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思维之花”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绽放

2015-12-12 09:46邵峰
读写算·素质教育论坛 2015年2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邵峰

摘 要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思”是学习的重要方法,“疑”是启迪思维的钥匙。学必有疑,有疑必有所思。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让每一个学生养成想问题、问问题、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让所有的学生都克服迷信教师、盲从权威,树立起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

关键词 小学数学 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013-02

著名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说:“教学要踩在学生的思维线上,脉搏才能和学生一起跳动。”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不仅仅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让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思考中顿悟、在交流中碰撞,从而催生充满数学思考的创造性思维火光。因而我们在日常小学数学教学中,只有立足学生的学习思维实际,遵循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思考。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谈谈自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的。

一、从新旧知识的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就学生的学习过程来说,某些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又是旧知识的引伸和发展,学生的认识活动也总是以已有的旧知识和经验为前提。我每教一点新知识都尽可能复习有关的旧知识,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识来搭桥铺路,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迁移规律,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如在教加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时,我先复习了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然后引导学生从55+15=70中得出:70-15=55;70-55=15。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后两算式的得数实际上分别是前一个算式中的加数,通过观察、比较,让学生自己总结出求加数的公式: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这样引导学生通过温故知新,将新知识纳入原来的知识系统中,丰富了知识、开阔了视野,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二、以独立思考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既要注意培养他们不盲从、喜欢质疑、打破框框,大胆发表自己意见的品质,又要培养他们敢于求“异”,发展他们的求异思维,进而养成独立思考、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在教学长方体表面积时,有这样一道题:求长为1.3,宽和高都为0.2的长方体的表面积。大部分学生都是按照长方体表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的,但有一位平时在班中并不突出的学生却列出了这样的算式:0.2€?.3€?+0.2€?.2€?。因为他的算式与众不同,而且我也想激发他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特意请他站起来说一说意思。只见他涨红着脸,语句也有些结巴。“我看见这个长方体有4个面是相同的长方形,所以用0.2€?.3€?,还剩下两个一样的正方形,就用0.2€?.2€?。”他一说完,我就带头鼓起掌来。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也应该大力提倡。

三、抓住契机,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如,在上“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是这样安排教学的:

探索一:出示下列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想一想怎么能够各分出两个三角形?这两个三角形的面积和形状有什么关系?面积是多少?

探索二:在学具中选出两个三角形,你能拼出什么图形?三角形的选择有什么要求?结合探索一,你能说说三角形的面积的怎样计算吗?

探索三:现在有一个三角形,你能说明你的计算方法对它也是适用的吗?

当学生经历、体验了不同的探索方案后,再引导学生反思:从刚才的探究中,你又发现了什么?你是怎么推导出来的?这种思考方法对自己今后学习有什么启发?通过亲身体验、反馈、反思,从而获得统一的有价值的数学模型,也培养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从这些不同的侧面,多角度地思考体会探索的方法、策略,使学生在不断的反思中,加强数学知识和能力的相互沟通,提高进行数学活动的能力。

四、利用一题多解,发散学生的思维

如有这样一道应用题“放映一部长2400米的科技片,放映了24分钟,刚好放映了这部影片的。照此速度,放映完这部影片还要多少分钟?”教师要求学生用多种不同的思路或方法解答。

有学生这样解答:因为24分钟放映了这部影片的,所以全部放映完需要24€?80分钟,这样还需要放映80-24=56分钟。

有学生这样解答:先求出这部影片每分钟放映2400€讇?4=30米,这部影片还剩下2400-(1-)=1680米,所以还需放映1680€?0=56分钟。

有学生这样解答:24分钟放映了这部影片的,所以全部放映完共需)=80分钟,还需放映80-24=56分钟。

还有学生这样解答:已经放映了,那还剩下,因为是的倍,而一个需24分钟,所以还需24€?56分钟。

……

在以上各种不同的解法中,有的学生是用分数应用题的方法来解答的,有的学生是用归一应用题的思路来解答的,还有的学生是利用类比思维方式。用各种不同的思维来思考解答所要解决的问题,这种创造思维的火花感染着全班的每一位同学。

“一题多解”是加深和巩固所学知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充分运用学过的知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采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这有利于学生加深理解各部分知识间的纵、横方向的内在联系,掌握各部分知识之间的相互转化。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挖掘一些行之有效的一题多解例题和习题,使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培养。

(责任编辑 陈 利)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教学方法小学数学
培养思维能力
培养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与知识类型的适宜
我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