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院(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探索与研究

2015-12-07 19:41冯金明陈审声孙晓民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合作

冯金明+陈审声+孙晓民

摘要:目前在高校人才培养过程的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方面,存在一些不协调的现象,不利于提升教育质量。本文通过对高校学院(系)的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的工作模式的研究,指出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在合作上的不协调现象及分析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探讨和研究高校院(系)如何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提出实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一些措施。

关键词: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合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004-03

一、前言

教学工作是高校的中心工作,一般是通过高校的教学单位——学院(系)等教学组织来落实的。学院(系)的教学工作包含教学管理和教学两大部分。

学院(系)的教学管理工作,主要根据学校整体教学要求,确立本学院教学工作目标(包括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工作计划,加强专业建设和师资培养,促进教学工作改革创新,加强学生学务、学业指导,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估,保证日常教学工作平稳有序等。学院的教学是大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参加的认识和实践活动过程[1],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传授,学生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学习,双方共同活动,从而达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1]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得到提高,使他们具备某个专业领域的工作、研究能力。

高校的学生工作一般是高校通过课外活动和其他非学术性事务对学生施加教育影响,以规范、指导和服务学生,促进学生成长成才的组织活动[3]。具体到学院院(系)的学生工作则主要包括学生日常管理和思政教育,第二、三课堂活动的开展,共青团、学生会的工作和学生奖学金、助学贷款发放、勤工助学等工作。

学院(系)是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基础,与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直接相关的是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两者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纵观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学生工作本是从教学工作中逐渐分离演化进而独立出来的,因此,两者在人才培养中,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和谐统一体。然而,随着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的扩张,目前在很多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能很好地结合,出现了相互脱节的“两张皮”现象。如:两者片面强调自己的重要性,行动上常常步调不一致;学生课外活动与课堂学习关联度低等等。

二、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缺失的原因

1.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之间缺乏沟通机制和交流平台。调查表明,八成以上的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认为自己的工作需要和对方进行相互沟通,而实际主动向对方进行沟通的不到四成人数。两者的合作重要性虽然在思想上得到一定的重视,但在现实工作中,学生工作者只注重学生活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课堂表现、上课情况也无从了解;教学工作者往往只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智育”,对学生课后的情况知之甚少。两者信息交流很少。

究其原因,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的沟通机制和平台。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两者的管理系统都相对独立,就其工作而言,学生工作者和教学工作者一般不需要沟通合作,就可以独立完成工作。在这样一种机制下,两者自然不能有效沟通。

2.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协同性差。调查显示,七成以上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管理体制职责不清,专业化程度不高,不能适合学生全面发展,需要改革;六成以上的教学和学生工作者认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偶尔会有冲突,且主要矛盾在于学生活动安排与教学授课安排上。在大多数高校管理中,学院、系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对应的上级学校职能部门一般是向不同校领导负责的,各自有一个纵向传达机制。在工作实际运行中会发生重叠和脱节等不协调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和学校管理水平的提高。例如:学生上课请假等一些事项,可以向辅导员请假,也可以向任课老师请假。常常会有任课教师发问:请假的审批权以谁的为准?因为学生辅导员批准的请假,任课教师认为影响正常的教学,常常不应准假。再比如,学生工作部门负责的课外活动,在时间安排上常常与教学安排相冲突,使学生难以两头兼顾。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人为分家,不但容易造成管理死角和矛盾冲突,而且会直接影响各自管理水平与管理成效的提高。

3.专业的教育和学生活动开展不能以学生为中心。调查显示,了解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师和学生工作者不到一半,对人才培养缺乏整体观,育人的观念被割裂。虽然高校都提倡全员育人的观念,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但在教学、科研任务比较重的情况下,一些任课老师往往只顾教书或科研,对学生课堂上或学习上的不良行为不闻不问,对课堂纪律也不愿维护,认为这些属于德育问题,应由学生辅导员负责。而一些辅导员也往往认为,课堂秩序理应由任课教师负责。这种现象,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没有得到制止,学生中逃课现象时常发生。近五成左右的同学存在着“60分万岁”的观点,对于教师上课和学生活动都不感兴趣。这说明一些专业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在工作中不能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只是为完成岗位职责中规定的内容。专业教师往往只重教书不重育人,学生管理部门举办的许多活动既没有专业教师的参与也与专业课程无关。而过多的课外活动分散了学生精力,势必会影响学生学习。

三、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合作的必要性

1.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合作是落实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的必要前提。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服务对象是一致的,二者从不同的角度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以生为本是当代教育理念的核心,得到广泛认同。但在具体实践中,学生工作部门和教学工作部门有时只机械地考虑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即以自己的工作为中心,因而造成前述种种问题,影响了人才培养。只有两个部门携手合作,才可能将以学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

2.只有两者合作,才能形成合力,为学生创造无缝化的学习环境。教学工作主要与课堂内、教学计划内教育活动相关,学生工作,更多的是关注课堂外、教学计划外的育人活动。两者工作内容不尽相同,但它们最终目的是一致的,两者都是通过一定方式、路径促进学生学习和个人发展,并围绕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共同目的开展相关的工作。两者只有密切合作,使得一、二、三课堂有机联动,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无缝化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endprint

3.只有两者合作,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是高校的教育对象和服务对象,促进其全面发展、成长成才是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是高校育人系统中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学生的通识教育、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主要依靠前者,学生的思想、品德、心理、性格素质,以及正确行为的发展、养成、提高则必须通过后者来实现。二者相辅相成、有机互动,共同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实现全面发展。事实证明,二者若无法有效协调与配合,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效果及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只有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紧密的合作,才能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合作的措施

(一)构建“全员育人”的工作新格局

习近平同志在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指出,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由此可见,高校学生工作应与教学工作紧密结合,从而建立一个内外协调、纵横交错的多元化、多层次、多维度、全方位和开放型的“全员育人”工作体系。

辅导员是高校学生工作的主体,探索推行“辅导员进专业”,辅导员深入班级,参加专业认知教育活动,与专业教师一起帮助学生一起走进专业、了解专业,鼓励同学们明确学习目标。

(二)加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沟通,共同规划、指导课内外活动

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合作的基本途径是“沟通”与“协同”,通过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沟通,共同规划、协同指导、参与课内外活动。学生工作部门要加强与教学工作部门的“直接沟通”,并逐步实现该沟通的制度化、规范化,从而保证学生办能够及时、动态地向教学部门反馈学生在学业、学务上的想法和要求,反馈学校生源、就业及企业需求等情况,为教学部门提供相关信息。另一方面,把专业教师请到各社团协会来,与辅导员一起对学生活动进行规划、指导,增强课内学习与课外活动的联系,提升活动教育意义。同时多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专业技能比赛活动,重视社会实践的引领,以对学生课堂专业知识以外的综合素质进行补充和提升。

(三)创新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的制度安排

教学工作与学生工作能否形成互补、互动、和谐关系的关键在于制度安排。教学管理和学生工作制度的改革要有利于整合两者的力量,构建两者之间的桥梁。在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必须围绕学生这一主体和育人的根本目标开展相关工作。从学生管理制度、学习制度、教学管理制度、教学评价体系、师生评价体系、教师晋升制度等方面来进行综合的改革。在制度的制定过程当中,将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的实际情况和意见充分结合,从而使得学生工作制度和教学工作制度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真正实现全员育人这一目标。

(四)以生为本找准工作的合作点

1.搭建教师与学生工作者间交流平台。高校教学是有特殊性的,教师在课堂教学外较少与学生接触,导致学生对学习目标、课程设置、专业发展动态趋势和学科知识体系了解等一系列问题不够明确,使学生学习过程中常常产生各种困惑,影响了学习效果。学生工作者可以利用自己比较贴近学生的优势,充分发挥桥梁作用,主动同授课教师保持联系,做到如下几点:(1)每学期将任课班级的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班团委情况及联系方式及时送达任课教师;(2)听取任课教师对学生学风的评价,对学生的具体要求以及对学生表现的意见;(3)向教师介绍学生情况,如学生对专业的兴趣、态度、志向等,甚至于特殊学生的家庭状况、心理状况、中学学习基础等,让任课教师做到心中有数,达到因人施教的目的;(4)对学生群体在课程学习或专业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与任课教师和专业教师沟通,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学院(系)的学生工作者身处一线,直接面对学生,也接触教学,能够充分了解专业教育和校园文化对于每一个学生的影响。通过动态把握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和细节,主动与教师沟通协调,共同安排好一、二、三课堂的培养工作,努力消除与教师“争”学生、与教学“抢”时间的印象,和教学工作人员保持密切的配合。

2.抓住育人重点问题和主要环节,找准工作结合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教学工作者和学生工作者在彼此认同、互相尊重各自专业所长的基础上,找准工作结合点,加强协同配合。首先,两者要对育人目标和理念达成共识,抓住影响学生成长的重点问题,精研成因,细磨办法。其次,两者要共研学生成长规律,细分学生成长的不同阶段,把握第一课堂与第二、三课堂两种途径育人特点的差异,找出关键环节,理清各自职责,努力协同配合。再次,学生工作者要主动聚焦学生学习,结合学科专业特色开展课外活动,与教学工作有机配合,共同提升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学习热情。

参考文献:

[1]徐辉,季成军.大学教学概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118.

[2]潘懋元.高等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6:178.

[3]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模式比较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6.

[4]杨彦勤,辛全才,赵延风.院(系)教学与学生工作联动机制的建立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07,(02).

[5]孔伟.论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的互动关系[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

[6]董富华.我国高校教学工作与思政工作一体化问题的研究[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5,(03).

[7]李俊萍.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合作的重要性[J].高教研究,2013,(36).

[8]王丽萍.论高校教学工作和学生工作合力的缺失与构建——在高校“以生为本”理念下的思考[J].文教资料,2010,(20).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工作学生工作合作
怎样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工作
浅析新媒体推广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影响
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教育和咨询问题研究
大学英语创造性学习共同体模式建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