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视角下苗刀实战技法训练体系研究

2015-12-01 05:23马召兵刘晓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护具技击套路

马召兵 刘晓(河西学院 甘肃张掖 734000)

标准化视角下苗刀实战技法训练体系研究

马召兵刘晓
(河西学院甘肃张掖734000)

摘要:该文以“大武术观”作为指导思想,从标准化视角下探讨苗刀实战技法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涉及到“大武术观”背景下苗刀的发展、苗刀实战训练标准化等问题。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措施:以“大武术观”为宏观指导思想,对训练体系进行了标准化,这有利于苗刀技战术特点在实战中的运用和加强,并根据具体的实战情况做出灵活的应变;对抗器械和护具等的“标准化”,使得对抗练习能够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进行。苗刀训练体系改革的提出为苗刀实战技法的回归起到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苗刀实战技法大武术观标准化

武术的发展是个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在古代有军事武艺独尊的年代,也有民间较艺盛行的时期,但是它的总体发展没有离开搏斗的理念。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没有了战争,武术的发展已经脱离了古代那种殊死的搏斗,慢慢走向了竞技表演化道路,开始偏重于“高、难、美”的技术特点。表演性的增强不但没有带来更多的观众,反而使得对武术关注的人越来越少。申奥的失败也给武术原有的发展模式划上了最后一个句号。武术现阶段的形式和国际化发展的需求要求武术必须改革,而且是刻不容缓的做出战略性调整。武术工作必须在宏观上树立“大武术观”思想,微观操作上加强标准化建设。苗刀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项武术至宝,也迫切需要在“大武术观”的指导下,对其实战技法训练等做出标准化改革。

1 大武术观背景下苗刀的发展

要谈苗刀实战技法训练的标准化就要首先论及“大武术观”下苗刀的发展,标准化是以“大武术观”作为宏观指导思想的。目前,中国武术的发展不管是民间流传的各拳种套路、还是国家规定的竞技套路,它的发展模式现已偏向表演化境地,尤其是在竞技武术里融入了体操、杂技等项目的难度动作后,表演化趋向显得尤为突出,已经脱离了武术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实战特色。虽然1985年8月第一届国际武术邀请赛在中国西安的成功举办,1990年10月国际武术联合会的成立以及近几十年来大大小小的国际武术比赛的成功举办等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武术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但是武术在这些国家的推广程度却远远不够[1]。在国外,好多人根本就不理解“武术”,甚至有些人都不知道武术是什么,更别说是会有更多的人去练习它。就是在国内好多人都宁愿花钱去学习跆拳道、泰拳、巴西柔术等也不去学中国武术。人们会花钱去看跆拳道、泰拳等的比赛,也不会去看免费的武术比赛,就连全国锦标赛场面也是空落落的。这是因为我们在追求“体操式”武术的同时也在一步步丢失中国几千年的武术文化,让人们在看过一遍后没有什么可品味的。而跆拳道、泰拳这些就不一样,跆拳道从它的礼仪、精神无不透露着其特有的民族精神,泰拳又展现的是另一种文化,那就是它与泰族传统文化的关系,其宗教色彩浓厚。例如入门拜师、竞技礼节及拳舞仪式等,看完泰拳后不仅是欣赏了另一种风格的搏击术,更让人难忘的是它的文化。可见中国武术的发展需要一个正确的航标去引导它,“大武术观”理念的提出为解决当前中国武术出现的种种问题在宏观上指引了一条正确的路线。

苗刀要在“大武术观”指导思想下更好的发展,首先就应该理解“大武术观”。所谓“大武术观”,就是要发掘中国武术的文化内涵,充分认识和发挥中华武术的时代价值、特殊功能和优势特色,推动竞技、传统、学校和社会武术的提高,让更多的人享受到武术修身养心、强体健身、尚武育人的快乐[2]。

苗刀的发展必须围绕着“大武术观”这条主脉不断延伸发展。这就要做到:(1)保留它原有的文化内涵,对苗刀的起源、传承模式等进行进一步的挖掘整理,丰富其文化内涵;(2)为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和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突出苗刀在实战技击中的优势,就要在套路演练的同时加强技击性训练,以免使苗刀的技击特色如流水般逝去,又单纯的发展到套路演练上去,让人们学习苗刀精华的心中热火又浇上一盆冰凉的冷水重新覆灭。因此,苗刀的发展要以“大武术观”为指导,加强苗刀的文化内涵、演练技巧、实战技击训练全面发展,改变原有的单点式发展,做的面面俱到,使其成为中华武术发展的奇宝。

2 现代苗刀实战训练标准化

2.1苗刀实战训练体系标准化

苗刀的技法是在实战搏杀中产生,它的发展应建立在实战的基础之上,进行实战训练就要具备三个条件。

2.1.1建立标准的训练步骤

建立标准的训练步骤,并且严格的执行它,才能培养出攻防兼备的顶尖高手。首先,苗刀的训练应该从基础的步法、刀法等单个系统训练抓起,熟悉以后再逐渐加强这些基本技术的结合。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两点。

(1)在进行步法、身法的练习时始终要保持格斗姿势,当步法、身法的移动变化动作标准且稳定后,再结合起来进行移动中刀法、身法的变化练习。

(2)在进行练习时,先做单个定势的进攻或防守练习,再进行一攻一守,攻防转化逐次增多。其次,就是实战应变能力练习。最后,在教练员的指导下两人进行实战对抗练习,并由教练员和队友及时的指出在实战中暴露的缺点,做出相应的改正[3]。

2.1.2教练员自身能力的加强

由于受器械、护具等匮乏的影响,现有的苗刀教练不管是在自己练还是在教习苗刀时只注重演练,致使许多人练过后也不知道它每个动作的实战用途。就算是了解的也可能只是会单个动作“比划比划”,没有经历过激烈的实战对抗,缺乏临场应变的经历,在传授苗刀实战技法时就无法谈及实战中如何应变。因此,苗刀教练员应该定期的进行技术上的培训和交流,做到先提高再教授,以免使自己的错误延续到运动员身上。

2.1.3运动员实战意识的培养

目前,苗刀练习者在长期的练习中一般只进行套路的演练,没有在搏斗中运用过所学的苗刀技法。如果就这样放上擂台去打实战就只能是乱打一通,没有章法。这并不是他们技法不会用,而是没有实战意识,不知道什么时候用哪一招,攻防转换的时机也把握不了,苗刀实战技法的练习就等于零。实战意识的培养需要从手、眼、身法、步法等练习开始培养,在做每个动作时应该时刻设想一个假想敌,考虑动作做出去的实战效果[4]。尤其是两人单个或组合攻防练习时对于实战意识的培养就尤为重要,防守时对手不可能让你做好防守准备了才进攻,同时对于进攻方来说也应有在进攻完之后有进一步进攻或退回防守的意识,反复进行实战意识的培养。

3 苗刀形质、对抗护具标准化

3.1苗刀形质标准化

苗刀是以实战技法结合套路练习为主的武术项目,它的研究自然而然就离不开对刀的形与质的研究。在古代为了拼杀的需要,

它的形质的研究就要以更快更有效的杀人为目的。进入和平年代以后,人们不可能再在生死搏斗中去展现它的实战技法,更多的是在护具的保护之下进行实战对抗,原有的苗刀材质就无法适应和平时代苗刀发展的需要[5]。此外,苗刀既然要广泛推广,就应该适应各年龄、身高段的人练习,而以苗刀规定的尺寸只适合中等身高的成年人,对于正处于兴趣培养阶段的孩子来说长度和重量显然是不适合的。老年人练习时同样也有这个问题,他们练习的目的主要以锻炼身体为主,因此原有材质的苗刀就无法适合他们。苗刀的形质的标准化应该始终围绕着具体的需求来论,同时是适合实战对抗的需要。为了使苗刀的技法能得到进一步的升华,但又不能伤及对手,又能清晰的展现苗刀技法,这就要求器械要有个制作标准。在器械的制作材质上可吸取剑道、短兵等用的竹质或木质的器械,这种材质有一定的硬度与力度,便于发挥劈、刺、挑等技术。这既能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又不影响技法的展现。

3.2苗刀对抗护具标准化

苗刀要发挥实战技击特点就必须有对抗,没有合理的护具就算刀的材质危险性降低,危险隐患还是存在。这使得苗刀技法无法尽情展现,这已经成为苗刀实战技法发展最大的拦路虎。对抗比赛的安全性对于其发展和推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苗刀的实战对抗,如果没有优良的护具做保护,许多搏杀技术就施展不出来。对于普通习练者没有护具保护,而是靠恪守繁多的规则来保护他们的话,对于练习者的兴趣的培养将造成一定的阻碍[6]。苗刀护具的制作可以借鉴剑道护具等的制作经验,但要适应苗刀的技击需要还是远远不够。苗刀护具应安全又不影响移动,另一方面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制造出像击剑一样的护具,但又区别于击剑服,尽可能模拟现实。如现实中刀砍的脖子、刺到心脏等要害部位和砍到腿上效果不一样,砍的力度不一样伤害力显示也就不一样,现有的击剑等护具没有这种效果区分。因此,苗刀实战护具的研制要适应其特有技击的需要,为比赛得分的评判起到积极作用。

4 结语

苗刀的技法和推广要实现飞跃式的发展,就要以“大武术观”为宏观指导,在原有的单式、套路的演练基础之上,加强苗刀实战训练标准化。同时,实战训练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器械和护具的改进,应该在器械和护具的制作上结合现代科技的力量,打造出切实可用的苗刀实战护具,为苗刀实战技法的回归创造有力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国凡.“标准化”视角下的竞技武术(套路)国际化发展的几点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2009,32(2):35-38.

[2]何 为 大 武 术 观 .h t t p://w w w.h x w u s h u.c o m/h t m l/ wudongzhongguo/205.html.2011-03-27.

[3]郭瑞祥.苗刀:中国,002668920[P].2000-12-22.

[4]马贤达.中国短兵[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3.

[5]白长明,白鲁冰.现代剑道[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6]黄鹤,张延庆,赵志忠.中国短兵与日本剑道的比较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2007,30(8):1126-1128.

中图分类号:G85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060-02

猜你喜欢
护具技击套路
网购能“砍价” 有时是“套路”
小班幼儿滑行车前迅速戴好护具的方法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人文视域下武术技击术规则的演变与发展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Airbnb上的套路
短兵护具与剑道护具之比较
眼下有套路
少林拳实战技击精粹(上)
南派洪家拳之技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