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清浊理论相关问题辨析

2015-12-16 15:54王正山张其成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年6期
关键词:清气阴阳黄芪

王正山,张其成

(1.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国医史文献研究所,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029)

在中医经典体系里,“清浊”是一对非常重要的概念,几乎与寒热、气血、阴阳一样常见,可谓是含义十分丰富的“元概念”[1]。但是,长期以来,并未引起学术界足够的重视,相关研究论文亦难得一见。现对清浊的概念及其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1 中医清浊的含义

何谓清浊?《中医大辞典》的解释是:“①指清气和浊气。《灵枢·阴阳清浊》:‘愿闻人气之清浊……受谷者浊,受气者清。清者注阴,浊者注阳……清浊相干,命曰乱气。’参见清气、浊气条。②相气十法之一。诊察病人面部颜色的清亮与浊暗,以了解疾病的阴阳属性。《望诊遵经》:‘清者病在阳,浊者病在阴。自清而浊,阳病入阴;自浊而清,阴病转阳。’”[2]1636《中医名词术 语精华 辞典》解释与此相同。在《中医辞海》中,除以上两条解释之外,又补充了第三个解释:“③气功术语。见《金丹问答》:‘问曰:何谓清浊?答曰:阴浊而阳清也,清者浮之于上,浊者沉之于下,修丹者留清去浊属阴也。’清为清新,浊为浊乱。”[3]其他诸权威的工具书,解释大体不出以上三条。再看何谓清气?《中医大辞典》的解释是:“①水谷精华的轻清部分。《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②即清气分热,见该条。《温热论》:‘到气才可清气。’③秋令清肃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2]1635

何谓浊气?《中医大辞典》的解释是:“①饮食精华的浓浊部分。《素问·经脉别论》:‘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②寒邪。《灵枢·忧恚无言》:‘两泻其血脉,浊气乃辟。’③污浊之气。如呼出之气、排出的矢气等。④与清阳相对而言的重浊物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浊气在上,则生胀。’”[2]1328

以上解释,略显繁冗,未能切中要害。今考许慎《说文》:“清,朖也,澂水之皃。”朖即“朗”,《说文》:“朗,明也。”换言之,清的本意是水清澈透明之貌。从许慎的论述看,“清浊”最早被用之于论水的清澈程度。《诗经》中有关清浊的论述,也大都与水相关,如:“相彼泉水,载清载浊”[4]462;“原隰既平,泉流既清”[4]495。具体来说,“清”包含如下几层的含义:①清澈的,透明度高的;②纯净的,无污染的;③浓度低的、气味清淡的。具有以上特征的气就是“清气”。浊与清相反,自然也就有如下含义:①浑浊的,透明度低的;②掺杂的,染污的;③浓度高的、气味浓厚的。具备以上特征的气就是“浊气”。

因为清与水关系密切,自然界中,水一般来说是清凉的,故“清”也就常常跟“凉”联系在一起。《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这里的清气也就是清凉肃杀之气。《灵枢·百病始生》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于风雨寒暑,清湿喜怒。喜怒不节则伤脏,风雨则伤上,清湿则伤下。”这里的“清湿”之气,就是指寒湿之气。在中医里,“清”一般与“轻”连用,而曰“清轻”;“浊”一般与“重”连用,而曰“重浊”。那何谓轻重呢?“轻”在这里有密度和质量小两层意思。①密度小。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密度”这个名词,但是对密度的大小有一定认识,一般用质之轻重来表示密度大小。②质量小。同样的一种药材,用量多为重,用量少为轻。而重在这里的意思,与轻相反:指密度大、质量大。凡以上两种含义,在医书中皆有体现。言密度者,如金·张子和云:“所谓轻剂者,风寒之邪,始客皮肤,头痛身热,宜轻剂消风散,升麻、葛根之属也。故《内经》曰:‘因其轻而扬之。’发扬所谓解表也。……所谓重剂者,镇缒之谓也。其药则朱砂、水银、沉香、水石、黄丹之伦,以其体重故也。”[5]8清·张秉成亦云:“凡用药须知质之轻者,能浮能升,可以上入心肺。质之重者,能沉能降,可以下行肝肾。”[6]言用量者,如金·张子和云:“夫大方之说有二:有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有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盖治肝及在下而远者,宜顿服而数少之大方;病有兼证而邪不专,不可以一、二味治者,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王太仆以人之身三折之,上为近,下为远。近为心肺,远为肾肝,中为脾胃。胞 胆亦有远近。……故肝之三服,可并心之七服;肾之二服,可并肺之七服也。”[5]4此处用“分两大而顿服之大方”以治肾肝在下之病,取其分量重则能降之意也。“肾之二服,可并肺之七服”说明治肾的剂量,大概当用治肺剂量的3.5倍。

2 清浊之阴阳及其理论渊源

经典中医体系里,当论及清浊之阴阳,一般以清者为阳,浊者为阴。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雨出地气,云出天气。故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这个观点,与道家的宇宙生成论一脉相承。《淮南子·天文训》论宇宙生成曰:“道始于虚霩,虚霩生宇宙,宇宙生气。气有汉垠,清阳者薄靡而为天,重浊者凝滞而为地。清妙之合专易,重浊之凝竭难,故天先成而地后定。”[7]轻(密度小)的物质放在水中容易上浮,重(密度大)的物质容易下沉;同样,轻(密度小)的物质在空气中容易飘起来,而重(密度大)的物质容易下降。古人通过观察这些现象,推想宇宙产生之初,为一片混沌,而后随着时间推移,重浊的物质下降,凝聚而为地;轻清的物质则逐渐上浮,融合而为天。古人观察到,轻清无形的物质不易相互抵触,故很容易融合;重浊有形的物体,性质和形状比较稳定,较难融合。天为阳居上,地为阴居下,阳动阴静,故天体与日月星辰旋转不息,大地则安定不移。阳性速,阴性缓,以此类推,天的产生应该先于地。

类比于此,人体之中,头居至高之地,为诸阳之会,眼、耳、鼻、口诸清窍居之。目能察五色,耳能辨五音,鼻能闻五臭,口能别五味,这些都属于人体的精明神气(清气)的作用。而腹部居中,为人身至阴之地,故食物归之,二阴系之,以出粪溺至浊之物(浊气)。古人观察到这个现象,并总结之曰:“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既然清者为阳,浊者为阴,清者主升,浊者主降,人体的皮毛四肢在外为阳,五脏六腑在内为阴,所以根据《易经》“同声相应,同气相求,水流湿,火就燥”[8]的原理,清阳发腠理、实四肢,浊阴走五脏、归六腑,就是自然而然的了。

3 阴阳清浊中的逻辑问题

首先,关于清浊和寒热的问题,如上所述,“清”一般和“凉”联系在一起,所以火可以清,热也可以清。再以寒热分阴阳,寒者为阴,热者为阳。既然清为阳,阳气热,那应该是清者热而浊者寒。但这明显跟上面的论述相抵牾。再证之临床,小便混浊者,一般属热;小便清长者,一般属寒。所以《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转反戾,水液混浊,皆属于热。诸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属于寒。”这也跟清浊阴阳的理论相抵牾。《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句话说的是气薄(清)的药,有开表透热(清热)的作用;气厚(浊)的药有温煦(发热)的作用。这也跟清浊阴阳的理论相抵牾。此类的例子尚多,不暇枚举。很显然,二者有难以调和的矛盾。

其次,有关气味清浊的问题,气有清浊,味亦有清浊。气味的清浊,《内经》也称之为“厚薄”。《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发热。”这段文字,一般被认为是中医药性的基础性理论。仅就字面意思来看,气有厚薄,厚者(浊)为阳,薄者(清)为阴;味亦有厚薄,厚者(浊)为阴,薄者(清)为阳。很明显,这里就与清(薄)者为阳,而浊(厚)者为阴发生了矛盾。关于气味清浊及其阴阳的问题,笔者认为,气味阴阳方面的矛盾主要有4个,气味厚薄及其阴阳方面的矛盾主要有8个[9]。

再者,有关营卫清浊的问题。《灵枢·营卫生会》云:“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营血有形,卫气无形,有形者浊,无形者清,因此以营卫分阴阳,是营血为阴,卫气为阳。然而《内经》却指出营清卫浊,此外,清者为阳,浊者为阴,为何营气为阴而反清,卫气为阳而反浊呢?很显然,这里同样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

综上所述,清浊阴阳的问题,其中存在大量的悖论。而且这些悖论并不能通过重新规定清浊的阴阳属性来解决。

4 论清升浊降理论及其逻辑问题

经典中医理论里,跟“清浊”密切相关的一对概念是“升降”。清轻者为阳,主升;重浊者为阴,主降。人体之中,头居至高之地,为诸阳之会,精明神气归之,为元神之府。而腹部居中,为人身至阴之地,故食物归之,二阴系之,以出粪溺至浊之物。清·吴鞠通《温病条辨·卷四·治病法论》云:“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10]上为阳,下为阴,轻清者浮而升,重浊者沉而降,所以治上焦之法,用药分量要轻,药本身密度还应该小(轻浮之品),气味须清淡,最好小量频服;治下焦之法,用药分量要重,药品本身密度还应该大(重浊之品),气味须厚重,最好大量顿服。这是传统中医里非常有名的“治三焦之法”。看起来非常合理,但仔细推敲之下,却不难发现其中存在逻辑问题。

根据浮力原理,一个物体放到液体(或空气)里,会浮还是会沉,取决于物体的密度。密度大于液体(或气体)密度者下沉,密度小于液体(或气体)密度者上浮。而同样密度的东西,无论增加或者减少其用量,上浮或者下沉的方向是不受影响的;而升提或下降之力(简称为升提力)则与该物质的体积成正比。

以此类推,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应该只与该药物的密度(“质之轻重”)有关,而跟用量无关;而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该药物的用量有关:上浮的药,用量越大,浮力越大。而根据清升浊降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还跟用量有关:上浮的药,用量增大,则气味变浊,有可能反而下降。二者产生了矛盾。

这个矛盾反映在临床实践中,当运用升举药来升提下陷时,如希望升提的力量增大,那增大用量时,升举之力是增加还是减少?如果按照浮力的原理进行类比,增加升举药的药量,其升提力量应该加大;可是按照“非轻不举”的原则,增加药量意味着气味变浊,反而导致升举能力的降低,这就出现了矛盾。类似地,如果运用多味药共同升举(如黄芪、升麻、柴胡)时,升举之力是增大还是减小?按照浮力的原理进行类比,多味药合用,升提之力应该增加;根据“非轻不举”的原则,多药合用,味道必定重浊,升提之力反而应该下降,这又出现了矛盾。

正因为存在这样的矛盾,很多医生在临床时,都会遇到这种两难的抉择,而只能求诸所谓的“经验”。但经验本身并不可靠,不同医生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经验。以黄芪为例,邓铁涛认为黄芪轻用则升压,重用则降压。故其治疗血压偏低,喜用补中益气汤,方中黄芪用量不超过15g;治疗气虚痰浊型高血压,黄芪用量为30g以上[11]。兰雄飞认为,黄芪用量小于15g时可升压,大于30g可降压[12]。相反地,谷世喆认为,黄芪用于益气升阳,非大剂量不足以取效,临床可用至30~60g。为防止大剂量黄芪有升阳升压之弊,应从低剂量开始,逐渐增加用量[13]。钟洪认为,黄芪用于升阳举陷需5~10g(轻用)[14],而杨国瑛则认为需大于30g(重用)[15]。不难看出,有的学者认为黄芪重用,升举之力加强;而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重用黄芪,反而能够降气。

5 结语

清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概念,当论及清浊之阴阳时,一般以轻清者为阳,重浊者为阴。但这与寒热阴阳、气味阴阳及营卫阴阳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另外,“清升浊降”理论来源于自然界中的浮力现象。然而,根据浮力原理,物质在液体里上升还是下降,只与该物质的密度有关,而与用量无关;升提或下降之力的大小,则与密度和用量有关。而根据清轻者为阳主升的假设,药物在人体里上升还是下降,不仅与该药物的密度有关,而且与用量有关,二者产生了矛盾,从而导致临床用药困惑。中医清浊理论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临床价值,尚需进一步研究。

[1]曹东义,李佃贵,裴林,等.清浊是《内经》的基本概念[J].中医药通报,2009,8(6):33-34.

[2]李经纬,余瀛鳌,区永欣,等.中医大辞典[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3]吴大真,余传隆[M].中医辞海:中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9:1411.

[4]唐·孔颖达,王德韶,齐威.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

[5]金·张子和.儒门事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6]清·张秉成.本草便读[M].上海:上海卫生出版社,1957:2.

[7]何宁.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165.

[8]唐·孔颖达,王德韶,齐威.十三经注疏:周易正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7.

[9]王正山,张其成.经典中医气味阴阳理论相关问题初探[J].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3(5):4-6.

[10]清·吴鞠通.吴鞠通医学全书:温病条辨[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6.

[11]邓中光,邱仕君.邓铁涛运用黄芪的经验[J].北京中医杂志,1994(1):5-8.

[12]兰雄飞.剂量与疗效变化举隅[J].中医药研究,1989(1):30-31.

[13]薛娜,陈云华,谷世喆.浅谈名医名家用黄芪[J].北京中医药,2011,30(3):221-223.

[14]钟洪,赵洁,臧堃堂.黄芪临床妙用[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5,25(1):52-53.

[15]杨国瑛.浅议黄芪的用量变化[J].世界中医药,2007,2(6):364.

猜你喜欢
清气阴阳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清气满乾坤》
气盛言宜不逾矩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清气满乾坤》
处 暑
黄芪是个宝
阴阳学说在杨式太极拳中的表现浅探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