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职专女生排球运动兴趣的培养

2015-11-19 11:47傅珊珊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5年10期
关键词:排球教学兴趣

傅珊珊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5)10-000-02

摘 要 近年,学校排球运动日趋冷落萧条,排球对学生的吸引力远不如篮球,也就是说明学生对排球没有兴趣。本文以职专女生为对象,以排球运动为主题,通过三个方面原因进行分析,谈论如何加强培养职专女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并通过各种针对性的方法对教学进行完善。

关键词 职高女生 排球教学 兴趣

一、现场调查与分析

(一)生理原因

大部分女生进入职高阶段已是青春期,身体形态、机体代谢、功能都日益完善。她们具有旺盛的精力,蓬勃的朝气,能够较好的适应环境的内外变化,生理已经越发成熟。

(二)心理原因

我校是全国重点示范性中职学校,由于专业的关系,班级的男女生分布并没有像普通高中那样平均,有些班级甚至全是女生,或者都是男生,上室外体育课时候,男生都在积极的打篮球、踢足球或打羽毛球,女生则不喜欢运动。通过调查,有的女生身体素质非常的差,中考体育分数都不高,并且在初中体育课,除了练习中考项目以外,很少接触其他的体育项目,从而导致对体育课的误解,认为到了高中,没有了中考就可以不用运动了。有一部分女生认为,体育课激烈运动影响自身形象,认为做一些动作感到丢脸,会觉得男生盯着她看。职高的女生相比较普高女生更在意外界对她的看法,普遍缺乏自信心,存在厌学心理。

(三)社会原因

职校女生不像普高女生那样要经过高考再经过大学才能进入社会,她们的目标很明确,三年后就要踏入社会,因此职校女生已有准社会人的自我意识,表现出比同龄人更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平时更注重打扮,并且职校的学习环境又相对宽松,在人际交往上又有充足的精力,正因为如此,她们学习注意力分散,无暇顾及学习。如果用学习成绩压她们并没有像普高那么有效果,重点还是抓住她们的兴趣爱好为主。

二、学生排球兴趣的培养

(一)学习兴趣定义

学习兴趣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与情绪状态。学生对某一学科产生兴趣,就会持续地专心致志地钻研它,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从对学习的促进来说,兴趣可以成为学习的原因,从由于学习产生新的兴趣和提高原有兴趣来看,兴趣又是在学习活动中产生的,可以作为学习的结果。所以,学习兴趣既是学习的原因,又是学习的结果。

(二)培养学生排球兴趣的意义

作为体育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于某一项技术的兴趣性,当学生意识到对这项技术有需要的时候,就会主动的去探索,去研究,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活动让自身得到满足,从而得到心情上的愉悦,增强技术动作,从而得到提高,所以笔者认为,学习兴趣是影响学生练习排球的自觉性的积极性的重要因素。

三、排球运动

(一)排球运动特点

根据排球本身的特点决定:排球运动高度的技巧性和全面性。规则规定,比赛中球不能落地,不得持球、连击。击球时间的短暂,击球空间的多变,决定了排球的高度技巧性。规则规定,每个队员都要进行位置轮转,既要到前排扣球与拦网,又要轮到后排防守与接应,要求每个队员都要进行队员必须全面地掌握各项技术,能在各个位置上比赛。这种特点就决定了学习排球的难度,在学习的过程当中,就容易造成学生厌学的兴趣。激烈的对抗性:排球比赛中,双方的攻防转换始终是在激烈的对抗中进行,十分讲究技术和战术的运用,强调集体的配合,对参加的人的技能要求就特别的高。所以在校园中参与排球运动的学生不论从人数还是热情方面都不如篮球和足球,

这除了篮球和足球运动的自身特点、普及程度有关外,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能很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必须共同合作配合方能进行游戏和比赛,水平相差太大就很难配合,容易造成合作不愉快或两方对抗不成等現象。

(二)排球运动低水平的原因

在排球课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学内容在低水平重复的现象,这和学生对不断提高技能的要求不相吻合。因此,在客观上显得排球教学内容更加枯燥无味。教学内容的“低水平重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所教内容重复太多,水平相似。比如排球运动的传球、垫球等基本技术,学生可能从高中、初中甚至小学都学过的技术,到大学还重复学习,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热情。

2.注重单个技术教学,缺乏实战性。学生只有通过比赛才能体会到排球运动所带来的乐趣,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个性。无休止的单项技术学习只会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

3.注重技术,缺乏教授给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

四、结合心理和排球运动原理对提高女生排球兴趣的针对性方法

(一)通过课内各种不同的比赛增加学生兴趣

除在正规规则的比赛外,比赛人数可根据情况变化,还可根据不同的练习目的在小场地上进行比赛。如在6m×6m的场地上进行4人传、垫比赛,对球的控制和判断移动有较高的要求;在网前3m×3m的小场上进行3人传、垫、吊球比赛,可强化网前小球处理及网前配合的能力。由于在比赛的过程中,学生面对较复杂的来球既要迅速判断、移动取位,又要采用合理的技术,而且同伴间还要相互配合,因此适时的教学比赛可以增加练习气氛,在比赛中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练习,改进、提高比赛的技能。

(二)通过排球扣球教学增强学生兴趣

教师可以从扣球学习入手,使学生直接体会排球运动的乐趣。排球运动爱好者大都有一种体会, 就是大力扣球时能充分展示自己的弹跳高度和力量,击球时发出的响声和球快速落地的叮咚声能带来令人兴奋的成就感。学生学习排球技术从扣球入手,使他们直接体验到排球运动的最大乐趣,满足当代大学生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心理特点,这样能更好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热情,明确学习的目的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达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学好扣球技术,是稳定参与排球运动热情的关键。初步掌握4号位正面扣球的技术后,再讲解示范传、垫技术的动作要领,然后在练习扣球时要求学生将球自传或垫给二传而不是抛,学生就会自然发现没有垫球和传球的技术是无法组织扣球的。这样就诱导学生开始练习其他几项技术。

(三)通过组织社团活动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社团是学生为了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和满足个人的兴趣爱好的需求,自愿组成的,按照其章程开展群众性的活动。学校可以以社团为中心,开展以游戏为主的排球活动,组织个人和小组与小组,班级与班级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排球活动。可以由学生做裁判,教师作为辅导,师生同场观看,点评球赛,培养学生的参与的积极性,召开排球手抄报以及主题班会活动。

(四)坚持课余训练,完善校内排球竞赛制度

教师加强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管理和引导,以各种比赛作交流活动做诱因,促使学生坚持系统的课余训练。健全高校内排球联赛制度,组织好一年一次或者一年两次的全国排球联赛,以调动学生参加课余训练和比赛的积极性,让排球运动每年在高校内形成1-2个高潮,让学生参与排球运动并从中找到乐趣,使更多的学生喜欢排球,扩大排球运动在学校的影响力,因此,完善校内高校竞赛制度,向学生提供良好的场地,设施和技术指导,增加各种交流比赛的机会,都能促使学生热心于排球课余训练,科学安排好学习和训练,从而根本上改变现状高校排球运动的低迷现状。

参考文献:

[1] 唐兴国.浅谈高校学生排球兴趣的培养[J].贵州体育报.2002.69(4):53-55.

[2] 朱大梅.浅析普通高校大学生排球兴趣的培养[J].体育教学与研究.2008.43(4):155.

[3] 孙利兵,郭建强.对高职院校学生排球运动兴趣的现状调查和分析[J].高职研究.2006.12(12):42-43.

猜你喜欢
排球教学兴趣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甘肃独立学院排球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策略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女生排球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普通高校排球教学现状探讨
有效垫球, 优化中职体育女生排球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