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①

2015-12-01 05:23李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校园文化民族

李晓(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贵州兴义 562400)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①

李晓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贵州兴义562400)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发现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健体强心、德育渗透、和谐自然和民族认同等价值。可借助体育课、课外体育活动、体育社团和竞赛活动等载体,通过建设有民族特色的校园体育场地设施、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并制定合理长效的运行制度,有序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还要形成独特的校园民族体育精神,打造品牌体育精神文化,进而推动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在我国流传了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不仅是历史文化的积淀,也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历史的发展中除了促进强身健体,对道德教化、民族认同等也有着重要作用。身处民族地区的民族院校,不仅肩负着教学科研的重任,对该地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重任在肩。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丰富体育教学内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也能够促进校园文化和谐发展,促进各民族和谐团结。

1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价值

1.1健体强心

目前,我国已挖掘整理出了1000多个体育项目,如:摔跤、舞龙、舞狮、荡秋千、划龙舟、武术等。[1]这些丰富多彩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有源于神话故事传说的,有源于劳动人民的生产实践的、有源于军事战争的、有源于儿童游艺的等等。每逢重大民俗节日、宗教祭祀,甚至在农闲的田间地头,都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许多活动形式灵活,动作简单,内容丰富,老少皆宜,有的在音乐的伴奏下翩翩起舞,有的在众人的呐喊助威声中力挽狂澜,有的在宁静注视中斗智斗勇,起到了增强体魄,愉悦身心的目的。

1.2德育渗透

毛泽东曾说“体者,载知识之体而寓道德之舍也”。说明体育本身就与德育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许多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必须在庄严肃穆的祭祀活动中开展,对体育参与者的道德素质要求很高,规定凡有行为不雅,或道德败坏的运动员一律禁止参与,并在参与过程中对运动员有很高的道德要求。这在无形中对运动员进行了道德约束,必须在日常行为中严格要求自己才能有机会参与重大民族体育活动。

1.3和谐自然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会受到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天人合一”“和而不同”“道法自然”和“中庸之道”等的思想在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中也深有体现。太极拳要求以柔克刚、以守为攻的思想,传统武术对打强调切磋提高、点到为止的宗旨,围棋的方形棋盘与黑白色的圆形棋子,无不体现天圆地方、阴阳协调的理念。同一个项目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在各个民族间开展的形式却大相径庭,但彼此间并不矛盾冲突,追求的就是“和而不同”。

1.4民族认同

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如:藏族的“锅庄舞”,仡佬族的“独竹漂”、苗族的“采月亮”、朝鲜族的“长鼓舞”等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已成为该民族的文化符号,只要一提起该项目名称,就不由自主想起该民族。同一个民族的人民在一起载歌载舞,从事同一项体育活动,无形中就增强了民族认同感,升华了民族荣誉感。大而化之,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我国各个民族特有的、独有的,而在其他地区、其他国家是不存在的,在我国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能够增强民族的身份认同,还能够增强国家认同感。

2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载体

2.1体育课

据调查,在众多民族院校中绝大多数都有体育院系,但只有很少院系开设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可以借助体育专业课开展本地区有特色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既丰富了体育专业课程,也有利于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据统计,在民族院校中少数民族大学生比例占到了50%以上,还可以利用公共体育课向大学生教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2.2课外活动

课外体育活动是体现一所高校体育开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现在,许多民族院校的课外体育活动开展都呈现无序性,西方竞技体育对民族传统体育的冲击导致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已经出现了举步维的局面。体育课时学生被动接受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而课外体育活动是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而自由选择锻炼项目,如果学校没有提供锻炼平台,锻炼就无从谈起。还要加以适当的政策引导,激发大学生进行民族传统体育锻炼的兴趣,让学生主动的、自觉的投入到课外体育锻炼中。

2.3体育社团

体育社团是民族院校中大学生自发成立的非盈利团体机构,是由许多志同道合的大学生形成的一个团体,对推动校园体育的开展作用巨大。但是,在民族院校中却极少有民族传统体育社团,只有少数学校中建立有“锅庄舞”等民族传统体育社团,这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极为不利。要充分利用好体育社团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2.4竞赛活动

竞赛活动是检验民族传统体育开展状况成绩单。民族院校每年在举办田径运动会之时,还将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纳入其中,推动校园体育赛事开展。这些民族院校不仅开设了陀螺、蹴球、高脚竞速和押加等项目,为各级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培养体育苗子,还开设了极具地方民族特色的体育项目,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具有竞技性,还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大家娱乐轻松的氛围中达到了强身健体的目的。

3 民族传统体育参与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的机制策略

3.1物质文化方面

物质文化是现代大学文化的物质形态,是高校校园文化的表层部分,是大学文化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2]高校的体育馆、运动场等体育设施,以及校园大众传播媒介等都属于校园物质文化的范畴。民族院校地处偏远地区,经济相对滞后,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匮缺、陈旧,甚至有的民族院校还没有标准的田径场,校园大众传播媒介发展缓慢。要促进民族院校物质文化建设,一方面,要购置民族传统体育器材,修建具有典型民族特色、浓郁地域风情运动场地设施,对于具有典型民族特色的民族院校,还可以借助附近民族村寨中的天然场地器材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另一方面,要通过学报、校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学术报告厅和多媒体教室等校园大众媒介,向大学生传递赛事信息,丰富校园业余生活,促进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3.2制度文化方面

高校校园制度文化是指高校在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用于调控校园人际关系的一系列规范体系,主要包括校园工作制度、校园责任制度、校园特殊制度以及校园特殊风俗等。[3]要使民族传统体育在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重视校园制度文化建设。既要加强民族院校中的体育教学管理制度、体育科研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明确相关责任制度,还可以利用民族院校特有的节日、典礼仪式和民族风俗节日等,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有序对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组织管理,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开展常态化、秩序化。

3.3精神文化方面

精神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精髓和核心,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历史沉淀而形成的价值观念、信仰追求和道德情操等,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历史传统以及校风等。近几年,篮球和足球在各高校风风火火开展起来,并形成相应的联赛机制,一些高校已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篮球氛围、足球氛围,所有的师生员工都为之喝彩助威,将身心融入其中,不仅推动校园体育赛事开展,也形成独特的校园体育精神。民族院校也要借鉴这一点,在开展民族体育活动的同时,要打造民族体育赛事,培养民族体育名人,使某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该校体育名片,对于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4 结语

可见,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要深入挖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将其渗透到民族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不断推进校园文化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要合理搭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平台,将体育课、课外活动、体育社团和体育竞赛等有机结合起来,为民族传统体育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另外,还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运行机制,从物质、制度、精神等层面,推动民族院校和谐校园文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胥春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策略——以民族地区为研究视角[J].搏击(武术科学),2013(4):8 1-8 3.

[2]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76.

[3]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M].人民出版社,2014:81.

中图分类号:G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196-02

基金项目:①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编号:13FDY034)。

作者简介:李晓(1980—),男,河南南阳人,兴义民族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校园文化民族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以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践探究
我校再获陕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
冰雪休闲体育丰富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MINORITY REPORT
成语魔方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