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再思考①

2015-12-01 05:23曹茂稳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广州5101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5年23期
关键词:选材排球运动员

曹茂稳(二沙体育训练中心 广东广州 510100)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再思考①

曹茂稳
(二沙体育训练中心广东广州510100)

摘要:随着排球运动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排球技战术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相关规则也随之完善,为了更好地顺应排球运动的发展,确保排球运动员的成材率,提高运动成绩,采用科学的方法实施合理选材至关重要。该文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带队实践经验,分析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必要性,并提出影响排球运动员选材的一系列因素,最后深入探讨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内容与方法,目的为提高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成材率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必要性内容方法

排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已有百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排球运动的技、战术水平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的跨越式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当今排球运动正朝着速度快、战术多变、人有专长、身材高大、体能过硬的全面化方向发展,使得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在日常训练工作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选材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一贯被教练们所重视,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是依据排球运动的特点和青少年生长发育规律准确地选拔适合排球运动项目所需要的人才,把适合打排球的好苗子挑选出来,早期予以科学系统的训练,减少淘汰率,提高成功率,促使我国排球高水平的后备人才层出不穷。然而,单凭经脸及自然淘汰的方法实施选材,不仅难以达到预期目的,还很容易造成很大的浪费,所以,探索选材的内容与方法是排球教练员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文从研究目前世界排坛的发展趋势出发,提出了科学选材的必要性,并提出一系列科学选材的内容和方法,目的为更好地培养出高水平排球运动员提供参考。

1 排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对运动员选材的影响分析

世界排球运动发展已有百年历史,排球规一直在不断改革,特别是采用每球得分制以后,促使排球运动发生巨变,由原来的获得发球权上升为直接得分的重要地位,防反是确保比赛胜利的基本因素,这些规则上的改变使得排球比赛既有简单实用的强攻,又有纵深的立体进攻,网上争夺成为比赛的焦点,三人拦网技术普遍得以运用,而自由人的出现使得比赛的来回球数量明显增多,比赛也因此更加精彩。排球运动作为一个比高度、比速度且对技战术要求非常细腻的集体项目,促使着排球运动员的选材也要因此顺应世界排球运动的更高、更快和更细腻的发展趋势。

2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必要性

随着世界排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当今的排球训练呈现出早期专业化特点,即排球训练的队员年龄普遍呈现低龄化,所以,早期选材的质量,直接影响着运动员以后的成长,排球运动员成长规律:基本遵循下面的规律:3年成型,5年成才,8年成器。因此,排球运动员需要在12~13岁确定专项,选拔出条件较好的苗子,再通过科学训练,而培养出优秀排球运动员,这对于大幅度提升我国排球运动整体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 影响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因素

优秀运动员与青少年时期的科学选材关系密切,选择具有排球天赋的青少年,经过科学系统的训练,运动成绩的提升尤为明显。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工作作为一个复杂而长期的过程,需要教练员对运动员实施全面而具体的观察,具体选材的因素如下。

3.1遗传因素

根据遗传学规律,人体的外在表现均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二者相互作用的结果,优秀的运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遗传因素决定。有研究表明:完成最大等长收缩的肌肉力量及肌肉横截面积约占84%~90%的比例是由遗传因素而决定,也就是说弹跳力和爆发力主要由遗传决定。

3.2身体形态及机能因素

排球运动员形态特征:身高而细长,手大且手指长,臀部较小且上翘,跟腱较长且较清晰,足弓较高。同时,由于排球竞赛规则的改变,使得比赛的时间越来越长,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所以良好的体能与心肺功能同样是影响排球运动员选材的必要因素。

3.3心理因素

排球运动作为集体性很强的隔网对抗技能类项目,比赛状况瞬息万变,对默契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所以,高度的兴奋性和富有韧性的心理素质,也是影响排球运动员选材的重要因素。

3.4测骨龄鉴别因素

骨龄作为判断生物年龄的标准,就青少年排球运动员而言,通过科学的测试手段,选拔具有潜力的青少年进行培养,才可以达到较高的运动水平,而测骨龄则是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过程中衡量其发育程度比较可靠的指标。即通过拍摄手腕骨的X光和手臂尺、桡骨远端的X光片,并将其与同性别、同年龄的标准X线照相图谱进行比较和评定,公式:预测身高=实测身高/最后身高百分比×100。

4 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内容及测试方法

4.1身体形态

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重、四肢长度及身体各部分的比例,其中最主要的则是身高。

4.1.1身高

作为身体形态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因为,在排球比赛中,身高与弹跳力结合的高度优势通常与比赛成绩成正比例关系,特别是扣拦网上争夺的优势更应该以必要的身高作为基础。由于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存在迟缓现象,所以对身高的预测不可以绝对化,可以参考测试对象父母的身高,因为前苏联专家通过研究指出:若少年排球运动员的身高明显超过同龄人高度,且他父母如果具有较高的身材,那么该测试者在成长过程中仍会保持身高超群的优势。

4.1.2形态

排球运动员的形态特征:身材高大,前臂较长,上臂相对较短,下肢较长,踝围细,躯干较短,体重适中。根据青少年的体型特点,业内专家提出参考标准:头顶尖,颈部长,四肢修长,手脚较大,手指长,脚趾长,足弓高,踝围小,跟腱长,骨盆小,皮下脂肪层较薄,肌肉线条比较清晰。

4.2身体素质

身体素质作为排球运动员掌握排球技战术的基础,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条件。

4.2.1速度

排球运动员的速度体现在挥臂速率及身体移动速度两个方面,现代排球的各种快攻打法,均需要快速的挥臂,速度就优秀的排球运动员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测试速度素质所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垒球掷远(挥臂速度);

(2)30 m跑(短距离跑动速度);

(3)3 m往返跑(反应及移动速度);

(4)多次60 m跑(速度耐力)。

4.2.2弹跳力

弹跳力是排球运动员获取空中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可以有效弥补身材不高的硬伤,同时在排球运动中的扣、拦及以快攻为核心的集体配合战术,均需要良好的弹跳力。

测试弹跳力所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点。

(1)原地纵跳摸高;

(2)助跑摸高(双脚起跳);

(3)立定三级跳远;

(4)连续跳摸一定高度。

4.2.3灵敏性

当今世界排球运动朝向快速多变发展,且排球技术相对复杂细腻,这就要求排球运动员需具备较高的灵活性与协调能力,从而及时准确地完成各种动作。灵活性作为协调能力的具体体现,协调能力又是灵活性的核心,如果没有协调能力自然很难提高灵活性,如排球比赛过程中的迅速起动,快速变向及从一个动作变为另一个动作等战术的运用,均需要高度的灵活性。

测试灵敏性的方法如下。

采用视觉或者听觉作为信号的各种反应练习与游戏,从中测定反应时间,计算出反应速度,并认真观测其协调能力。

4.2.4柔韧性

排球运动员的手臂、腰及髋需要较好的柔韧性,手臂屈伸、内收及外展程度越大越好,这样在完成高难度技术动作时可以有效保护自己,从而避免受伤,如:鱼跃救球及滚翻救球等。所以,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时应该测试其柔韧素质。

测试柔韧性的方法如下。

腿并拢,直膝双手接触地面;身后双臂肩上肩下,两手触摸等等。

4.3智力

体育比赛大都需要智与力的综合较量,特别在排球比赛中,随着排球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到达一定层次后,智力的高低便可以成为最关键的因素。

测试智力的方法如下。

结合排球运动规律,就测试者的接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进行综合测试评价,并通过行为观察综合评定。

5 结论

科学选材作为排球队伍长盛不衰的有力保障,所以,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青少年排球运动员实施合理选材是排球运动队整体工作中的重要环节,这就要求排球教练员首先要提高思想认识,重视运动员选材,其次,完善选材方法与手段,确保运动员选材的准确性与成功率。

参考文献

[1]陈跃华.浅谈少年排球运动员的选材[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02,12(4):46-48.

[2]束启华.对排球青少年运动员选材和早期训练的若干问题的探讨[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9(4):91-94.

[3]秦凤冰,刘英光,邹继香.青少年排球运动员选材初探[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1997,15(3):52-54.

[4]石丹青,李玉华.青少年排球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探讨[J].体育科技,2003,24(1):19-22.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5)08(b)-0245-02

作者简介:①曹茂稳(1964,10—),男,汉,湖北人,本科,中级教练员,主要从事竞技排球运动。

猜你喜欢
选材排球运动员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教案
短道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要素与评价
我国冬季残奥项目“跨项跨界”选材的策略分析
气排球与硬式排球技术教学实验对比研究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我国“轮转冰”跨项跨界选材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冬奥会项目跨项科学选材依据与对策研究
最会挣钱的女运动员
运动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