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管理

2015-11-26 06:38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樊新华
办公室业务 2015年15期
关键词:收集压力容器档案管理

文/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 樊新华

浅谈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管理

文/北京航天试验技术研究所樊新华

【摘要】本文通过加强压力容器文件资料的收集,做好压力容器档案管理,使得建档和管理相结合,有利于保障生产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为最大限度的提高经济效益而服务。

【关键词】压力容器;收集;档案管理

压力容器是一种有爆炸危险的特种承压设备,因为容器是在有压力的条件下工作的,工作介质大多是属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如果有损坏或泄漏,一旦发生事故不仅容器本身受到破坏,还可能诱发一连串恶性事故。因此,其管理与使用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重压工作。压力容器的正确操作运行、维护保养以及定期检验,是其安全使用的必要条件,而这一切的实施又有赖压力容器的可循管理来使用。而压力容器档案是正确、合理使用设备的主要依据,是运行管理人员掌握设备结构、参数的依据,是采取安全对策、分析事故原因的重要依据之一,是做好压力容器管理的基础。

一、压力容器档案的特点

压力容器档案是压力容器在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的全部活动过程的直接记录,具有一般设备仪器档案的特性,由于它的专业性比较强,它的形成过程又有自己的特点:

(一)规范性强。国家对压力容器安全管理非常重视,2013年6月29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安全法中规定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使用、检验、修理、改造单位都要经过安全监察部门的批准,遵照有关标准、规程进行。可见,压力容器档案的形成过程和内容都较为规范。

(二)现实性强。压力容器档案归档后,有较强的现实使用价值,是在设备调试、使用、维修甚至发生事故时必备的工具,具有很强的工作查考作用。

(三)连续性强。依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使用单位应在有效届满1个月前,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申请,并且做好年度检查和定期检验相关工作。这样一来,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会不断的有检验报告、检修方案、检修资料补充到每台压力容器的技术档案中去。因此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档案的形成是具有连续性的。

二、建立压力容器技术档案的必要性

压力容器档案包括设备购进档案和设备检验、维修档案。在设备档案具体管理工作中,通过压力容器档案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测报告,设备质量、运行状况和检测维修情况,使设备档案管理真正地融入设备购进、安全使用全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压力容器档案在服务生产经营活动中的积极作用。通常情况,设备档案一般分为:特种设备购置台账、特种设备质量监督部门定期检验记录、设备维修记录。然而在实际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最先反映在设备运行状况的是设备日常运行状况的记录。通过查阅设备日常运行记录档案,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清清楚楚、一目了然,能对设备运行状态发挥有效的监督作用。使管理人员能够及时掌握和了解特种设备的情况、动态,便于在工作中及时进行询问、提醒、跟踪服务的有效依据,是危险品行业档案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三、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的收集范围

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并完善压力容器安全技术档案。保证各项内容完整、准确并长期保存,统一管理。根据《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每台(套)压力容器的安全技术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证;2.压力容器登记表;3.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技术文件和资料;4.压力容器年度检查、定期检验报告,以及有关检验的技术文件和资料;5.压力容器维修和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6.有关事故的记录资料和处理报告。

压力容器文件资料的收集范围包括:1.竣工图样,竣工图样上应当有设计单位许可印章(复印章无效),并且加盖竣工图章(竣工图章上标注制造单位名称、制造许可证编号、审核人的签字和“竣工图”字样);如果制造中发生了材料代用、无损检测方法改变、加工尺寸变更等,制造单位按照设计单位书面批准文件的要求在竣工图样上作出清晰标注,标注处有修改人的签字及修改日期;2.压力容器产品合格证(含产品数据表)、产品质量证明文件(包括主要受压元件材质证明书、材料清单、质量计划或者检验计划、结构尺寸检查报告、焊接记录、无损检测报告、热处理报告及自动记录曲线、耐压试验报告及泄漏试验报告等)和产品铭牌的拓印件或者复印件;3.特种设备制造监督检验证书,设计单位提供的压力容器设计总图;4.封头、锻件等压力受压元件的质量证明文件。制造单位的资质证明文件(制造许可证、营业执照、设计单位批准书、组织机构代码证、商标注册证、质量认证文件等);5.压力容器出厂监督检验证书、安装质量证明书、安装监督检验证书;6.特种设备使用登记证、压力容器使用登记表;7.压力容器安装调试计划、调试大纲、调试记录调试报告,型式试验报告、验收记录及验收报告等;8.压力容器维修和技术改造的方案、图样、材料质量证明书、施工质量证明文件等技术资料;9.压力容器定期检验制度、历次定期检验报告(全面检验报告和年度检查报告);10.安全附件校验、修理和更换记录;11.设备履历书;12.压力容器使用管理制度,使用维护保养记录;13.安全操作规程、应急预案。

四、压力容器资料的收集方法

(一)明确归档责任、明确归档流程、明确归档人员。压力容器文件资料的收集完整是确保压力容器集中统一管理的的重要途径。压力容器从购置申请开始到投入正常使用整个过程中,会涉及多个部门,每个部门都会产生相关的文件资料。因此,在设备各个阶段要明确相应的归档单位、归档责任人,确保归档资料的完整。

(二)严把验收关。在签订合同时要设置专门条款明确需要归档文件的名称、数量、质量等相关要求。在开箱验收阶段,设备管理部门、使用部门、设备采购部门、档案部门要共同参加设备压力容器的开箱验收,依据合同条款及技术要求认真核对相关文件,确保归档资料的齐全、完整。档案部门对资料的规范性、合规性进行检查,确保归档资料的有效。在设备最终验收阶段,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对需要归档的文件资料要一一核对、逐项检查,对不合格的资料及时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归档资料不合格的不能通过设备的最终验收。

五、实施特殊管理,提高服务利用效率

压力容器档案在管理经营中利用率很高。为方便利用,在档案管理中,应对压力容器单独组卷、分类、编号,形成条目,系统排列。档案部门可根据压力容器档案资料进行汇编,并将目录下发给有关单位,供档案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共同检索、查阅,帮助技术管理人员熟悉管理范围,加强安全检查工作,使安全管理人员利用档案资料,及时处理潜在隐患,提高运行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降低事故率,保持正常的生产秩序,为加强压力容器管理创造条件。

六、提高压力容器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确保档案管理的优质性

档案管理人员素质高低,与档案管理水平和档案服务质量密切相关。只有档案管理人员整体素质提高了,人人精通业务,个个独挡一面,才能以一胜十。要实现压力容器档案管理工作的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管理,就需要拥有一批业务精、学历高、素质高、多功能的复合型档案专业人才。首先,要强化对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压力容器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对现有特种设备检验档案管理人员,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对其进行档案专业知识培训。其次,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研工作,为技术监督部门压力容器提供翔实可靠的档案信息。在维护国家利益和遵守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的前提下,编制各种类型的检索工具及参考资料,努力开发压力容器档案信息资源,为航天的科研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S].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TSG R0004-2009.

[2]康立贵等.特种设备技术档案管理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12(7).

[3]杨鸿雁.压力容器档案的特点、管理及利用[J].公用科技,1998-14(4).

猜你喜欢
收集压力容器档案管理
关于企业档案管理体制改革的探讨
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运用
新形势下档案管理工作创新探析
分析加强卫生院档案管理努力实现档案管理规范化
城市规划档案的收集与利用策略分析
巧用物理“秘籍”,帮助学生练功
浅论非法证据排除
网络犯罪中电子证据的收集及保全分析
压力容器设计压力的可靠性探讨
浅谈压力容器无损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