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①

2015-12-01 05:23张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人才经济

张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 江苏南京 210044)

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①

张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体育部江苏南京210044)

摘要:随着社会各方面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对体育经济发展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体育经济行业在世界各国都普遍受到重视,体育经济行业的发展有多重意义,不仅有利于提升国民的身体素质,而且也能够带动国家经济的发展。近年来,中国的体育经济行业发展势头迅猛,包括各方面,如:体育运动产品生产行业、体育旅游业等,当然,在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粗浅地谈了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运动产品

体育经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所以,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动体育经济的创新改革已迫在眉睫,这样可以确保我国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决策,而要发展文化产业,体育经济是其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全面推进体育经济的创新及发展,不仅能够带动我国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而且也能够提升我国的国民整体素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应该积极更新思路,通过改革传统的体育经济体制来实现体育经济的创新发展,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提高对体育经济领域发展的重视程度,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其次,也应该积极引导广大消费者,让体育消费意识更加广泛的深入人心,在近些年推动体育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体育方面的人才资源不足,也使体育经济的事业走了不少弯路,因此,要推动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必须培育体育产业管理人才。

1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可持续发展是指共同发展、协调发展、公平发展及高效发展。地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由于系统具有整体性,每个分系统或者说子系统之间都存在关系,他们之间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而可持续发展所要达到的是整体发展及其相互之间的协调。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既可以理解为对体育本身发展要求的可持续,也可以理解为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其他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其起到的重要作用。其次,可持续发展观是把现在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相结合而产生的新型发展观念,它改变了以前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逐步向集约型的经济模式过渡。

2 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各国越来越重视发展体育经济以及体育产业,体育也越来越成为评判人类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体育经济的发展水平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在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在发达国家中,体育产业即指向社会提供体育产品和体育服务的经营性行业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例如:美国的体育总产值已经达到上百亿美元。然而在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形成巨大反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前,人们完全没有想法将体育与经济这两个词联系在一起,更别说是将体育与经济之间建立经济学概念上的联系。在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以及体育事业的日益成熟,我国体育经济及体育产业也渐渐发展起来且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毋庸置疑,这确实带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提升,但我们必须注意到的是现阶段我国体育经济与发达国家之间确实存在差距,同时,我国体育经济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也存在些许不足之处。

3 我国体育经济存在的问题分析

3.1政策支持不足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的体育事业也不断发展,享有“体育强国”的称号,但反观中国现在的体育经济发展水平,多少让人觉得有不太协调的感觉,笔者粗浅分析,这与中国政府对体育事业的支持力度不足有关,虽然近年来中国已经越来越意识到发展体育经济与体育产业的重要性,也采取了很多积极的措施来改善,但仍然力度不足,不能像发达国家那样起到很明显的作用,当然这与我国的国情是分不开的,在发达国家中,政府对体育经济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对修建体育馆可以享受土地征用及低息贷款上的优惠,对比赛场馆经济收入和组织捐赠,可减免税收。

3.2旧的体育体制的束缚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一直实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体育赛事也遵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运作规则,都是有国家体委包办,经费也是靠国家拨款,形成计划性运作模式,总体上来说,缺乏对体育产业的激励市场经济,当然,也做过一些改革的尝试,尝试将体育事业的主导由政府转向企业,使其带有一些市场经济的积极因素,但改革收效甚微,很难从根本上减轻计划经济对体育产业发展的束缚,就当下来说,体育经济在发展过程中还是会受到传统体制的影响,虽然这只是在很小的程度上,但仍然不容我们忽视。

3.3体育产业化经营不具规模,缺乏市场竞争力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是绝大部分的体育资源,如土地,场馆设施及建设,体育人才的培养,体育比赛的举办权等都具有垄断的性质,这造成了我国大量的国有资产闲置与浪费,同时也导致社会对体育资源的消费需求也没能得到很好的满足,这些现象的出现从根本上探究就是由于我国的体育产业化经营不具规模。体育的产业化就是要推进与体育相关的产品及行业的发展,体育产业要想在国内外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培育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这些体育品牌包括与体育相关的服饰及饮料用品等等,就我国而言,虽然我们也有一些国际知名品牌,如李宁、青岛,但这些品牌在国际知名度及影响力方面仍然敌不过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所以在许多国际体育赛事的冠名中很难轻而易举的拿到,这足以显示出我国的体育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亟需转变。

3.4体育消费意识淡薄

体育消费市场化是发展体育产业的必由之路。改革开放之前的计划经济时期,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受传统经济体制的束缚,当时,人们还没有将体育与经济之间建立起联系,尤其是没有将两者在经济领域中建立起联系,经济观念的淡薄使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阻碍,消费者对体育方面的消费只停留在福利性的低层次上,还没有向市场化的高层次方向提升,当然这也与笔者在上面所提到的体育产业化没有形成规模有一定的关联。

3.5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短缺

不容置疑的,无论哪个行业的发展都需要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才,现代社会中,企业及国家之间综合实力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来说都是人才的竞争。体育产业,体育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人才,而且还得是具有多方面优秀素质的人才,不仅得体育,而且得懂得经济学及管理学的专业人才。而现实情况中,从事生产及销售的人员较多,从事管理和经营的人才相对较少,而且行业内部科研、开发、创新的源动力不足,造成行业的发展缺少应有的活力,没有科学管理经营的团队,在以定程度上阻碍了体育经济的长足发展。

4 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4.1加强政府的重视及扶持力度

相关政府部门应该制定及完善体育投资法规,以更好的保障体育投资者的切身利益,在政策方面给予优惠,如允许企业对体育的赞助费计入成本,在遵守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适当的给予优惠,以此来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2改革传统体制

积极建立体育与企业之间的联合,尝试将体育经济、体育产业从政府转向企业,将市场的积极因素引入体育经济中,改变体育产业由政府主导的局面。同时,也需要制定更加完善的体育经济发展战略,规范体育发展的方向,制定出我国体育经济发展的蓝图,使我国体育经济更加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增强体育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4.3健全体育经济市场体系,推进体育产业化

发展体育经济,必须培育属于自己的体育品牌,推进体育的产业化与商业化,创新体育发展策略,培育知名的体育品牌,不仅要抓住国内市场,也要努力开拓国际市场,在与世界知名品牌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立健全市场体系,推进体育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4.4全面提高体育经营管理人才的素质

要想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培育各类具有管理、经营的高素质人才,吸引更多人才加入体育产业,特别是一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同时,也应该对现有的体育产业从业者加强培训,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培育一支精通体育、经济以及管理的全能高素质人才,这样可以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 结语

当今市场经济你的大环境下,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各国也都重视体育产业的建设,当然,在我国体育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遇到一些阻碍因素,该文笔者依据所掌握的知识及自己的理解粗略的谈了自己对于体育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但由于经验不足,有些见解或不太准确,希望广大体育经济研究者给予批评建议。

参考文献

[1]俞林.新时期我国体育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北方经济,2010 (2):41-42.

[2]冯平.体育经济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其应付[J].当代体育科技,2013(3):79-80.

[3]谢成超.浅谈“后奥运”时期中国体育经济的发展与创新[J].中国商贸,2012(17):233-234.

中图分类号:G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77-02

作者简介:①张昊(1988,5—),男,江苏南京人,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管理、运动训练与体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人才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人才云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冰雪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体育产业之篮球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