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提升

2015-12-01 05:23刘中革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创新能力思维体育

刘中革(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4)

体育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提升

刘中革
(沈阳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教学在创新教育中提升进行剖析论述。创新教育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人格的培养需要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磨练。在体育教学中,要为学生提供一种充满和谐氛围、能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创新人格,引导启发学生勤于思考、交流合作、勇于实践、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升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教育体育教学民主氛围思维定势创新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应试教育与素质教育区别就是创新能力,创新教育它是知识经济向人才培养提出挑战的回应,中国教育只有走创新之路,才能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调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成为社会昌明与民族昌盛的坚强基石。

1 实施发展性体育课堂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体育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是新课程、新课标下的关键点,是提高体育教学中学习效率的有效途径。要想使整个课堂师生关系更为融洽,教师真正成为学生的朋友的先决条件就是,教师要用真心对待学生,用真挚的感情和语言为学生创造已给良好的教学环境,上课前,教师要让学生了解本次的内容,使学生感到主人意识,感受到自己即是活动的主人,又是学习活动中的一员,怎样学生们就会把自己的行为和整个课堂教学联系起来,并且积极参与课堂内容,克服各种困难,达到实现目标。同时体育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种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只有在和谐、平等的环境中让学生正在感觉自己的主人意识,才能调动学生的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在充满友爱的集体氛围中完成所学的各种体育动作。和谐的教学过程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主观能动性,也有助于教师创造性的发挥,从而水到渠成地达到各项教学目标,而这种环境的达成需要教师去创造,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把学生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在这个特殊的教学场地的环境中,和学生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自由的心理空间驰骋。尽快消除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为灵活多变的教学创设一种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平等参与课堂双边活动的健康心态和活跃心境。

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学生在参加各种体育活动时,遇到困难和问题的时候,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题,诱导学生发现问题、并且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要对问题进行说明,并且给学生设定问题、假设问题、提出问题、同时要找到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进行推理和验证等方法进行探究。使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养成思考问题、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好习惯,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大胆展示自己通过努力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之后,教师必须及时给予肯定的评价,久而久之,这种思维习惯和方法,就不但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也促进了学生创新思维和能力的发展,充分体现了体育教学中动脑和动手能力的和谐统一。

2 打破思维定势,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

开发人潜能需要使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育改革的大潮需要学校体育教学的融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迎接新课程改革实验的挑战的需要;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而运动技能学习领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达成其他学习领域目标的主要途径。在体育数学课堂上,如果想让学生能够思维发散,能够敢想、会想、想得与众不同,那么就要为他们创设一个主动思考探究的情境。

新理念下各项技术的学习与掌握,都可以让学生自己从不同的角度和线索,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从不同方面,多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这种具有多元性和灵活性的发散思维出发,创设一切条件和寻找各种机会在体育教学中,勇于探索和发现更多的问题,引导学生向多向思维发展。在自我体验、自我探究、相互探讨中学习每一个运用技术,在实践中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并且通过自己的实践后,进行总结和归纳,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途径,如在讲授“弯道跑”技术教学时,学生在说明离心力原理的时候,有的同学展示了用一根绳上系一个布毽转圈的办法,通过手的体验来说明离心力,还有的同学用轻物体在旋转的水中运动的轨迹来说明离心力原理。这时教师再启发引导学生理解“弯道跑”时,身体为什么要向内倾斜的道理,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还有通过设疑、提问等手段,发展思维。同时利用语言诱导使用简易器材加强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想象力的发展。比如在教学中制作一些类似器械原型的简易器材,作为启发式教学的辅助教具,在教学过程中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自己制作的教具,用起来得心应手,在最需要使用教具的时候会得到充分的利用,加上口头启发,动作要领讲得清楚,学生易懂。对开发学生创造思维有着的积极作用。

3 教学中采用提问、质疑的方法,使学生的逆向思维的能力得到培养

作为老师,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更发散,不能束缚学生的头脑,这样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思维活动中最据具有活力的就是想象了,要想开启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必须打破学生传统的思维定势,启发学生想象,动作示范做到准确优美,语言描述做到生动形象,通过生活,课堂实际,引导学生去想象,诱发学生去思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逆向思维,逆向思维就是从常规思维的反面去思考。有目的地从动作的反面或错误动作开始去理解正确的动作,让学生自己寻找答案,自己去思考。学生有迫切解迷的心理,更能激活学生的兴趣和积极的思维。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经常采用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对所学知识有质疑,并经常提出问题,这个动作为什么这样,如果我那样做能否达到同一效果。在过去的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正向思维”的形式,习惯与所谓的“定式”,从而忽视了学生的问题和质疑,也就是忽视了学生所提出的“悬念”和“逆向思维”。比如记载背越式跳高的创始人就是一位美国的中学生。就是说在进行俯卧式跳高教学时,几乎大部分人都在按照老师的要求练习俯卧式跳高,只有一个学生却有不同的想法,要背对横杆跳跃,老师很高兴,鼓励这位学生完成自己的想法,终于跳高的又一新技术背越式跳高从此诞生。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鼓励提问、提倡质疑让学生努力去思考,发现问题,创新思维,激发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通过这种训练,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维,使思维的角度得以拓宽,灵活了他们的思维,锻炼他们思考问题的能力。用新的方式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4 创设学习环境,培养创新技能、创新情感、创新人格

为了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发挥,使学生发散性地思维学习,创造发现新的体育运动知识,将发现创造的知识技术运用到实践中。例如:笔者教的体操课,到了第二学期时,学生们已经掌握了大量的体操的基本动作,笔者就要求每人创编一套健身体操,按照体操的创编原则,创编各种不同风格的健身体操,然后由他们自己来表演。学生在编排和表演过程中,既能领悟和加深对全身运动规律的认识,同时又培养了她们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求学生每4人一组,来评定他人的编排和表演。通过实践,来提高团队的配合精神。这一总过程是一种合作讨论,民主策划的学练方法,能使个体在小组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创新能力,在讨论中达到知识的掌握和思维的开发。

随着社会对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如何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合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成为当前教育研究的重要问题。注重体育教育改革,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体育教学的重点,大胆挑战传统的教育,不断探索新的体育教学方式,提升体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永翔,赵宏.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创新教育的阻力与对策[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152-154.

[2]田振军,王东丽.网络多媒体教学环境下体育专业学生个性品格与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4(6):834-835.

[3]李红,曹芝兰,黄生勇.体育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联性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4(6):97-98,108.

[4]车延高.认真研究成长规律大力创新教育方法[J].求是,2004 (24):26-27.

[5]李长志,窦美婷.小学高年级学生体育课“自主探究学习”模式的构建[J].体育学刊,2004(6):29.

[6]张献.创新教育论[J].教育探索,2004(11).

[7]孙竞波.创新教育与竞技人才培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0):1440-1441.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094-02

猜你喜欢
创新能力思维体育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知识转移对北京市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
推进软件产业创新能力提升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