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2015-12-07 19:50王开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价值体系培育马克思主义

王开琼

摘要:当今世界,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呈现出多元并存和自由发展的显著特征,给大学生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带来重大影响,导致方向迷失以及无政府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产生。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族精神最深层的思想内核,直接反映社会价值的本质和特性。通过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能够引导他们正确面对多元文化社会,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效防止多元文化带来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多元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与践行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35-02

文化多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的客观现实和历史趋势,其实质是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多元化,它是未来文化存在发展的方式。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强调“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就没有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先进文化以弘扬崇高价值为使命,正确的价值观始终是先进文化的内核。当前,我国社会思想观念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迫切需要把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凝聚和团结起来,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大学生是建设文化强国的未来主力军,肩负着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的历史重任,应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多元文化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由于多元文化的挑战,“社会思想空前活跃,各种思想观念相互交织,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社会意识出现多样化的趋势,错误思想的影响难以避免。思想理论领域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意识也有所滋长”。[2]反映到意识形态领域就表现为人们价值观念的日益多元、多样,即在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上具有矛盾和双重性。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1.西方价值观的冲击和影响。西方社会思潮的隐蔽渗透,构成对中国主流意识形态的严重冲击。他们凭借经济、科技等优势,企图将美其名为“普世价值”的观念推销、扩张到中国,其腐朽思想文化进一步扰乱我们特别是处于文化前列的大学生思想,对大学生的生活与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甚至精神“认同”均产生了消极影响。

2.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受到挑战。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处于低潮。反马克思主义者大肆渲染“社会主义失败论”、“共产主义渺茫论”及“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等观念,导致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遭遇一些大学生对其合法性的质疑,使社会主义价值体系遭遇资本主义价值体系的挑战。

3.互联网普及带来的影响。由于互联网的普及,唤起、放大了社会上一些原来处于隐秘状态的不良心态和负面情绪。受其影响,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实用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高校的思想教育阵地面临“建构主流意识形态的方式越来越灵活,渗透越来越深入,管控越来越困难,影响越来越深远”[3]的境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广泛、深入的传播构成挑战。

4.市场经济趋利性的影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使世俗的实用及消费主义开始抬头,追逐名利和金钱的思想逐渐渗入到人们的生活,更多的人关注的是自身利益的实现,将为国家、为民族奋斗的“誓言”忘之脑后,热衷于个人和家庭的物质享受追求。这种市场经济的趋利性冲击着马克思主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仅对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为大学生带来负面的影响。

所以,引导大学生树立起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信仰的任务十分艰巨,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文化的引领作用,才能帮助大学生应对多元文化带来的挑战和干扰,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价值观是人的信念系统,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取向和行为选择。我国社会转型期间一些大学生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差异,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价值观的模糊及混乱,迫切需要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出清晰的界定。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在社会主义条件下所形成的主导价值观或价值观体系,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深层的精神内核,贯穿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内容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和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4]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和凝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过去较长的表述精简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24个字。这一重要论述是我们党立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功能之一是培育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新人。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其价值观如何,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未来我国社会的主流价值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引导大学生,将大学生培养成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培育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任务。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价值观是人们的利益关系在价值领域的反映,党的十八大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进行的。即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浓缩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加精炼,易于理解,更易于转化为行动。毛泽东同志曾一再强调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的利益关系,党的十八大关于核心价值观问题的论述,完全遵循了毛泽东同志倡导的思想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更有利于积极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社会要有一个主流价值观,去支配我们绝大多数人特别是青年大学生的行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树立是一个从个人自发到社会自立的过程,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的社会自立需经过长期的情感升华和培育过程。马克思指出:“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5]党的十八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重要论述,言简意赅,就能掌握群众,掌握我们的大学生,也就是抓住了事物的根本,它所包含的都是社会主义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价值理念。endprint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6]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就是规范他们的社会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促进他们思想的进步。“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7]只有全面深入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依据或生长点,对大学生才能更有针对性和感召力。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为大学生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一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随着时代、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灵魂和最高层面,它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性质和方向。马克思主义博大精深和与时俱进的品质,能为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是在社会实践中推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集中体现,这就要求对大学生的培育与践行要同社会现实紧密结合起来。社会实践是核心价值观生成发展的基础,一切真知都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使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精神动力。

三是不能割裂与优秀文化传统的联系。核心价值观是在国家和民族的长期发展中孕育形成的,反映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遗产,它是意识形态的结晶。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把传统价值观念作为基本的价值资源,并赋予其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涵,在具体表述上也要尽可能体现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统,以提升大学生的民族归属感。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求是,2012,(22).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3]阚道远.微博兴起视野下的思想政治工作[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4).

[4]《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R].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2-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6]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N].新华日报A01版,2013-12-24.

[7]万俊人:比照与透析——中西伦理学的现代视野[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374-375.

[8]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0.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体系培育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
马克思主义穿起了中国的粗布短袄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马克思主义的“破旧”与“立新”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青少年
开展『三扶』 培育新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