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课外学习的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实证研究

2015-12-14 03:05廖素清
韶关学院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实验组

廖素清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510430)

基于课外学习的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实证研究

廖素清

(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 应用外语系,广东 广州510430)

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视角,研究课外学习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课外学习是构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的有效手段,对高职英语课堂教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对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明显作用。

高职英语;课外学习;英语应用能力;有效性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学生英语课外学习活动的开展还不够充分。笔者对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选取不同专业816名学生,发放问卷816份,收回有效问卷808份。根据调查结果,虽然有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但是73%的学生每天花在英语课外学习上的时间都在十分钟以下,18%的学生花了半个小时左右用来课外学习英语,只有9%的学生花了一个小时左右来进行英语的课外学习。56%的学生从不利用学院已经建好的英语网络课程平台来进行课前自学或者课后复习。学生描述自己的英语课外学习现状为:34%的学生是漫无目的、跟着感觉走;39%的学生是有计划但是经常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27%的学生有明确目标并能按照计划进行。74%的学生对英语课外学习的期望主要是参加一些如练习英语口语的英语角活动、唱英语歌比赛、有奖知识抢答赛等娱乐性较强的课外活动。调查结果显示,有必要对我院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课外学习活动进行系统的组织与安排,以便督促学生利用好课余时间学习英语,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

一、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也译作结构主义,其最早提出者可追溯至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他是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一位心理学家,他所创立的关于儿童认知发展的学派被人们称为日内瓦学派。皮亚杰的理论充满唯物辩证法,他坚持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

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认为无论物质的或社会的环境,都影响着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观不仅重视“环境”对学习者的影响,更进一步指出了学习者与“环境”互动的重要意义。“互动”也不同于以往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在语言或行为方面的互动,建构主义教学观的互动包括前者与物质、社会与语言等多方面的周围环境的交互作用。在此观点影响下,当代英语教学已从课堂延伸至社区与社会[1]。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近年来,英语学习借力课外学习(第二课堂活动)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胡壮麟教授认为在当

前的外语学习环境下,谁能在模拟或构建接触和使用外语的环境上(第二课堂)下功夫,谁就将获得好的教学效果。黄源深教授的观点是英语学习的功夫主要在课外,课外学习的质量在整个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过分[2]。本文以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英语的班级为例,通过学生访谈、问卷调查和教学实验来研究课外学习对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性。

在非英语专业抽取8个自然班级,根据英语应用能力测试,进行差方检验,8个班的英语水平基本无差异。实验前后进行问卷调查。8个班分为实验组4个班,控制组4个班。控制组班级的英语学习在传统的课堂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师不组织与指导相关课外活动。实验组班级的英语学习与课外学习活动紧密结合,由任课教师系统地组织与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活动。所有实验组与控制组所采用的教材及学习内容一样,实验时间均为一个学期。实验过程中注意实验对象的各种变化情况,并作好记录。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语言应用能力测试,检验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水平。

三、实验过程与数据分析

我院非英语专业选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高级职业英语》作为教材。随机抽取数控13-1,机制13-1,轨道交通运营13-1,文秘13-1为实验组,四个班级均来自2013级不同专业,控制组为各相应专业的13-2班。实验组教师在课前告知学生该课程要通过课外学习来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即每个单元有课外学习任务,任务完成情况计入期末总评分数,占30%。对课外活动中任务完成好或者获得奖励的同学有加分。实验组采取的与课外学习相结合的教学与考核方法如下:

(一)网络课程与微课自学相结合

《高级职业英语》课程内容分听说和读写二部分。两部分分别做好了院级网络课程和微课资料,学生在课前必须根据网络课程提供的电子课件和教案或者微课的视频等资料预习下次课所学内容,上课时,学生自主提出预习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或者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对二次以上自主提问或回答教师问题的学生给予加分,激励学生积极主动提问和回答问题。

(二)学科平台与自学相结合

学院应用外语系构建的语言学科平台有丰富的英语语言学习资料,如听力训练资料,经典电影选段与对白翻译,阅读资料,写作题材与翻译技巧等。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使用,学生课后利用语言学科平台可直接获取丰富的学习资源,同时以登陆学科平台的次数和时间长度来监督学生课后自学时间的保证,以讲故事的形式在课堂上检查学生对英语经典电影对白的理解与翻译。

(三)技能竞赛

一年一度的市级和省级口语大赛以及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是高职院校检验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竞赛。教师可以此为契机,利用好课外学习来调动口语、写作水平相对较高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校也已下发相关文件,如获奖奖励和学分的置换:获得省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可以置换该课程3个学分;获得市级比赛一、二、三等奖可以置换该课程2个学分。自愿参加省、市级口语大赛和写作大赛的学生都有专门的指导教师进行课外口语训练和写作训练的指导,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说英语和动手写英语的积极性。

(四)英语课外学习活动

我院应用外语系每年定期举办英语戏剧大赛,以丰富全院学生课外学习英语的途径。让学生自编自导英语戏剧既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也让少数不喜欢说英语的学生愿意主动开口说英语。外语系还在每个学期举行英语沙龙、英语角、演讲比赛、英语朗读比赛、单词竞赛、英语书法比赛、英语歌曲比赛、经典电影配音比赛等各种课外活动,为全院学生提供了课外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教师在课堂上督促学生参加各种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对其进行适当的指导与帮助,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一个学期多方位的课外学习活动,对实验组四个班级的同学和控制组四个班级的同学进行

了听说与读写水平的测试,测试成绩,见表1:

表1 实验组与控制组听说与读写测试成绩

数据显示,实验组学生听、说、读、写成绩明显优于控制组。上课的教师也反馈了相关信息,学生对课外活动都比较感兴趣,尤其是有些项目完成好有加分,激励了他们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

另外,针对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的有效性,单独对四个实验班级的学生共216人进行了实验结束后的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12份。调查结果如表2:

表2 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效性实验组问卷调查结果

表2数据显示,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效果。约50%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阅读与写作水平比较有效;48%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很有作用。没有学生认为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英语语言应用能力是无效的。

教学实验期间,实验班的机制班与轨道交通运营班各有一名同学获得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广东赛区的二等奖,这与二名同学本学期在课外活动时间积极参加阅读与写作的训练是分不开的。

四、开展英语课外学习活动难点与解决路径

课外学习活动可明显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应用能力,但是,要全面开展多样的课外学习活动还有一些要解决的难题。例如,学生的课外活动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与监督,教师和学生都需要抽出较多的业余时间。而教学工作量、备课、批改专业、科研工作等占用了教师的大部分时间,无法抽出太多业余时间指导学生。教学管理部门可以考虑把教师组织与指导学生课外活动计入常规教学工作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使教师有时间和精力为学生营造课后学习语言的环境。高职学生自主开展英语课外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还比较差,需要有教师的指导与监督。

(一)教师组织与指导下的课外竞赛活动

在构建良好的课外学习环境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引导与督促作用。为了使学生把课堂上学过的知识学以致用,教师可布置与课程相关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戏剧、口语比赛、英语角、配音比赛、辩论赛、写课外阅读读后感、读书报告会、朗读比赛、编辑墙报、写作比赛、速录比赛、发布英语新闻、口译竞赛、笔译竞赛、单词竞赛等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各种课外活动。这些活动可以班级为单位经常开展,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每月举行,或者以院系为单位每个学期举行。

(二)构建校园“虚拟英语学习社区”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方式。传统中教学多成了一种管理活动,强调规范和纪律,而学生的学习反被淹没了。教学要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面对问题情境,刺激他们思考、探究,另一方面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让学生学会在合作中学习。虚拟英语学习社区正是营造人际互动、互激的情境。所谓虚拟英语学习社区,就是通过虚拟网络技术构建一个社区空间,在这一社区空间里,将英语设置为通用语言,按照学习目标和要求设置学习环境,以促使学生听说课程的学习。也可以利用任课教师的影响,引导校园虚拟英语社区的发展。组织一些有网络知识和英语实践能力的教师提供专业网址,指导学生使用英文网络数据库、参加英语专业BBS讨论、对网络英文作品进行观点分析或帮助学生通过英语新闻网站收听新闻广播、接受远程教育、参加考试辅导、聊天、在网上图书馆查询参考资料等[3]。

(三)构建“外语实践中心”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

角。传统教学偏重教师的教,现代教学侧重视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学习,所以,教师不是教学的主体也是不言而喻的事情。因此,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外语实践中心”是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种课外学习环境。它由若干语言实验室与影视厅、演讲厅、阅读室、书店、咖啡吧或茶室、快餐厅等组合而成。其布局英美化,形成一个微型英美社会,营造自然的英语氛围。参加时间活动的学生,包括在实践中心的工作人员,都只能用英语进行沟通与交流。“外语实践中心”的管理者有计划地组织英语自由会话、演讲比赛、英语知识抢答赛、英语谜语有奖竞猜、购物实践、模拟记者招待会、联谊会、英美报刊阅读等各种活动[4]。旨在以生动有趣的业余活动形式吸引英语学习者积极参与到 “外语实践中心”来。

五、结语

课外学习对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怎么强调也不过分。时间上,大学课余生活的时间大约是课堂教学实践的1.5倍。学习空间也有着内在的驱动机制,大学校园每天各种学术讲座、论坛、沙龙等海报铺天盖地。课外学习空间也同时弥补了课堂教学所造成的缺陷与不足,多种新教学模式在各种讲座里自由驰骋、大显身手,使课堂内外形成一种“你有我无”“我有你无”的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状态。但是,通过课外活动创建英语语言学习环境需要学校、教师和学生等多方共同努力。教师可以尽量多帮助学生创造出目标语情景,使学生在接近真实的课外语言学习环境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听说读写译水平。

[1]王正胜,王正良.英语课外学习活动研究[J].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9(3):59-65.

[2]董连忠.第二课堂合作学习辅助大学英语教学探析[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1(10):122-125.

[3]黄光芬.虚拟英语学习社区对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的影响[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6):118-121.

[4]王惠昭.人为目的语环境与英语学习成效[J].中国外语,2005(3):50-53.

Empirical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English after Class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LIAO Su-qing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Guangzhou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430,Guangdong,China)

In recent years,learning English after class (as a second classroom activity)has been paid more and more attention.In the perspective of constructivism teaching,the paper discusses the effectiveness of learning English after class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ies.The result of the experiment shows that learning English after class is an effective measure to cultivate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environment,it has a great promoting effect on the higher vocational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and it has obvious function in improving the students'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ies,especially in listening and speaking.

English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Learning after class;English application abilities;effectiveness

H319.1

A

1007-5348(2015)01-0154-04

(责任编辑:明 远)

2014-11-27

广东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项目“高职英语课外学习活动对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有效性的实证研究”(2013JK246)

廖素清(1971-),女,湖南涟源人,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外语系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与学科教学。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实验组
小满课外班
课外活动类作文
SHR主动脉结构重构的microRNA—195和BCL2、Bax作用机制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趣味 “课课练”对城镇小学四年级肥胖男生的体重和BMI的影响
团体辅导对中职护生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影响
大鼠运动性骨骼肌损伤后血清肌酸激酶、乳酸脱氢酶以及波形蛋白的变化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