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2015-12-01 05:23王玉翔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中国武术传统武术竞技

王玉翔(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安徽芜湖 241000)

探析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

王玉翔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中国的传统文化是劳动人民通过自己的生活实践总结出来的思想成果,其中优秀的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思想结晶。传统文化涵盖的范围十分广泛,学科,文学,体育等都详尽其中,其中体育又包括武术等五大类。由此可见,中国的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宝库。为了更好的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该文从传统武术的特征和文化内涵出发,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探究了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策略。

关键词:传统武术优秀的传统文化问题传承与发展

传统武术是我国民族体育的主要内容之一,跟随着浩荡的中国文明不断发展的脚步走过了几千年的风雨历程,经历了萌芽,初步形成,成熟这几个历程,最终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彰显了中华儿女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但是由于文化发展的独立性以及受外来文化影响,我国传统武术的地位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撼动,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的传统武术成为新时期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任务。

1 传统武术的特征

1.1传统武术拳种和形式的多样性

据20世纪30年代的一项调查,中国传统武术拳种套路有二千多种。我国传统武术的流派比较著名的当属少林、武当、峨眉、南拳四大门派,其实在它们的内部又有许多支派,各支派中某一套路如有显著特色,又可能发展为新的支派。拳种纷繁,命名角度多样,多以佛圣道仙、神祗鬼怪,“门”,姓氏,人名,地名等角度来命名。

1.2带有鲜明的民族性

中国武术之所以说是中华文明精髓,其本质在于它的独特性,武术的套路是中国一代又一代武术家的心血,是中国人创造的世界文明,外国人称之为“功夫”,近年来中国武术走出了国门,走上了世界舞台,吸引了众多外国武术爱好者的眼球,为世界文化宝库增添了新的色彩。

1.3带有明显的技击色彩

中国武术的拳种繁多,无论那种套术,都涵盖了踢,打,击,刺,摔,抬等攻防的动作要领,在和对手拳术比较的同时,充分体现了攻防的特质,但是在一招一式来回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技击的雏形。

1.4强调内外合一,重在提升修习者的精,气,神

中国武术同表演和竞技大不相同,它不仅能提高修习者的身体素质,还能提升修习者的精气神综合素质。注重身体的平衡性和心理的平和性,达到以柔克刚,以少胜多的境界。武术并不是舞台秀,也不是为了获取金牌的竞技手段,它追求的是一种看似不争不强实则能够战胜对手具有强大的爆发力的制敌境界。

1.5习武主体的范围不限

中国武术种类丰富,满足了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素质,不同国别人群的兴趣需要。广大武术爱好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身体素质自由的选择某一形式的武术展开练习,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到达修身养性的目的。

2 传统武术的文化内涵

2.1传统武术的文化自觉

我国国民要充分了解中国武术的来源和发展历程,通过对历史悠久武术文化的了解,意识到传承中国武术文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并且能够站在时代的最前线,继承中国武术的同时也创新它,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注入新的活力。

2.2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

中国武术经历了4200多年的兴衰历程,然而这并没有抹掉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顽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世界需要中国武术,中国武术在世界文化宝库当中是不可取代的,中国武术的独特性是其它国家所无法模仿来的。中国武术文化是劳动人民思想智慧的结晶,我们要增强传统武术文化的凝聚力,提升我们对传统武术的文化自信。

2.3传统武术的文化自尊

对武术而言,文化的自尊是保持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社会政治和经济是不断发展的,相应的文化也要与之相协调。中国武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也要始终坚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使武术精神体现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推动传统武术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

3 武术现代化中存在的问题

3.1大量拳种失传

据不完全统计,中国传统武术的拳术保守估计2000种,可是大量拳种由于后继无人,因此许多拳术都失传,再也没有办法使消失的拳术完完整整的复员。到了近代,武术竞技比赛的增多,使得传统武术在竞技当中失去了自己原来的面貌,成为以金牌和奖项为目的而进行的战斗。从竞技比赛的受欢迎程度,我们可以看出这个社会的风气,人们大都急功近利,但是习武要求必须心平气和,而当今人盲目追求速度和利益,即使学习了武术,也未必能够真正领悟到武术的精神内涵,搞不好还会“走火入魔”。综合上述两种情况才产生了“人去艺绝”后继无人的现象。

3.2竞技武术成为追捧对象

在我国体育学校的招生对象中,大多接收学习竞技武术的学生,这就直接造成了社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认识:竞技武术就是武术,武术只有竞技武术。社会上完全把武术当成一种比赛的手段,无论从奥运的比赛项目上,还是全国各地武术比赛来看,武术被强迫的包装成了竞技武术的面目,习武之人以比赛获取金牌为目的而不是真正的想成为武术的继承人。

3.3青少年缺少对中国武术的认识和兴趣

中国武术实际上是在走中国戏曲的道路,我们在传承中国武术的同时,忽视了对新一代青年的武术精神的培养。造成学生对中国武术的认识不足,对中国武术的兴趣不足。另外,武术只是体育课程的一部分,学生对其接触太少。

3.4中国武术被“外来”运动项目取代

当今社会存在着这么一种现状:中国武术登上世界舞台,吸引了众多的外国武术爱好者的学习,中国武术被外国人继承,可是在中国,人们大多喜欢在工作学习之于学习跆拳道,瑜伽,柔道等运动项目。中外对待武术的态度,明显揭示了中国有崇洋媚外的心态,这种反差打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心。

4 武术的文化保护、传承与发展策略

4.1武术的文化保护

我们要提升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把武术纳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畴当中。要从学校教育出发,提升武术教学在体育课程中的重视程度,使武术教育普及课堂,学生有机会了解到武术的文化意义,进而引起学习武术的兴趣。

4.2武术的传承

传承,顾名思义,传播和继承,传播,我们不仅要将中国武术推向世界舞台,还要在国内进行普遍性的宣传和教育。中国武术已经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靓丽的奇葩,但是在我们国内对于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地区,譬如农村,武术的传播情况却不尽人意,武术源自农村,应该在发展后再回归给农村。中国武术的继承,要坚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原则,使中国武术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继承者要从小培养,打好身体柔软性的基础。

4.3武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科学技术在推动中国武术在世界的传播已经发挥了推动力量,像《功夫熊猫》等影视票房的大卖已经使世界各国人民发现了武术的魅力所在。李小龙,成龙,李连杰等好莱坞的巨星,他们深厚的功夫底蕴在每部武打动作片中增添了极大的看点,也带动了粉丝们学习中国武术的热情。武术的媒体化已经成为武术的趋势之一。

传统的武术,多少会有些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糟粕,对于这些我们也不能死守,要对其进行一定的改造,简化传统复杂难做的武术套路,使其变得简易而有趣。另外在进行武术表演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运用一些技术手段增添舞台效果,比如增添一些背景,音乐,对声光进行一定调整。融入新技术,谋求新发展成为武术发展的另一趋势所在。

政府要加大对组织武术展示和同台竞技比赛的资金投入,政府要定期组织武术经验交流会,开展资深武术教练的亲自面授会;我们要借助旅游平台进行武术的推广,充分挖掘各地的武术旅游资源,打造特色武术旅游品牌,开展各种主题的武术旅游活动,以此达到弘扬传统武术的目的。群众是武术发展的基础,武术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其应当成为大众所喜爱的运动之一。

5 结语

中国的传统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新的社会背景下,要想实现自身的传承和发展,首先就要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取“竞技武术”或者是“太极拳”等优秀传统武术的发展经验的精华,弃自身现代文明和社会发展不协调的部分。在传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过程中,坚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立足于社会实践的要求,推进中国传统武术现代化文明的发展步伐。中国传统武术的继承和发展,需要学校,社会,国家部门的一致努力,这样才能培养出新的一批传统武术的继承人,保障中国传统武术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史上的生生不息和博大精深,成为世界文化多样性新的动力和来源。

参考文献

[1]唐志云.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发展困境与对策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13(12):15-17,20.

[2]莫飞.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武魂,2013(10):38.

[3]杨丽娜.探究传统武术在当代社会的传承与发展[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4(12):51.

[4]徐贵华,赵光勇.传统武术传承与发展路径探析[J].中华武术(研究),2012(1):51-53.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93-02

猜你喜欢
中国武术传统武术竞技
TSA在重竞技运动员体能测试中的应用
第1-3届冬季青年奥运会竞技格局分析
史料整理:认识中国武术的一条路径
传统武术对警察徒手防卫能力提高的作用研究
基于养生视域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云南彝族传统武术溯源
传统武术在高等教育中发展研究
中国武术“元问题”的历史思考——《中国武术思想史》评析
中国武术有哪些派别
花与竞技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