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2015-12-07 20:40刘广伟
教育教学论坛 2015年25期
关键词:德育工作精神

刘广伟

摘要:“身土不二”精神作为韩国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的浓缩,在韩国德育工作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取得了突出成效。当前,我国德育工作在内容和途径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可以借鉴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中的一些积极因素,改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努力提高国民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身土不二”精神;德育工作;借鉴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5-0208-02

“身土不二”精神,中文原词出自佛经,佛学意义是强调净土与佛身的合一性,和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是相通的。[1]韩国人自己解释“身土不二”精神就是“生为韩国人,死为韩国鬼”。它在国民的思想中深深扎了根,成为韩国人爱国情结的代名词。当前,针对我国青年人热衷外国产品、喜爱外国文化的现象,我们要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增强他们的爱国意识,学习借鉴韩国国民身上具备的“身土不二”精神。

一、韩国的“身土不二”精神教育

“身土不二”精神源于20世纪60年代“韩国农协”号召国民抵制美国农产品倾销,引导国民消费的重要理念,后来运用到工业生产和文化领域,最后上升到爱国的高度,成为韩国人爱国情结的代名词。

(一)教育的内容

韩国的“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在内容上注重传统道德传承和西方文化的吸收借鉴,实现古为今用和东西交融。一方面,以儒家伦理道德为基础。儒家思想有培育韩国民族精神的德育功能,儒家成为维系该民族的重要道德力量,儒学把国家和个人完美联接起来,使个体行为被赋予复兴国家、光大民族的重任。[2]另一方面,注重吸收西方文化,实现东西融合。近代以来韩国接受西方的基督文化,基督教一跃成为教众最多的宗教,其理念也在韩国广泛普及。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流,形成了“新儒家文化”,丰富了“身土不二”精神的内容,使韩国成为坚忍不拔、不畏艰苦、顽强进取、国家至上的民族,推动了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二)教育的途径

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在途径上体现出了其对爱国情结培养的重视,并且根据不同年龄和层次制定多层次的内容,教育途径还具有明显的隐性,渗透在德育之中,环环相扣,系统性强。一方面,在教育程序上的过程性。韩国爱国主义教育通常都是从身边之爱开始,始于对乡土之爱的教育,然后扩大到对地域、所居住城市、韩民族、“大韩民国”之爱,最终上升到对国家对民族的热爱之情。另一方面,注重教育的系统性。通过制定整套完善的教育课程,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有完整的教材和明确的教育目标;同时是在政府主导下家庭、学校、社会的“三位一体”教育,使“身土不二”教育在横向和纵向上都紧密相扣。

(三)教育的成效

一方面,韩国的“身土不二”精神教育渗透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提高了公民的国家意识,提高了公民的整体素质,并成为韩国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形成了强大的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身土不二”精神在韩国政府和民间组织的大力倡导和宣传教育下,帮助韩国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危机,使韩国经济得到了迅速腾飞,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创造了“汉江奇迹”,稳定了国家政权,凝聚了国家力量,增强了民族凝聚力。

二、我国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德育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德育内容和德育途径两个方面。

(一)德育内容方面

1.侧重于政治理论灌输。与韩国注重德性养成不同,我国德育偏重政治理论的灌输。重视政治理论的学习,道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结合不够紧密,将爱国主义教育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并且在具体教受过程中内容空洞,缺乏明确要求和具体目标。

2.内容宏大,缺乏层次针对性。我国德育内容上侧重于大而全,不能较好地考虑到不同教育主体的具体特点,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教育内容出现很多重复。层次针对性不足,必然会影响教育的成效。另外,我国小学的德育教育倾向于“英雄教育”,“大公无私”、“只讲奉献不讲索取”等价值观教育,远离孩子们身心发展的实际,他们既无法理解其价值内涵,更无法变成现实行动。因而需要将爱国主义教育立足于生活中道德教育之上,从身边小事抓起,从实际出发。

(二)德育途径方面

1.道德生活化关注不足。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重视政治理论和意识形态的理论灌输,对爱国教育不论对象,一律从大处着眼。教育人们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与个人的关系;当国家与集团发生矛盾的时候,要以国家利益为重;当大集体和小集团利益发生冲突的时候,要以大集体利益为主。这种先爱大的、远的,后爱近的、身边的价值观教育,忽视了主体正当合法的利益。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必然会受到一些时代利益观念的影响,收效每况愈下。

2.缺乏德育实践活动。在当前学校教育中,教师往往满足于单纯的特定价值观念和道德准则的传递,停留在知识的宣讲上,过程简单化、形式化。在教育中,没有对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足够的重视,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认识问题、理解问题,最后得出与教育要求相同的结论,这种“包办”教育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意识排斥在外。缺乏德育实践,成效甚微。

三、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对我国德育工作的启示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的成功经验,改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内容和途径,从而增强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

(一)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

1.强化国家意识教育。国家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对国家的认同或认知,是一个国家存在与发展过程中一种重要的精神纽带。它具体表现为公民的义务感、责任感和爱国主义情感。[3]爱国主义是以民族国家为前提和基础的,爱国首先表现为对本国本民族利益的忠诚和维护。韩国作为单一民族的国家,“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在培养其青年一代养成强烈的民族意识和爱国精神中表现得十分突出。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国情,决定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的复杂性,既要避免狭隘的民族主义,又要强化中华民族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强化爱国主义教育。endprint

2.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人如果忘记了过去,就等于没有记忆。没有记忆的人是不完整的人,他的发展方向更无从谈起。对于一个民族而言也是如此。不了解他的文化遗产,就无法继承,也无法发展。”[4]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我们民族的生命之魂。面对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尤为重要,在学习借鉴国外德育教育的同时,要充分考虑我国自身的文化传统,将我们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德育中,走有中国特色的德育之路。另外,在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时,还要注重民族精神的与时俱进,以伟大的民族精神唤起广大民众在更深层次上的民族自觉,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优化德育工作的途径

1.注重德育教育的隐性和渗透性。一方面,要营造爱国主义教育社会氛围。民族精神是抽象的,它是通过民族文化等体现出来的。[5]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应注重利用社会现有资源,利用风俗民情、传统节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进行。另一方面,应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性。目前,我国的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灌输多,实践活动少,使学生对理论灌输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排斥。因而,应多组织团体实践活动,集体参观红色纪念地、文化博物馆等,通过学生的亲身经历,亲眼所见,让他们认识到祖国历史的悠久,文明的璀璨,产生强烈的爱国感情。

2.强化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针对性。韩国的“身土不二”精神教育开展得有声有色,主要原因就是他们将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日常道德教育,并且制定了从小学到中学乃至大学的连贯性课程,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层次针对性,取得了突出的成效。在这方面我们应该积极借鉴,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不同发展特点、心理需求,依据教育原理等多方面结合,明确开设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的课程教育,制定一套完整的实施有效的教育课程。

3.倡导理性爱国。爱国主义作为一种神圣的精神追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基本精神内核不会改变,但其实现形式却会根据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和发展。当前,我们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一方面要特别注意保持清醒的头脑,认清事件的本质;另一方面,应当倡导的就是不辱使命,牢记责任,理性爱国。[6]要认清国内和国际形势,增强忧患意识,坚定必胜信念,用每个人理性的言行,让世界更多的人认识、理解真实的中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个人都要做好本职工作,学生好好学习报效国家的本领,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努力工作,认真负责,做好自己的事,奠定报效祖国的基础。

借鉴韩国“身土不二”精神教育的成功之处,立足于中华民族文化,结合现代教育对象发展特点,在现实中综合各方面因素适时调整,从而增强我国德育工作的实效性,更大程度上凝聚国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梁漱溟.中国文化要义[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269.

[2]肖薇.儒家思想在韩国的德育思想研究[J].科技信息,2011,(6).

[3]胡红霞.韩国道德教育的战后演变及现行改革[J].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7,(4).

[4]张云飞.韩国民族精神教育情况简介[J].高校理论战线,2004,(3).

[5]杨俊英.韩国爱国主义教育及启示[D].河南大学,2010.

[6]王晓婷.从爱国热情到爱国理性——对当前青年爱国主义的思考[J].青年科学,2009,(7).endprint

猜你喜欢
德育工作精神
虎虎生威见精神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以钉钉子的精神打好环保持久战
拿出精神
班主任如何做好德育工作
德育工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从单轨、双轨到多轨制德育工作途径的调查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