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啦操课程在小学开展的影响及价值

2015-12-01 05:23王理苹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素质运动员身体

王理苹(辽宁师范大学  辽宁大连 116029)

啦啦操课程在小学开展的影响及价值

王理苹
(辽宁师范大学辽宁大连11602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终身体育有了新的认识,它的思想也日渐深入人心。在国家倡导的全民计划中,素质教育得到人们的肯定。啦啦操作为一种新型的健身形式,正以全新的面貌走进校园的文化生活之中。它是一项在音乐的伴奏,运用高超的运动技巧,结合团队的完美配合来展示运动美感的项目。该文分析了啦啦操课程的特点与作用,通过阐述啦啦操课程在小学的影响和价值以及相关研究,最终表明啦啦操课程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还能激发他们的热情、集体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几近完美的运动项目。关键词:小学啦啦操课程影响价值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该文以大连市黑石礁小学100人,体育教师3人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该校图书馆、互联网、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的资料调查,为该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以及参考依据。

1.2.2逻辑分析法

对查阅的文献资料进行分析与整理归纳,对专家的访谈记录进行统计分析。

1.2.3访谈法

访谈了大连市黑石礁小学的3位体育老师,了解啦啦操目前在学校的发展现状及健身作用,就该论文的某些问题听取他们的意见与建议。

1.2.4归纳演绎法

通过对收集的相关数据和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以及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归纳整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啦啦操运动的起源以及大众性

随着我国CUBA的开展,啦啦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啦啦队员们的一段富有激情和和活力的演出,不仅能给球场带来独特的魅力,更能激励运动员的比赛信心。也正是因为如此的魅力,啦啦操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型活动中。随着不同的年龄阶段,啦啦操的展现形式也是千变万幻的。小学、中学的啦啦操活泼欢快,展现给人们朝气蓬勃的感觉,大学生的啦啦操可性感妩媚,展现出新一代年轻人的个性和活力。社区中的老年啦啦操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轻松快乐的音乐,编排上可以多为发展身体各项素质的动作,以锻炼身体为目的,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在比赛中,啦啦操也可以加入很多的队形变化,随着队形的多变,以及富有层次的造型,使得啦啦操的比赛也风靡全球。

2.2啦啦操运动的分类及主要特点

啦啦操主要分为两大类,为舞蹈啦啦操和技巧啦啦操。舞蹈啦啦操主要是当代流行的爵士舞、街舞、有氧操等流行舞蹈的升华,提取舞蹈动作中积极向上,青春活力的部分,培养学生的乐观心态,以及潮气蓬勃的精神;而技巧啦啦操则主要是展示运动员高超的竞技技巧、难度动作及团队竞技的运动项目,在一次次完成动作中,寻找自信,丰富校园生活。通过抛接、托举等需要团队合作的动作的练习,培养学生之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的品质。同时,舞蹈啦啦操和竞技啦啦操又有着一致的特点,那就是团队意识。因此,团队意识就成为啦啦操与其他运动相区别的主要特点。团队精神需要的不仅是每个运动员都有着可以单独完成成套动作的能力,而且还需要每个运动员相互包容理解,不突出自我的竞技能力,完全服从团队意识。每个学生在一套完整的啦啦操训练和表演中都扮演不同的位置以及角色,而无论角色的大小,在整个演出中,都具有着相当重要的位置。在啦啦操运动中学生会养成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高尚意志品质。

2.3啦啦操的表现形式以及锻炼价值

啦啦操的表现形式与大众健身操、广场舞等相似,是一项综合性的表演和健身运动项目,在有群体、有组织下配合着音乐伴奏,进行编排表演。人们可以通过啦啦操锻炼自身大脑对身体的指挥支配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越发的会感觉到自己的头脑相比于以前变得不那么灵活了,手脚配合能力以及实践能力都大不如前,面对这些问题,就需要通过进行大脑对肢体的支配能力的锻炼,从而使得身体机能得以恢复,亦或者发生逆转得以恢复到从前甚至超过从前。练习啦啦操可以通过对新动作的学习,对各种动作的熟练记忆,和对大脑和肢体的反复刺激,达到练习效果,是一项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的好手段,起到良性的锻炼效果。

2.4啦啦操运动对小学生的影响

2.4.1有助于改善小学生肥胖及身体形态问题

随着经济以及社会的发展,肥胖问题成为社会所关注的严重问题,而在这些肥胖的人群中,小学生人群日益渐增。长期参加啦啦操训练可有效防止小学生的肥胖。啦啦操从一定方面针对小学生的腰、腹、臀、大腿、小腿等身体部位都有有效的防止皮脂增加,身体肥胖等问题。啦啦操运动不仅具有以上的价值还对改善学生的身体形态、气质有着更加显著地作用。

2.4.2有助培养中小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啦啦操是一项集体项目,很注重的团队合作的意识,特别强调整体的效果感觉,整体效果的好坏是决定啦啦操完成标准的重要因素。它要求队员之间密切配合,达到动作整齐合一。在技巧啦啦操运动中,有很多动作是需要配合才能完成的,尤其是难度动作,例如金字塔、托举、抛接等,需要运动员之间有着绝对的信任以及完全的高超技巧,这种操课的练习过中,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凝聚力;规则中也指出了有总印象分,强调了“团队精神的重要性”。因此,要求每一个队员都要有极强的集体感和责任心,可见啦啦操运动能很好的增强小学生对集体荣誉感和责任心,引入到小学课堂可以使学生们从小就建立起这种合作意识,终身受益。

2.4.3有助于培养中小学生坚韧的意志品质

通常在进行啦啦操教学训练的时候,都要求学生动作规范,体态大方,同时还要求学生每次都要全身心的投入到训练之中,在训练的过程中传递着学生的对学习的渴望,对完成难动作的期盼以及身体素质的不断提高,难度动作完成不了的情况下,经过反复练习,甚至会有几十次几百次甚至几千次失败的打击,才能准确地完成动作。尤其是比赛中,情况更是难以预料的,有很多突发情况,这些可以锻炼学生抗挫折的能力,形成坚韧的意志品质,对学生而言这是一笔非常有价值的人生财富,也可以充分体现啦啦操有助于不断的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让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生活习惯。

2.5小学生啦啦操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2.5.1小学生开展啦啦操课对身体素质的培养

力量素质。力量素质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对于学习啦啦操运动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健美操运动对于手臂、肩带的承受力、对称与控制能力,腿部、脚踝的支撑力、弹力,腰、背、腹对抗肌群相对紧张平衡的能力及其所需的速度力量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1)柔韧性。柔韧练习时应采用主动与被动练习相结合的方法,如在优美的音乐伴奏下,可以练习横、纵叉,向前下腰,压脚背等,结合健美操专项特点来塑造良好的身体姿态及控制力。发展柔韧素质的主要手段有:压、扳、劈、摆、踢、绷及绕环。这些动作在啦啦操运动中要经常用到,尤其在垫上练习中,经常跟着啦啦操的节奏,重复某一动作的练习,来拉长软组织。当拉到一定长度时,再静止不动,而这恰恰就是发展柔韧素质的动力性与静力性拉伸。

(2)协调性。协调性即身体各部位相互配合的能力,它是成套动作得以和谐一致、轻松流畅、优美的关键,是影响技术完成的重要因素。在训练中可安排身体各个关节协调配合,手、肩、髋、腿以及脚等多个部位协调完成。应注意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从低到高强度的锻炼内容从简单到困难的贸易,动作应在规定的节奏与音乐融合完成。

(3)耐力性。耐力是学生完成动作的基础。啦啦操是在音乐伴奏下,完成大量难度动作以及跑跳动作展现运动员青春活力的体育项目,越是高难度高强度的动作,在完成过程中对运动员的绝对耐力需求就越高。因此,要注重发展耐力素质。一般方法的发展是中距离耐力素质,不同的节奏和各种各样的奔跑和跳跃,而且身体力量训练的部分可以被编译成一个循环的运动锻炼。

2.5.2啦啦操有益于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啦啦操教学过程中,在教会动作的同时,也在一定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美、追求美、展示美、热爱美的能力,这也是啦啦操区别于其他运动项目的原因和特点。从第一堂课开始在整个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形成一种意识,即用自己的身体表现一种愉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生活状态。通过啦啦操的学习和锻炼,还可以促使大学生们养成讲文明、讲礼貌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

2.6小学生开展啦啦操课程时体育教师应因人而异

根据小学生的自身条件存在差异,自信心水平也会有明显的不同。比如:自身条件较好的学生,更乐于表现自己;相反,自身条体较差的学生,由于缺乏勇气而不愿意展示自我,存在自卑心理。富有激情的音乐能给学生增添信心和勇气,从而使动作表现更加充分到位,表演效果随之增高,同时音乐的感染力也随着表演者自信心提高而得到加强。

体育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心理过程的语言效果,教师不应该为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自信心横向比较,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要采用鼓励和表扬的方法,经常用鼓励和赞扬的语言让运动员充分的自信,让学生把所有的精力以及激情放在自己的动作上,时刻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提高。面对运动员不稳定不自信的情况,要充分信任以及理解学生,依据适当情况,找到解决方法,引导学生克服困难。在教学时,对于较弱的学生,教师应通过归纳,在教学和评估过程可以放宽或降低动作的难度,让学生不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肯定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7小学生开展啦啦操课程的发展

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大连市目前啦啦操开展的小学几乎没有,因此,在小学设置啦啦操课程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针对我市小学生身体素质和经济机能较低的情况,由于舞蹈啦啦操运动难度较小,危险系数低,动作节奏青春蓬勃富有朝气,很适合在我市开展这一运动项目。此外,大部分小学生对啦啦操非常感兴趣,啦啦操运动在小学的开展有群众基础。啦啦操这项运动以其独到之处,对小学的素质培养以及道德情操方面也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3 结语

啦啦操课程的开设有助于改善小学生身体形态与素质,培养小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意志品质,同时也是一种积极的调节方式。啦啦操课程具有教育价值、运动价值、欣赏价值。啦啦操有益于增强学生的体质和心理健康,适合于在小学长期发展,有利于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1]曹湘.论健美操运动员的表现力[J].苏州职业大学学报,2005(1):8 9-9 1.

[2]彭玉宇.影响大学生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的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03(1):73-74.

[3]丁素文.对培养健美操运动员表现力方法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9(1):24-26.

[4]李俊怡,胡悦.我国健美操教学科研现状与分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5(4):104-106.

[5]张子沙.体育教育心理学[M].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6]汝铁林.啦啦操对高校女生身体形态及素质的影响[J].大众文艺,2008(18):24-27.

[7]刘勇丹.校园体育文化本质探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6,7(4):116-117.

[8]苏荔榕.啦啦操进入高校体育课堂的意义与可行性研究[J].鸡西大学学报,2008(2):26-27.

[9]胡敏,胡俊.我国高校啦啦队运动的现状与优化发展的途径选择[J].中国教师,2010(S1):31-37.

中图分类号:G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224-02

猜你喜欢
素质运动员身体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公关摄影师必备素质
素质太差
我de身体
我们的身体
身体力“形”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