和调节的作用。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学习主动性的内涵大体包括了两方面:一方面表现为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强调其自觉性和能动作用;另一方面表现为学生对学习动机、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结果、学习环境等方面主动作出选择、控制或调节的行为倾向。

国外目前对学习主动性的研究中,使用较多的工具是 Bateman 和 Crant[2]编制的主动性人格量表(Proaetive Personality Scale,PPS)。主动性人格是“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相对稳定的人格或行为倾向”,它是影响主动学习行为的稳定的个体差异变量。

近几年国内对学习主动性的探讨已经逐步由定性向定量转化,一些学者已采用自编问卷调查和探讨中专生的数学学习主动性、初中生学习主动性和大学生主动学习的现状和特点,但是研究工具都缺乏科学的测量学指标,信效度有待验证。少有研究针对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的维度和测评工具的开发,这不利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现状分析及对策探析。本研究旨在整合、提炼已有文献关于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维度的分析,编制高中生学习主动性测评量表,以期对评定当前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现状及发展特点、探讨中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培养策略有所帮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来自广州市某中学的高一、高二、高三的2000名学生参加了测试,最后回收有效问卷1796份。有效数据分布为高一年级718名(40%),高二年级449名(25%),高三年级629名(35%)。其中男生624名(34.7%),女生1172名(65.3%)。以班级为单位,按照统一的指导语,用包含30题的初始问卷施测。

(二)理论维度的构建

参考已有研究中对学习主动性的概念的相关理论,并结合中国高中生学习的实情,提出以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元认知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等四个方面来构建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

(三)方法

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题项的来源有:(1)对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从已有相关量表中挑选与合适的项目,初步确定问卷的结构;(2)开放式问卷调查 200 名高中生(其中高一 80 人、高二 80人、高三 40人),请他们描述日常学习中主动学习的表现。对问卷调查结果加以分析,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条目。整合、提炼文献检索和开放式调查所形成的条目,编写成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的初稿,经过专家修改,表面信度良好。初始问卷由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过程与成效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4 个维度构成,包含30个题项。采用7点计分,从“非常不同意”到“非常同意”依次计1~7分,得分越高说明学习主动性越强。

(四)数据处理

用SPSS16.0 进行数据分析,主要分析方法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相关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等。

三、结果与分析

(一)项目区分度的分析

每一个题目的区分度是求各项目与量表总分的积差相关系数。相关系数显著,表明该项目能够代表所要测量的内容或主题;相关系数不显著,表明缺乏区分度。统计结果发现,所有项目的相关系数均显著,因此全部予以保留。

(二)项目鉴别度的分析

第一,求出量表各样本总分。

第二,将被试按照测验的总分从高到低排序。

第三,找出样本上下27%处的临界分数。

第四,依照临界分数将观察值在量表的得分分为高分组和低分组。

第五,以独立样本t检验检查两组被试在每个项目上的差异。

第六,以差异是否显著作为项目的鉴别指数。如果差异显著(即p值小于0.05),说明项目具有一定的鉴别性,不显著说明该项目不具有鉴别度,可据此进行项目筛选。统计结果表明所有项目的差异均显著,因此全部保留进入下一步的因素分析。

(三)因素分析

对问卷的30个项目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采用Barlett 球形检验和KMO值对样本充足度和是否适合进行因素分析进行检验。结果显示Barlett球形检验达到显著差异,χ2=28431.653,p<0.001,说明30个变量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有必要进行因素分析。同时其适当性度量值KMO=0.964,说明取样的适当性很好,样本充足度高,变量间偏相关小,可以对这些变量进行因素分析。

采用主成分因素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对问卷作初步分析,发现特征值大于1的因素有4个,可解释总变异的56.238%,根据主成分特征值的碎石图,其曲线在第4个因子后开始趋于平缓,每个因子对累积的总变异的百分比增加很少(方差贡献率小于3.000%),故提取前4个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6.238%(见表1)。对其结果进行极大方差旋转。旋转后各因子的负荷量均在0.40以上,30个项目共同度介于0.340~0.668之间,具体数值见上页表2。

由因素分析结果可以建立4个维度,根据每一个公共因素所包含项目的内容,对这4个维度的命名如下:

维度1主要涉及学习目标与计划等方面的内容,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

维度2主要涉及利用机会与资源提升自我学业的意识问题,命名为学习资源利用性。

维度3主要涉及对自我学习效果的调节与监控,属于元认知内容,命名为学习成效监控性。

维度4主要涉及学习兴趣与动力问题,命名为学习兴趣调动性。

(四) 信度分析

信度又称可靠性,指的是测量的一致性程度。一个好的测量工具必须稳定可靠,即多次测量的结果要保持一致。本研究采用Cronbachs α一致性系数来考察自编问卷的同质性信度。如表3所示,整份问卷的α系数达到0.950,说明总量表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分量表的α系数从0.760到0.927。信度分析结果表明,编制的量表信度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五)效度分析

效度指的是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量表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本研究考察了自编问卷的内容效度和效标关联效度。

1.内容效度

本研究采用内容效度来检验问卷是否可靠。专家评定是一种提高问卷内容效度的常用方法。在初始问卷编制完后,本研究请几位教育心理学专家、学者对问卷的题项进行了反复的推敲、评判,他们一致认为,该问卷基本反映了高中生主动学习的品质,能有效评定高中生的学习主动性,题项的代表性较强。从各分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表4)得知,各分维度与总量表的相关均显著,表明其内容效度是比较理想的。

2.效标关联效度

本研究选用主动性人格量表作为效标题目来考察关联效度,参考商佳音和甘怡群的修订将原量表译成中文版本。量表共17 个项目,要求被试评价条目陈述与个人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采用7 点评分,其中1 代表“完全不符合”,7 代表“完全符合”。分数越高代表主动性人格倾向越强。在本研究中,主动性人格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4。效标题目作为高中生学习主动性发展的效度指标。根据被试对主动性人格量表的回答,计算学习主动性30个项目总分与该项目得分间的相关,结果如表5,效标题与自编问卷的相关系数为0.713,在0.001水平上相关显著。

四、讨论

(一)信度和效度

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结合了高中生的学习状况,选择高中生学习过程中的典型表现,考察高中生学习主动性的状况。测验结果表明本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首先,经筛选后的 30 个项目构成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950,分问卷的信度也在0. 75以上,显示该问卷有较好的可靠性。其次,该问卷也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本研究编制的高中生学习主动性问卷得到了相关专家的仔细推敲和修改;此外,该量表各因素和总量表得分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685~0.922之间,基本达到中等偏高的相关,说明高中生在学习自主性各维度上的反应具有一致性;与作为效标的主动性人格量表存在中偏高的相关程度。这些数据都表明其内容效度是比较理想的。

(二)析取因子

在确定问卷初始维度时,考虑到中国高中生学习过程竞争激烈、以升学为目的以及高压力等特征,并参考前人对学习主动性的界定,提出学习目标与学习计划管理、学习过程与成效监控、学习兴趣调动、学习资源利用四个维度。探索性因素分析的结果显示符合初始构想,形成四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兴趣调动性。这四个维度大体上概括了主动学习的特点,符合学习主动性的定义与特征要求。田澜和杨晶[3]参考齐莫曼和商柯对学习自主性要素的划分思路编制了高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包括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时间管理、目标竞争意识及学习耐力四个维度。这四个维度有两个与我们编制的问卷维度相近,有两个不同。我们认为这种差异的存在,可能是因为学习自主性与学习主动性的概念之间既相近又不同。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课题组[4]研究指出,主动学习不等于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是自主学习的基础,是探究、合作学习或一切有意义的学习的前提,能使学生在发挥主动性的基础上不断由他主学习向自主学习转化。

五、结论

高中生学习主动性自评问卷共30个项目,分为学习计划与目标管理性、学习资源利用性、学习成效监控性、学习兴趣调动性4个维度。总问卷Cronbachs α系数为0.950,4个维度Cronbachs α系数在0.760到0.927之间,内容效度与效标关联效度的结果都比较理想,可以作为高中生学业主动性发展状况的有效测量工具。当然,本研究仍存在样本取样范围狭窄的问题,今后需要进行更广泛的取样,进一步验证问卷的代表性、稳定性及可靠性。

参考文献:

[1]王云海,武丹丹,李峰.影响大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研究与对策分析[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6(5):163.

[2]Bateman T S,Crant J M. The proactive component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A measure and correlates[J].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1993,14,103-118.

[3]田澜,杨晶.高中生学习自主性问卷的初步编制[J].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07,15(2):125-127.

[4]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普教所课题组.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J].上海教育科研,2002,21(1):101-105.

(作者单位:广东省广州市执信中学,广州,510080)

编辑/王抒文 终校/于 洪

猜你喜欢
学习主动性高中生
第十九届“新作文杯”高中生放胆作文征集活动获奖名单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会计专业学生学习主动性探究
浅谈小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策略
中小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策略
浅论小学生学习数学主动性的激发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助你高考得高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